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9)
2023(6281)
2022(5418)
2021(5221)
2020(4352)
2019(9572)
2018(9517)
2017(16831)
2016(9397)
2015(10555)
2014(10028)
2013(9464)
2012(8994)
2011(7898)
2010(8310)
2009(7598)
2008(7934)
2007(7480)
2006(6519)
2005(5827)
作者
(25264)
(20898)
(20833)
(19738)
(13520)
(10232)
(9358)
(8127)
(7915)
(7732)
(7217)
(7079)
(6802)
(6605)
(6400)
(6397)
(6375)
(6235)
(6107)
(6047)
(5334)
(5115)
(4992)
(4978)
(4810)
(4717)
(4666)
(4581)
(4250)
(4185)
学科
管理(36386)
(34513)
(32445)
企业(32445)
(27948)
经济(27914)
技术(14798)
技术管理(11491)
(11320)
方法(10656)
中国(9624)
理论(8818)
(8508)
教学(8279)
(8237)
财务(8223)
财务管理(8203)
业经(8138)
数学(8013)
企业财务(7796)
数学方法(7709)
(7603)
教育(6874)
(6832)
银行(6820)
(6572)
(6414)
(6115)
(6055)
(5451)
机构
大学(122984)
学院(122720)
管理(47125)
(43557)
经济(42380)
理学(39939)
理学院(39428)
研究(39048)
管理学(38531)
管理学院(38290)
中国(31195)
(26784)
科学(23718)
(22819)
(21103)
(19386)
中心(19270)
(18541)
师范(18341)
(17311)
研究所(17141)
北京(17100)
(17012)
财经(16811)
技术(16661)
业大(16146)
(15130)
师范大学(14569)
(14054)
教育(13991)
基金
项目(77378)
科学(61799)
研究(59843)
基金(53780)
(46492)
国家(45979)
科学基金(40463)
社会(36181)
社会科(34134)
社会科学(34125)
(32659)
教育(30314)
基金项目(28443)
(26906)
自然(26037)
自然科(25570)
自然科学(25566)
自然科学基金(25142)
编号(24697)
(22733)
成果(21254)
资助(20994)
创新(20042)
课题(18696)
重点(17833)
(16661)
(16036)
项目编号(15702)
大学(15676)
(15542)
期刊
(53367)
经济(53367)
研究(39107)
中国(37246)
教育(28405)
管理(22931)
(20834)
学报(17949)
科学(17000)
(15888)
技术(14651)
大学(14513)
学学(13010)
(12511)
金融(12511)
农业(10766)
科技(8741)
财经(8716)
业经(8326)
图书(7881)
经济研究(7853)
(7652)
职业(7489)
(7382)
论坛(7382)
技术经济(7168)
会计(7063)
(6668)
财会(6283)
(6168)
共检索到20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超  蔡萍  
本文认为,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授课模式进行工作场设计,突出教学环境真实化、学生管理员工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虹  周玉蓉  
《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我们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对课程原有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解构,建立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课程模式,进行了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航  詹青龙  
职业教育中工作场学习的内涵包括,相关描述、学习目的与内容、学习境脉以及学习形式。职业教育中,工作场学习是对教与学的创新,工作场学习的实施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模型,工作场学习的评价要建立"生物链"机制的评价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群生  李鹏辉  
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做、学、教一体化实践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国梁  黄秋娴  邢义虎  
文章介绍了"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以典型数控铣削加工为例,设计了包括工艺分析与加工方案制定、数控程序编制和仿真、三维数控实验平台的机械结构和伺服驱动的认知、零件实物加工、加工成品检测、程序完善和分析的教学项目;融合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汇报和组间互鉴互评机制;建立了"以组为单位定排名区间,以个人为单位定贡献差值"的分组考核方法等。教学效果表明,该项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灼  马军  赵振学  
本文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课程为例,介绍了以生产性实训任务为载体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情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雍照章  冯志军  朱明松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几部分。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需要结合本区域职业岗位要求,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本等课程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谋划专业课程设计思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与要求、学生个性特点等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暴  杜兰萍  刘艳华  
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向学习情境设计的转换,既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也是衡量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对《模具数控加工技术》课程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应紧密围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及总学时,进行具体化的分解和设计,进而形成每一个学习情境的明确的能力目标、内容要求和学时限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富基  
通过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取得的成效探究,揭示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春红  沈耀明  
在校企合作建立的"跟单式"教学平台上,以跟单加工的产品为载体进行《数控电火花加工》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以产品加工为任务引领的"跟单式"教学模式,结合科学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可以在实施层面上充分发挥"跟单式"教学的优越性,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生成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德山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在《模具数控加工》课程开发中,以先进制造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典型模具零件作为教学载体,并按照企业工艺流程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中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教学法,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艾少伟  
在分析战后区域发展思想从"增长极"到"创造场"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场"的概念,认为"学习场"以"学习"为核心,以"场域"为基石,以"惯习"为中介,并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三个重要方向:尺度地理学、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以Storper的"技术—组织—地域"三位一体思想为核心,整合"行动者网络"和"创造场"两种概念工具,旨在调和创新地理研究中地理接近、关系(组织)接近和制度接近之间的争论,从而为分析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的空间化学习创新提供一个基本范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银行湖北省黄冈市分行课题组邮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虹  
基于网络构建课程教学资源库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目的。在《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课程资源建设中,应强调校企合作,采用真实数控车床与数控仿真软件相结合,主要包括教学指导文件、教学指南、学习指南、技术资源,使用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形、视频、动画、课件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兰琴  孙巍  张定文  
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教与学的变革与创新,然而如何让技术更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创新仍然是实践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首席学习官Joseph South教授分享了利用技术促进教与学创新的案例、并归纳了其与之相关的独到观点。他认为,利用技术促进教与学创新的关键包括四条原理:第一,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技术放在第二位;第二,帮助学习者成为技术的创造者而非消费者;第三,帮助学习者成为负责任的数字公民;第四,培训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另外,Joseph South教授还分享了政府、学校、教师利用技术促进教与学创新的主要责任,他并指出,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人们持有的不同价值观;而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合理地利用技术。最后Joseph South教授还为如何发展教育技术和开展学术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