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94)
2023(14936)
2022(13292)
2021(12556)
2020(10407)
2019(24274)
2018(24062)
2017(46354)
2016(25144)
2015(28602)
2014(28397)
2013(27417)
2012(25020)
2011(22188)
2010(21835)
2009(19371)
2008(18544)
2007(15944)
2006(13669)
2005(11085)
作者
(68790)
(57000)
(56607)
(53902)
(36188)
(27451)
(26113)
(22594)
(21805)
(20115)
(19581)
(18942)
(17922)
(17563)
(17538)
(17321)
(17077)
(16870)
(16304)
(16164)
(14002)
(13799)
(13730)
(13120)
(12815)
(12667)
(12508)
(12374)
(11519)
(11462)
学科
(95482)
经济(95292)
管理(69536)
(65333)
(55181)
企业(55181)
方法(47726)
数学(41148)
数学方法(40472)
(26276)
中国(24171)
(23862)
业经(22190)
地方(20241)
(20142)
理论(19717)
农业(17522)
(16504)
(16110)
贸易(16104)
(15744)
(15553)
(15472)
财务(15396)
财务管理(15362)
技术(15103)
环境(14913)
企业财务(14493)
教学(14141)
教育(13749)
机构
学院(342023)
大学(341838)
管理(136938)
(128191)
经济(125238)
理学(120413)
理学院(119030)
管理学(116589)
管理学院(115979)
研究(106505)
中国(76236)
(71446)
科学(68102)
(57588)
(51680)
业大(51473)
(51345)
中心(49794)
(48778)
师范(48335)
(48124)
财经(47451)
研究所(47277)
北京(44292)
(43234)
农业(40333)
(39742)
(39349)
师范大学(39147)
经济学(37903)
基金
项目(244410)
科学(192080)
研究(180623)
基金(175729)
(151974)
国家(150646)
科学基金(130848)
社会(112457)
社会科(105763)
社会科学(105731)
(96826)
基金项目(94557)
教育(85932)
自然(85918)
自然科(83927)
自然科学(83907)
自然科学基金(82377)
(80964)
编号(75385)
资助(71658)
成果(59937)
重点(54411)
(53744)
课题(51608)
(51091)
(50809)
创新(47216)
大学(46846)
科研(46764)
教育部(46609)
期刊
(133048)
经济(133048)
研究(95740)
中国(62585)
学报(53097)
教育(49267)
科学(48912)
管理(48519)
(45870)
(44394)
大学(41467)
学学(38601)
技术(33412)
农业(32215)
业经(22932)
(22503)
金融(22503)
财经(22322)
经济研究(20649)
(19062)
图书(18680)
问题(17593)
科技(16459)
(16224)
(15990)
理论(15593)
资源(15527)
技术经济(15510)
实践(14472)
(14472)
共检索到47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白雪梅  马红亮  吴海梅  
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基于MOOC的混合课程,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是利用MOOC开展混合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加里森等人提出的探究社区理论为框架,以某门MOOC在校内面授教学的应用为个案,以阿博等人编制的探究社区量表为基础,应用相关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及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和验证了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和认知存在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及认知存在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学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及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显著预测认知存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存在是教学存在与认知存在的中介变量。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开展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烨超  李雪梅  杨运强  
新冠疫情大幅推进了高校利用线上教学方式创造灵活教学环境的进程,但也放大了学生在物理区隔下产生的疏离感。增强社会存在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接受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促进有效交互,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根据近期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特点,社会存在感测量模型可以基于相互尊重性、情感联结性、交流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4个维度,使用高阶潜变量的统计形式进行讨论。该社会存在感模型具有简明和全面的优点,能够体现社会存在感在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环境下“以相互尊重为表现的存在感知”“指向具体他人的认知与情感收获”“在受限条件下追求开放式的交流”“意向建模对象由个体拓展为班集体”的独特逻辑。社会存在感在平台易用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社交线索对于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存在感理论嵌入现有课堂话语体系提供前后抓手。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石密  时勘  刘建准  
【目的/意义】本文基于社会存在的视角,详细讨论了在信息不确定情境下信息发送者身份、目标受众的社会存在与信息传播意向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相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方法/过程】采用2(信息发送者身份场域:线上vs.线下)×2(身份高低:一般vs.较高)(n=185)实验与问卷相结合的研究设计。【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不论信息发送者是线下身份还是线上身份,身份越高,其推送的信息被目标受众传播的意向就越高;同等身份的线下信息发送者与线上信息发送者相比,会让目标受众产生更强的社会存在感;信息发送者的身份越高,目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佳  
本文在社交商务情境下,构建了社会存在感(感知虚拟存在)与消费者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引入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并探讨外在经济奖励的调节作用。以网络购物者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存在感对消费者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社会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社会存在感和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外在经济奖励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补充了相关理论,对企业提升社交商务消费者满意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肖锋  王倩  张龙革  
目前,虚拟社区已经非常流行,其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教育和娱乐等许多领域,但应用效果并不如意,重点在于没有解决社区的"深度互动"和"持续性"问题,社会存在感的提出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本文对虚拟学习社区以及社会存在感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问卷调查,选取CSDN、Ucenter以及Moodle等三个学习社区中的209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七个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增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存在感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葛楠  孟召坤  徐梅丹  张一春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力推崇,非正式网络学习受到了专家的关注与青睐。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非正式网络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学习者满意度较低、持续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QQ群建立的"E-学术部落"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20.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管理员关注、隐私关注、群消息设置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存在感的影响,以解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员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志娇  杨思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基于政治经济学维度阐释卢卡奇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对深刻理解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共有的变革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共通的价值追求——自由人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均是对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和“共同体”理论的创新发展;社会存在合类性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现实思路、生成现实道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海茹  刘清堂  佘静雯  刁永锋  王洋  张思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教师工作坊的网络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研修中仍存在互动不足、满意度低等现象。社会存在感被认为是网络学习中重要的情感要素,能描述人们互动时的心理感知,并能预测学习满意度。文章在成人学习理论和社会存在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工作坊研修环境特色和教师成年人身份特征,重构了社会存在感结构及测量量表,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和模型拟合度检验,并应用回归分析对社会存在感与研修效果的关系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由技术支持的共同空间感、文化支持的心理参与感、共同体支持的社区影响感三个结构形成的社会存在感量表信效度较好,适用于教师工作坊中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测量,且社会存在感与满意度、感知学习水平呈正相关。最后从社会存在感角度提出了提升教师工作坊研修质量的策略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奥兰·利平科特  
在在线学习环境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是影响学生成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关注多媒体工具、富媒体教学方法对在线课堂中社区感、社会存在感的积极影响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在线学习环境越来越多媒体化,计算机媒介学习环境的内在社会障碍可能会越来越少。因此,本文首先调研了相关的理论框架和概念,包括社会存在理论、计算机媒介交流环境中的社区;然后探讨了特定的多媒体方法对于社区建构、社会存在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培峰  
对残疾儿童少年社会存在的追问是回答特殊教育何以可能的重要命题。存在主义为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奠定了极富活力的认识论基础。残疾儿童少年作为"能动"与"受动"、"自然人"与"文化人"统一的社会存在,自我与社会的矛盾、"能动"与"受动"的矛盾、文化补偿和缺陷补偿的矛盾以及文化世界的矛盾冲突,构成了特殊教育存在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系统的要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耿明  
云南是我国边疆多民族省份,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面临多样性的社会问题和复杂的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更是云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云南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就是要直面云南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来构建云南多民族和谐社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高珊  李思平  安立华  吴金卓  马宁蔚  
随着高等教育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高校双语课程也不断普及。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基于MOOC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应运而生。国际物流双语课程作为物流工程专业一门接轨国际化的专业课,着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专业英语的表达能力。在综合总结国际物流目前发展现状和现有双语课程教学的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在线课程平台的国际物流(双语)课程"MOOC+"混合教学模式,即"MOOC+Kemp+数据驱动+案例驱动"的闭环嵌套混合教学模式,为高校双语课程建设和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文娟  王萌  付海娟  
为克服"3DS MAX"课程目前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以蓝墨云班课的应用为基础,引入MOOC平台对"3DS MAX"课程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重构了教学生态链,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MOOC平台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一系列保障条件:一是智能终端应用和普及作为现实基础,二是在线学习服务作为技术支持,三是基于互联网的课程重构,四是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观念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白彦  张文静  
课程基于问题和需求导向,坚持"学生受益,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程建构五位一体"MOOC+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方案。师生有效互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感悟和思想启迪。"MOOC+"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利用慕课等相关资源,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应用特点的学科,是实践之学。北京大学的"政府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法学与政治学交叉融合课程,课程总体设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文基  张忠海  
SPOC是在MOOC基础上的发展,使用在线课程对少数真实在校注册学生实施的课程教育。具有人数少、出勤率可控、模式自由、学生进度一致等优点。结合SPOC教学的特点和课程教学改革需求,以《无线网络技术》课程为研究案例,实施了SPOC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热情及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