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
- 2023(1456)
- 2022(1169)
- 2021(1173)
- 2020(967)
- 2019(2139)
- 2018(2111)
- 2017(4070)
- 2016(2337)
- 2015(2610)
- 2014(2405)
- 2013(2291)
- 2012(2182)
- 2011(1818)
- 2010(1846)
- 2009(1471)
- 2008(1493)
- 2007(1361)
- 2006(1185)
- 2005(1117)
- 学科
- 济(8436)
- 经济(8428)
- 业(5934)
- 中国(5034)
- 劳(4746)
- 劳动(4729)
- 管理(4698)
- 方法(4145)
- 数学(3882)
- 农(3864)
- 数学方法(3854)
- 农业(3316)
- 企(2795)
- 企业(2795)
- 动(2476)
- 人口(2460)
- 动力(2314)
- 劳动力(2295)
- 财(2283)
- 农业劳动(2124)
- 农业人口(2075)
- 教育(1750)
- 地方(1631)
- 理论(1596)
- 贸(1571)
- 贸易(1569)
- 易(1539)
- 法(1528)
- 业经(1503)
- 制(1456)
- 机构
- 学院(28107)
- 大学(28100)
- 济(13473)
- 经济(13268)
- 研究(9972)
- 管理(9768)
- 理学(8319)
- 理学院(8222)
- 管理学(8087)
- 管理学院(8024)
- 中国(7523)
- 京(6030)
- 财(5865)
- 科学(5531)
- 经济学(4987)
- 所(4848)
- 财经(4636)
- 经济学院(4510)
- 江(4473)
- 中心(4398)
- 研究所(4392)
- 经(4321)
- 农(4303)
- 范(3827)
- 师范(3792)
- 业大(3787)
- 北京(3769)
- 院(3677)
- 技术(3477)
- 财经大学(3449)
共检索到4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李福祥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和实施。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由于没有IT环境的支持,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预算管理需要。本文结合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提出了在ERP系统下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模块的理念设想。
关键词:
亚星客车 全面预算管理 整合ERP与预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鹏
当前,受"三期叠加"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拉动转型,投资、净出口增长放缓,甚至反转,消费和服务业内生增长难以弥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发展出现"增长动力空档期",结构调整正在加速倒逼企业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世峰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此,江泽民同志在今年的全教会上又做了特别强调。看来一个新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热潮即将在我国兴起。笔者以为今天我们研究教劳结合不应仅是出自响应领袖的号召,也不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急需。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能走出一条独特的教劳结合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世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近十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此课题的研究有不少著述颇有见地,但在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原义、实质和指导意义等重大问题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其原因,我觉得与研究者对教劳结合的基本概念缺乏科学的界定和理解有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晗 蒋林 李超 冷志明
"立人教育"的内涵是实现人从精神和肉体维度上的双重"站立",实现人从依靠外力的他律性"站立"到依靠自身内力的自律性"站立"转化。"立人教育"纠正现代大学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偏差,提倡全人教育理念,使高等教育重新回到培养人和发展人的轨道上来。"立人教育"将人视为一种嵌在各种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群体性存在,教导大学生以正确的心态来理解和审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确立,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全宾,王森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结合方法黑龙江省统计局贺全宾,王森1.总体结合法.对同一总体的同一指标,一部分总体单位进行全面调查,另外一部分总体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如在进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时,对于比较重要的调查对象采用全面调查;对于一般性的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逐步实现了从体育弱国到体育大国的巨大转变。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把我国全面建成体育强国,就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盼倩
对教劳结合思想的重申,是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生产劳动与教育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再一次肯定。从马克思主义为了防止生产劳动与教育中的人出现异化而提出教劳结合思想开始,教劳结合思想传入我国后得以不断实践与发展。从教劳结合中的劳为主、教为辅到在当代教育学视野中教为主、劳为辅的发展变化,体现出了教劳结合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教育意义,也即对教育本真的恢复,对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发展的作用。同时,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以期通过初等教育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渗透,中等教育中综合技术教育的学习以及职业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倡导的方式,实现教劳结合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关键词:
教劳结合 生产劳动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孙振东 康晓卿
已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研究,缺乏对1934年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之前情况的关注。原因主要在于:沿袭学术界传统,忽视针对教劳结合的研究;对教劳结合概念的理解存在偏误;受研究者立场影响,忽视了部分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形式和途径。后续研究的着重点在于:挖掘教劳结合思想早期传播的历史资料,直面原始文本的具体表述,探究其与中国共产党教劳结合实践的关系;重新审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教劳结合思想的传播,同时注意研究其他身份者对教劳结合思想传播的贡献;分析各种早期教劳结合运动和实践模式,甄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成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娜 仇志伟 胡俊苗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从教劳结合角度分析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问题,对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理念认知偏差、教育实践浅显化、脑力及体力劳动相分离等现象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完善的家、校、政府劳动教育协同体系、科学设计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路径,以期最终达到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
教劳结合 青少年 劳动教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周娜 仇志伟 胡俊苗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从教劳结合角度分析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问题,对目前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理念认知偏差、教育实践浅显化、脑力及体力劳动相分离等现象进行探讨,提出构建完善的家、校、政府劳动教育协同体系、科学设计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等路径,以期最终达到教劳结合思想在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
教劳结合 青少年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华玲
高校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着眼于大学生的需要和个体成长,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与个人、成才与成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关键词:
育人为本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庆葆
当前,高等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用"文化育人"理念引领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坚决反对工具化、功利化倾向。目前来看,大学文化育人这一新探索相对于单一的道德育人、知识育人和专业育人而言,更加强调文化对人的培养的整合性和深入性,体现出一种基础优势和前瞻眼光,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共识和价值目标。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就是大学要将自身生产和保存的核心信仰、艺术、道德、知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传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