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3)
- 2023(2525)
- 2022(2061)
- 2021(2156)
- 2020(1851)
- 2019(4106)
- 2018(4162)
- 2017(6577)
- 2016(4195)
- 2015(5205)
- 2014(5312)
- 2013(4390)
- 2012(3965)
- 2011(3483)
- 2010(3635)
- 2009(3170)
- 2008(3042)
- 2007(2878)
- 2006(2306)
- 2005(1996)
- 学科
- 教学(9024)
- 济(8402)
- 经济(8393)
- 管理(8221)
- 教育(5733)
- 学法(5565)
- 教学法(5565)
- 理论(5253)
- 业(4777)
- 方法(4187)
- 中国(4106)
- 数学(3806)
- 学理(3760)
- 学理论(3760)
- 企(3664)
- 企业(3664)
- 数学方法(3629)
- 工作(3174)
- 研究(3127)
- 学校(3013)
- 组织(2568)
- 政治(2536)
- 思想(2532)
- 思想政治(2428)
- 政治教育(2428)
- 治教(2428)
- 德育(2425)
- 学(2252)
- 农(2146)
- 和(2099)
- 机构
- 大学(52900)
- 学院(49779)
- 研究(14422)
- 管理(14040)
- 济(13417)
- 经济(12925)
- 理学(12088)
- 理学院(11891)
- 范(11364)
- 管理学(11240)
- 师范(11232)
- 管理学院(11138)
- 京(10850)
- 科学(9444)
- 教育(9437)
- 中国(9413)
- 师范大学(8556)
- 江(8461)
- 技术(7674)
- 财(7300)
- 州(6952)
- 北京(6949)
- 职业(6919)
- 所(6882)
- 中心(6858)
- 业大(6777)
- 农(6267)
- 研究所(6215)
- 图书(5841)
- 书馆(5734)
- 基金
- 项目(31567)
- 研究(27134)
- 科学(23373)
- 基金(18907)
- 教育(16999)
- 家(15302)
- 国家(15111)
- 省(14171)
- 社会(13915)
- 科学基金(13081)
- 社会科(13080)
- 社会科学(13077)
- 编号(13018)
- 成果(12491)
- 划(11129)
- 课题(10495)
- 基金项目(9888)
- 年(9673)
- 高校(8395)
- 大学(8247)
- 项目编号(8073)
- 资助(8014)
- 自然(7823)
- 自然科(7661)
- 自然科学(7661)
- 自然科学基金(7500)
- 重点(7329)
- 研究成果(7276)
- 规划(7224)
- 部(6929)
共检索到80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重科研轻教学是国内外高校普遍存在且又长期以来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以往人们单纯从外部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寻原因找对策,而忽视了教学与科研二者之间内在属性的差异,这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未知与己知、好奇与责任、精确与模糊构成了科研和教学二者间的内在属性差异,恰是这些差异,使科研先天地具有优势和优越性,教学处于弱势和劣势地位,由此,决定了高校教师在价值认知取向和行为选择方面更倾向于科研而非教学。高校要回归教学本位,除坚持传统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外,必须重新认识和理解教学,并使教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属性 差异 教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兰春
现实地看,许多职业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存在异化现象,如教学与科研的各自价值取向背离,科研成教师业绩评价的"主宰",教学与科研工作量攀升使教学更加边缘化,教学经费固定性与科研经费机动性进一步催化教学与科研合理关系的偏离。其原因有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偏向,科研教学管理理念的"功利化"等因素。纠偏的途径包括: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合理定位教学与科研,促使教学与科研协同管理,引导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超 代玉
自19世纪初德国古典大学兴起以来,科研日渐被普遍认为高水平大学的基本构件之一。中国在清末民初逐步引入了德国古典大学和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但大学的科研系统直到1927年之后才初步成型并逐渐制度化。此后,中国高校科研迅速达到相当水平和规模,并成为中国学术创新系统的主体。在1949年后的大变革中,中国学术系统也因时而变,科研系统的重心逐步向中科院倾斜,产生了一系列深刻影响。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校秩序日渐恢复正常,科研系统得以修复并重新回归高校系统。科研重心的反复流转和演化,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界生态和结构的深刻变迁,反映出中国学术创新系统的结构转型,也浓缩着中国历史不断嬗变和中华民族不懈寻求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苦求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学术中心 科研系统 主体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振天
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是在对高等教育本质、教学地位的认识、教学工作现状的把握基础上而采取的策略和措施,旨在通过评估,促进教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高校教学评估在实现既定目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缺欠。这种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以千百万师生教学实践为根基的活生生的真实教学过程,影响着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用。教学评估要发挥正能量,必须直抵教学过程深处、回归真实教学生活。
关键词:
教学评估 教学生活 教学过程 自我评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坤
案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典型案例为教学素材进行知识传授的一种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深刻的启发性、较强的实践性等特征,其本质在于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知识的共同构建。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案例教学忽视了案例教学的本质要求,从而削弱了案例教学的特有功能。让案例教学回归教育本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 本真 回归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华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下教学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分析了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主张的诉求及其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与困境。本文提出,要想切实解决中国的教学问题,不能依赖于教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只能通过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水平来实现。
关键词:
生活世界 理性化 科学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咸卫
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与公开追求真理的地方,是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原点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创造的人才培养的场所。育人是大学的本真。大学具有教学与科研的两大基本功能,大学的功能可以发展,且还在发展,但其本真不可改变。那么,大学如何处理好功能与本真的关系,如何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它们更好地为育人本真服务,这是事关我国大学健康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卫东 张征
教学是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评价,建立相应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引导师生关注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格局。然而,对教师教学评价的不当操作和对评价结果的滥用,使广大师生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产生了质疑与抵触。事实上,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在于激励和引导高校教师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于建 丁国军
长期以来,高校行政化一直被教育界批评。在中国,官员任命校长,校园管理的行政化使整个校园似乎是一个大的官僚机构,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学术腐败,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本文针对如何打破"官本位",回归"学术本位",提出了一个高校弱化"官本位"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官本位 学术本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华
从"人生观这么灰暗,怎么行!"谈起张智乾,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1998年7月底,参加了北京市语文高考阅卷。在他的《无法释怀的记忆》中,记录了这样一则事实: 在1998年高考卷中,增加了一道很灵活的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曹雪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要想更为全面地认识历史,从精简的历史教材中获取所想探索的历史全貌,就需要尽可能地还原其真实性。赵亚夫曾有言:"就历史研究而言,是要在史料堆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就历史教学而言,就是要创立一个个的历史情境;就教育心理学而言,也有创设历史情境的需要。"历史教学要避免落入俗套,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强化对历史的向往与增加对历史的深度了解。而教师通过创设一个个相对真实而有历史意味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深度历史学习当中,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课堂志研究是教学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之中,直面研究的现象,搜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全面描述课堂中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的现象,或探究其发展规律,或进行合理的解释与说明,进而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一种较微观的整体描述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的研究方法。课堂志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质性的研究、直观的研究、描述性的研究和微观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课堂志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确定、课堂参与观察、撰写课堂志三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
课堂志 课堂研究 课堂生活 研究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树培
教学的道德性已经成为教学的共识和追求,但认识与实践之间却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教学设计伦理、活动意义追问、学生思想表达、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本文结合教育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辨析,以期丰富对教学道德性的理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元祥
"生活世界"概念引入教学理论的教学意蕴在于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态发展。"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指突显教学过程的生成性,重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崇尚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民主、崇尚主体性,崇尚整舍方法论。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否认科学知识教学,而是反对"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教学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理论的多样性,教学论研究要更新思维方式。
关键词:
教学 生活世界 回归 生成性思维 教学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征
体育的概念自传入中国开始,就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影响,成为一种工具性的活动为国家的政治、军事等服务,而且一直延续至今。由此,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时,必然受这种工具性价值观的影响,成为取得优异成绩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手段,而其文化背景、哲学思想、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却被忽视。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与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和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是促进人文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深入、持久开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人文价值 高校 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