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
- 2023(1311)
- 2022(1109)
- 2021(1195)
- 2020(1022)
- 2019(2191)
- 2018(2146)
- 2017(3439)
- 2016(2341)
- 2015(3054)
- 2014(3214)
- 2013(2649)
- 2012(2463)
- 2011(2149)
- 2010(2118)
- 2009(1981)
- 2008(1963)
- 2007(1838)
- 2006(1538)
- 2005(1341)
- 学科
- 教育(5705)
- 济(3959)
- 经济(3953)
- 中国(3834)
- 文化(3693)
- 理论(3628)
- 管理(2956)
- 政治(2829)
- 思想(2825)
- 思想政治(2770)
- 政治教育(2770)
- 治教(2770)
- 教学(2759)
- 德育(2753)
- 企(2494)
- 企业(2494)
- 研究(2330)
- 方法(2123)
- 业(2055)
- 产业(2007)
- 业经(1900)
- 和(1833)
- 市场(1830)
- 文化产业(1765)
- 文化市场(1765)
- 学校(1764)
- 工作(1561)
- 农(1479)
- 经济理论(1477)
- 高等(1401)
- 机构
- 大学(31749)
- 学院(26212)
- 研究(9040)
- 范(7455)
- 师范(7436)
- 管理(7431)
- 教育(7385)
- 京(7027)
- 理学(6309)
- 济(6211)
- 理学院(6133)
- 师范大学(5964)
- 经济(5899)
- 管理学(5827)
- 管理学院(5762)
- 科学(5095)
- 中国(4661)
- 北京(4628)
- 江(4609)
- 所(3822)
- 州(3688)
- 中心(3682)
- 研究所(3438)
- 院(3342)
- 业大(3212)
- 财(3212)
- 图书(3199)
- 书馆(3127)
- 图书馆(3127)
- 技术(2891)
共检索到46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新宪
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黄新宪教会大学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而言,教会大学主要是通过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和文化潜移等方式来促进文化变迁的。一、教会大学与文化创新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加速,除了使社会结构、经济组织和人口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外,文化形态也有了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扬琳
文化变迁中的大学生文化陆扬琳当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现代科学及与其同步发展的现代文化相配套。大学生则在这两方面都有其优势,他们是现代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旭华 杨蕾
中世纪是一个高度分裂、分权的社会,其理论基础是教皇基拉西乌斯一世在公元五世纪提出的"双剑说",即"上帝的事情归上帝,该撒的事情归该撒"。这种"权力二元论理论"对中世纪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中世纪大学脱胎于教会,不过大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与传统教会学校不同的特质,这从它的课程设置可见一斑;世俗教师和修士教师之间的斗争,从另一方面说明中世纪大学究其本质是世俗学校而不是教会大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光才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是现代科学兴起的关键性事件,主要发生于大学之外并得益于欧洲城市社会中各方力量的贡献,但大学以其理性技艺的训练和带有异端倾向的精英人才培育为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科学的制度化源于欧洲官方性质的科学院,随后向大学延伸并逐渐颠覆了主导大学的经院哲学传统,进而塑造了其内部学科门类林立和高度专门化的格局。在外部政治与市场力量驱动下,进入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社会运行不仅冲击了学院科学的伦理规范与认可机制,而且以其愈加精细化和碎片化的规训制度变革了大学教化与致知方式,也许这是当代科学在重大理论突破上付之阙如的主要成因。
关键词:
科学革命 大学 学院科学 规训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文化模型是以伊恩·麦克尼为典型代表的一种大学治理形态的解释模型。它是建立在克拉克的三角模型基础上,对克拉克的三角模型的修正和发展,它充分考虑了学校面临的挑战,指出大学的治理形态变迁是由一系列影响政策的权力、价值与文化要素构成的。伊恩·麦克尼采用这种模型来解释不同的外部资源环境是如何影响大学治理形态形成的,并对大学不同治理形态下的文化特征进行说明。这对于促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大学治理形态 文化模型 伊恩·麦克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裴宜理 涂航
在当下中国,随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民国教会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也重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教会大学究究竟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驱,还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本文试图将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两个案例(上海纽约大学与燕京学堂)与民国两所顶尖教会大学的本土化实践(圣约翰大学与燕京大学)进行制度、文化以及学术层面的比较,以重估民国教会大学的历史遗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红梅
瓦伦·史密斯(Valene Smith)将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娱乐性旅游并列在一起,视为五大旅游形式。实际上,民族、文化、历史旅游是不能截然三分的,这样的分类无疑是出于人类学家对人文知识的谙熟和偏爱。具体到民族旅游,虽然它与历史、文化、环境、娱乐旅游都有重叠或牵涉,但其作为一种旅游类型的存在却不可化约。少数民族或族群自身及其世居的环境不断成为"他者"和"异国他乡"的隐喻,"他者"是自然之子或异文化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姚海明
一、商业文化内涵文化,一般认为,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本质上是一种观念形态,也必然以物质的、制度的、风俗的等方面的内容为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静
图书馆建筑是图书馆一切功能的承载体,是实现图书馆理念和功能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古代和近现代中西方图书馆建筑文化变迁的回顾和对比可知,图书馆建筑文化具有时代性、功能性、艺术性、地域性及继承性等特点,图书馆建筑的未来应朝着显现文化、以人为本、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建筑 建筑文化 生态图书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惠娟
从客家独特的移民历史 ,通过客家文化的历史成因 ,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探讨移民行为与客家文化特色的因果关系 ,探讨作为一种移民类型的客家文化的历史经验 ;从客家文化的发展情况上 ,看人口迁徙与文化的生存环境的关系 ,以及文化方面不断产生创新机制。
关键词:
客家 移民 文化演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Dean MacCannell 张进福
西方休闲理论家对旅游的理解通常基于人类对乐趣、享受、消遣和逃离枯燥日常生活的需要。这可能是对度假旅游地及其大众性进行局部研究所需的全部理论,但却无法囊括旅游者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也无法完全解释旅游者度假或旅游时所造访的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对于每年参观纽约曼哈顿世贸遗址、广岛核弹原爆中心和"二战"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数百万游客来说,旅游并无多少乐趣可言。在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何振海
以14世纪末基督教"大分裂"为标志,中世纪大学进入了晚期发展阶段。在"大分裂"以及15世纪人文主义向大学渗透等因素的影响下,晚期中世纪大学发生了渐进性的变化,如大学自有建筑的出现、国际色彩的淡化和区域性的加强、教会对大学控制程度的削弱和世俗力量对大学干预程度的提高,同时大学内部组织形式和课程内容等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上述诸多变化成为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前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延建林
中世纪大学的称谓经过了从studium(学校)到studium generale(大学校),最终到universitas(大学)的变迁①。这种称谓的变迁,是中世纪大学机构自然演进的历程,同时也是大学师生积极争取学术自由探究权力的斗争历程。正是大学师生的努力,使得大学能够在中世纪的教会与世俗两大势力之间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真正体现出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意义。用来泛指大学师生整体的universitas因此成为自由探究知识的大学的最后的代名词。
关键词:
外国教育史 中世纪 大学 称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洪富 刘献君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5月基于布迪厄的理论,本研究把大学作为一种变迁的场域,通过分析变迁场域中教师的实践及其逻辑,更为深刻地理解教学与科研关系。大学场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大学场域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大学场域的基本活动是教学与科研;大学场域的基础是高深知识;大学场域是一种非常隐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