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1)
2023(12733)
2022(11121)
2021(10604)
2020(8869)
2019(20680)
2018(20593)
2017(37958)
2016(22045)
2015(25174)
2014(25210)
2013(24233)
2012(22160)
2011(20206)
2010(20171)
2009(17728)
2008(17059)
2007(14837)
2006(13086)
2005(11420)
作者
(62813)
(51702)
(51630)
(49085)
(33064)
(24988)
(23525)
(20490)
(20094)
(18683)
(17970)
(17334)
(16500)
(16346)
(16228)
(16096)
(16044)
(15590)
(14922)
(14871)
(13161)
(12897)
(12516)
(11974)
(11784)
(11650)
(11610)
(11361)
(10463)
(10427)
学科
(74943)
经济(74858)
管理(55275)
(51586)
(42942)
企业(42942)
方法(37030)
数学(31998)
数学方法(31574)
中国(24859)
教育(24024)
(20998)
(20359)
理论(18507)
(17786)
业经(16687)
地方(14950)
技术(14104)
农业(13657)
(12809)
贸易(12804)
教学(12783)
(12533)
(12403)
(12136)
环境(11918)
(11099)
财务(11033)
财务管理(11013)
(10750)
机构
大学(303879)
学院(297728)
管理(112432)
(104664)
研究(104128)
经济(101986)
理学(98242)
理学院(96988)
管理学(94985)
管理学院(94443)
中国(68615)
科学(68403)
(67078)
(53318)
(52216)
(49977)
师范(49487)
研究所(49307)
业大(48442)
(45843)
中心(45372)
(44342)
北京(42939)
教育(41993)
农业(41350)
师范大学(40512)
技术(37946)
(37837)
财经(37378)
(35580)
基金
项目(209501)
科学(164313)
研究(155644)
基金(147292)
(129718)
国家(128498)
科学基金(108448)
社会(92473)
社会科(87197)
社会科学(87172)
(84575)
教育(79296)
基金项目(78381)
(73541)
自然(72143)
自然科(70401)
自然科学(70380)
自然科学基金(69106)
编号(65547)
资助(60758)
成果(55366)
课题(48725)
重点(48696)
(47032)
(45292)
(44006)
创新(40694)
教育部(40284)
科研(40104)
项目编号(40001)
期刊
(109945)
经济(109945)
研究(93175)
教育(68991)
中国(65109)
学报(52500)
科学(46442)
(45906)
大学(39743)
管理(39482)
学学(35897)
(32663)
农业(32566)
技术(30331)
(18639)
金融(18639)
业经(17679)
财经(17407)
职业(17381)
图书(17008)
经济研究(16962)
(16823)
科技(15066)
(14810)
(14094)
业大(14076)
问题(13956)
理论(13539)
(13411)
论坛(13411)
共检索到43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迪特里希·本纳  彭韬  
本文论述了有关公共学校教育目的的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教养”为教育系统赋予了一种传授和保障基本教养的功能;第二个概念“素养”来源于英文“literacy”一词,最初也属于基本教养的范围,后来被用于心理测量学;第三个概念“能力”体现出一种从传统的投入导向向能力测量的产出导向的转变。这些概念都受到争议,各有侧重,它们都无法全面定义教育系统中的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养概念未能形成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素养概念虽然被用于心理测量,但尚未与实际教学形成联系;能力概念必须与教养理论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才有意义,能力测量不仅要测量学生达到的水平,也要考察相应的教学质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邸雅静  
美国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是支持学校的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协助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以《21世纪学习者标准》与《K-12年级自然科学教育框架》的匹配工作为例,介绍美国学校图书馆如何将学习者信息素养标准嵌入学校教育标准中,并以此匹配结果为依据,指导学校图书馆员为课程教学服务。这两种标准的匹配结果也可以与循证实践方法相结合,用于论证学校图书馆的价值。分析我国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成因及其承担服务教学之责任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华桦  
社会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功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以角色化取代社会化的倾向,忽视了学生承担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奕涛  柯森  
"亚洲素养"是澳大利亚面向与融入亚洲重要的政策议题和政策术语。在亚洲世纪的到来对澳大利亚的发展战略抉择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下,亚洲教育基金会发布了《什么起作用》系列研究报告深入研究学校教育在培养"亚洲素养"公民中的重要角色,明确了学校培养"亚洲素养"所涉及的政策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教师教育、国际合作及创建亚洲素养需求等关键要素,为学校教育培养"亚洲素养"提供了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反映了澳大利亚增强对亚洲的认知与理解、构建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重要教育策略。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娜  肖冰  何芸  
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信息素养未能有效渗入到具体课程中的现实状态出发,并对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导致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很难全面铺开和深入的根源在于:(1)现行研究多为图书馆或者计算机学者,基于自身学科背景或工作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思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掌握丰富教育基础理论和在教育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育界对信息素养的理解有所偏颇。因此,有必要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再审视,从育人的角度和受教者知识建构的角度重新还原信息素养教育,即从观念上进一步明确信息素养内涵、统一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赤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内涵。课程作为教育活动存在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角度来审视高职课程建设就是一种应然之举。从职业素养视角来观照,需要对高职课程进行反思与重构,以解决高职课程存在的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根本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托马斯·波克维茨  阚维  
长期以来,在美国学校教育中高扬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原则,即超越传统民族国家忠诚归属界限,带有普世价值的全球公民意识,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和个人进步的重要思想,进入学校课程系统,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理性与合理性精神、时间概念的转变和进步主义思想的推动,使得世界主义在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中长久不衰。它以改造儿童的方式推动社会变革,对人文学科,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世界主义又是一个主张包容、却推行社会排斥的系统,主要体现在:它通过问题解决、赋权原则、自由解放、言论开放和选择权利等手段,引导儿童的成长;但又对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进行分类,以换喻、分类等方式,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文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仪  
目前我们所经历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能力要求很高,而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作为教育者只有为这个培养目标努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推进我国早日步入学习型社会。本文从一门课程的教改试验对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引导方式进行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清华  刘海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季  
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李季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婕  陈雅  
[目的 /意义]借鉴美国CFF计划和巴西"未来学校"项目的主要理念和手段,以推进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全面发展。[方法 /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搜集资料,使用个案研究法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结论]结合美国CFF计划和巴西"未来学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本土情境,认为我国可以从多方合作营造信息环境、建立健全信息素养教育机制、积极落实教育改革、合理高效的成效评估几方面着手,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我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效能;结合我国本土情境,可以因地制宜,解决实际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隆茜  刘继刚  
数据素养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素养之一,研究数据素养教育的主体结构对顺利推进高校数据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调研并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数据素养能力现状、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发现不同职称、年龄、学位、工作年限的馆员在数据素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指出数据素养教育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高校数据素养教育需走合作化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杰  
一、功能与效应 “教育干什么”是教育功能问题,但它又包含着三个层面的问题:“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由于没有区分三个层面的问题,人们常将功能、价值、作用、用途、效应或目的、目标并用,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开来。“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指对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诉诸规范或理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鑫  杨金凤  
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46所乡村学校职业素养教育现状开展调研,发现部分乡村学校已经尝试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具备一定的实施基础,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乡村学校将职业素养融入教育目标,激励教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教育能力,构建适合本土本校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能有效促进职业素养教育在西南乡村地区乡村学校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