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3)
2023(2950)
2022(2260)
2021(2441)
2020(1863)
2019(4269)
2018(4331)
2017(6319)
2016(4707)
2015(5353)
2014(5518)
2013(4611)
2012(4309)
2011(4111)
2010(4418)
2009(3716)
2008(3611)
2007(3354)
2006(3124)
2005(2964)
作者
(10124)
(8184)
(8171)
(8138)
(5259)
(3993)
(3936)
(3505)
(3129)
(3036)
(2876)
(2772)
(2759)
(2684)
(2678)
(2642)
(2621)
(2548)
(2482)
(2479)
(2458)
(2188)
(2061)
(2041)
(1977)
(1916)
(1915)
(1821)
(1773)
(1745)
学科
教育(18689)
中国(9647)
(8384)
(8001)
经济(7997)
理论(7057)
教学(6191)
管理(4431)
(3730)
思想(3660)
发展(3598)
政治(3515)
(3476)
研究(3464)
(3314)
改革(3183)
高等(3098)
学法(2992)
教学法(2992)
思想政治(2947)
政治教育(2947)
治教(2947)
(2937)
德育(2925)
经济学(2910)
教育改革(2789)
学校(2661)
学理(2620)
学理论(2620)
(2444)
机构
大学(59803)
学院(53360)
教育(26449)
研究(23480)
(19824)
师范(19759)
师范大学(16601)
(14614)
科学(13241)
(12274)
经济(11683)
(11510)
管理(11457)
职业(11144)
技术(10533)
研究所(10464)
北京(10372)
教育学(10291)
(10010)
中国(9992)
理学(9294)
理学院(9024)
中心(8963)
管理学(8656)
管理学院(8513)
(8276)
职业技术(7620)
(7600)
教育学院(7568)
研究院(6795)
基金
研究(30300)
项目(29848)
科学(24410)
教育(23321)
基金(17157)
成果(16360)
社会(15922)
编号(15579)
社会科(14595)
社会科学(14593)
课题(14388)
(13846)
国家(13560)
(13221)
(12965)
(12940)
科学基金(10404)
规划(10189)
项目编号(9381)
(9302)
研究成果(8870)
(8711)
重点(8495)
(8434)
年度(8350)
(8175)
(8074)
(8035)
阶段(8017)
教育部(8001)
期刊
教育(45728)
研究(27919)
中国(21848)
(14678)
经济(14678)
职业(10941)
技术(8645)
学报(7842)
技术教育(7183)
职业技术(7183)
职业技术教育(7183)
大学(6963)
科学(5942)
(5252)
高等(5169)
(4978)
论坛(4978)
成人(4797)
成人教育(4797)
图书(4704)
(4582)
高等教育(4528)
学学(4502)
(4201)
发展(3799)
(3799)
职教(3727)
管理(3621)
书馆(3595)
图书馆(3595)
共检索到9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温明丽  
采用文献分析法,并加入质性研究的访谈叙事法,前者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论述教化的本质与意涵;后者则辅助说明教化蕴含的人文、伦理与审美的力量可以深入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主性,也可激发教师反思并改变其对学生的态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彰显思觉行盼是教化哲学观的基本要素,促使教育活动得以兼顾具自主意识的个体主体性与实践伦理的社会性。质言之,若教育活动不违其以德为核心的本质,则教育与教化乃一体之两面,即两者均在化育人才,使其知书达礼,恪尽职责,有守有分,是士人、是君子、是高尚品格的仁者,乃至于圣人。确立了教化乃主体性与社会性辩证合之知行活动,具有批判性思考的社会性意义,也是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洪桂美  
幸福的学校能打造出幸福的教师,幸福的教师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幸福学校需要予以老师极大的人文关怀,予以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真诚关爱。当师生都能在这里自由和谐地成长、发展时,这里便是幸福之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玲  
文章首先探讨了汪曾祺田园牧歌诗性情怀的地域文化土壤,以及对沈从文乡土诗性情怀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详细介绍了汪曾祺田园牧歌的诗意表达,包括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的展示,古朴和谐的民情风俗的描绘以及纯美仁义的诗意人物的塑造;最后阐述了田园牧歌的诗化特征,如童年视角的诗意叙事,闲适爽朗的诗意语言,从容含蓄的诗化意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爱玲  
文章首先探讨了汪曾祺田园牧歌诗性情怀的地域文化土壤,以及对沈从文乡土诗性情怀的继承与发展;其次详细介绍了汪曾祺田园牧歌的诗意表达,包括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的展示,古朴和谐的民情风俗的描绘以及纯美仁义的诗意人物的塑造;最后阐述了田园牧歌的诗化特征,如童年视角的诗意叙事,闲适爽朗的诗意语言,从容含蓄的诗化意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地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壮阔的田园画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部农业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种地如绣花"的先民们在广袤大地上的辛勤耕耘,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各族人民,更在洱海滨、苍山麓以及散落在群山间的大大小小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然  易连云  
在目前的教育活动中,对于"存在"问题的追问已是迫在眉睫。海德格尔哲学的主要思想直接从追问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入手,进而追问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生存境遇与状态的关注。他对于人类精神幸福的描述和当今教育界提倡的"教育应使人幸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哲学里对于"思"和"自由审美"的描述对于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从海德格尔对于形而上学的反思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他在哲学上的贡献,而且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反思当下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涌峰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诗化"是当代人文学科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哲学等人文学科通过与文学、诗学的联姻,借助诗化语言,追求诗意境界,走出科学主义的窠臼,达到与生活世界乃至生命的融通。在历史上,教育学也曾有过"诗化"形态,但随着近代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加快,诗化教育学迅速衰微。重建诗化教育学的实质是当代教育学的语言学转向,它不仅能推动教育学语言表达与认识论的变革,使其更加接近真实的教育生活世界,而且能引导教育逐步摆脱工具主义价值观的羁绊,走向诗化的理想境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小爽  王科  
正确认识旅游人地关系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哲学与艺术的角度,用"诗意地栖居"阐释旅游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旅游人地关系中人的角色、地的地位和人地生态伦理关系。针对哲学中的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样",从旅游本质的角度阐释了旅游是一种诗意地栖居;从旅游动机和寻求更好生活方式的角度阐释了人为什么旅游;从树立人地和谐理念、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游、宜养"城市、打造乡土景观机理之美等多角度阐释了旅游发展中如何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铁山  栗洪武  
先秦儒家是诗意德育的积极倡导者与践履者,其思想精华包括"性善"与"好德"的德育人性观、"效法圣贤"与"致中和"境界的德育目的观、"以善统真"与"以美促善"的德育实践观、"以诗言志"与"比德喻志"的德育言说观四个方面,不仅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哲学智慧、伦理处事原则,而且对实施完整、有效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进福  
"我讨厌旅行。"半个世纪以前,结构主义大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如是说。但正是"讨厌旅行"的列维—斯特劳斯因其讨厌的旅行缔造了经典名篇《忧郁的热带》(TristesTropiques,1955),成就了人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于西印度群岛特别是巴西的旅行经历也成为人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殷世东  
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生活状态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等。检视当下课堂,课堂强调惟理性、惟科学,认知过程变成一种"离身"认知过程。固守惟学科的逻辑传递学科知识,学生按照学科逻辑接受、复制,被动地掌握既定的学科知识,导致课堂缺失生命的灵动与人的丰富性。课堂过分依赖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导致人的反思能力的下降等,进而影响学生创造能力提升。通过关注学生生命个体,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通过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技术辅助教学,营造开放的教育情境,自由的教育空间,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营造"诗"的意境,让课堂成为诗意的栖居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舒浪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写就了一着首言简意明的“家训诗”,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 近代学者王湘绮先生为家人写一副语浅意深的佳联:“戳破窗纸容易补,败坏道德最难修。” 著名作家老舍给女儿女婿写一副对联:“劳逸巧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侄儿要去抗日前线,临行前,将军写诗予以勉励:“孝子贤孙须先救国,志士仁人最重保民,”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撰写了一副对联,专门教育孩子:“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能力唯艰,事事莫争虚体面;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鲁洁教授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是引领我国教育学基本理论发展方向的知名学者。在几十年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中,她围绕"人的教育"来建构以人为本的教育学,形成了极具创新性的教育学理论。她的教育学理论的特色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人为中心来建构教育学;建基于德育理论的教育学理论;从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出发构筑教育学理论;在对现代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中建构教育学理论;从教育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建构教育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