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0(1)
2018(3)
2017(4)
2016(1)
2015(8)
2014(3)
2013(2)
2012(2)
2011(4)
2010(6)
2009(12)
2008(7)
2001(1)
1994(2)
作者
(4)
(4)
(4)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高洁(2)
(2)
学科
(14)
经济(14)
(9)
金融(9)
管理(7)
世界(5)
地产(5)
(5)
房地(5)
房地产(5)
(4)
危机(4)
数学(4)
数学方法(4)
方法(4)
(4)
金融危机(4)
世界经济(3)
市场(3)
经济管理(3)
经济问题(3)
(3)
(3)
银行(3)
问题(3)
(2)
(2)
城市(2)
城市经济(2)
(2)
机构
学院(30)
大学(26)
(19)
经济(19)
中国(18)
研究(13)
(13)
(13)
金融(13)
经济学(11)
经济学院(11)
中国人(10)
中国人民(10)
人民(10)
国人(10)
(10)
银行(10)
管理(9)
(9)
财经(9)
(8)
中国人民大学(7)
人民大学(7)
中心(6)
财经大学(6)
金融学(6)
金融学院(6)
中国人民银行(5)
中国社会(5)
中国社会科学院(5)
基金
基金(13)
项目(13)
国家(12)
(12)
科学(11)
科学基金(11)
基金项目(8)
社会(8)
社会科(8)
社会科学(8)
国家社会(6)
资助(6)
研究(5)
大学(4)
自然(4)
自然科(4)
自然科学(4)
自然科学基金(4)
019(3)
13(3)
业务(3)
业务费(3)
中央(3)
国际(3)
基本(3)
(3)
成果(3)
教育(3)
教育部(3)
本科(3)
期刊
(19)
经济(19)
(13)
研究(12)
(10)
金融(10)
中国(8)
财经(8)
国际(6)
经济研究(6)
问题(6)
(5)
参考(4)
学报(4)
市场(4)
武汉(4)
(4)
经济问题(4)
(4)
上海(3)
(3)
中国货(3)
国货(3)
大学(3)
学学(3)
(3)
管理(3)
经论(3)
论丛(3)
评论(3)
共检索到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商汤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是的,这似乎是个问题,难题。6月以来,一些手握着几十套房子的深圳炒房客,哭哭啼啼告诉大众,由于房价下降,供不上房贷,从亿万富翁变成了"穷人",甚至豪言准备把手上的房子改造成仓库。继而有人说,断供的资金恐有上千亿。随后,"有关部门",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报告,认为深圳全年销售面积"将跌回10年前水平",应该出台一些救市的措施。这与众多开发商的想法不谋而合,据称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已于7月5日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调整建议逐步上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继多个城市通过取消或放松限购等措施来撑楼市之后,省级救市文件也纷纷出台,前者被称为第一轮救市,后者被称为第二轮救市。第二轮救市覆盖城市更多、力度更大,其中四川、福建、湖北均试图以信贷手段刺激楼市复苏。第一轮救市放宽了限购,然而市场却不买账。以信贷为主打的第二轮救市会不会有效果呢?恐怕也不乐观。这是因为,目前市场普遍看跌房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如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面对来势凶猛的这场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救市"。但由于现实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市场失灵与经济剧烈波动的周期性,政府进行干预或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但"救市"应以尊重经济规律、完善市场机制为前提。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预测经济周期性变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预见能力,切忌盲目跟风与干预过度。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经济近些年来最为火热和贡献率最大的行业,无论是从其行业规模、产业链条,还是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2010年的时候,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为题的研究项目,对始于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大萧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该研究成果不仅最终集结成册,其总报告更是获得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最高殊荣——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在当时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曾认真梳理了历史上著名的几次金融危机,对其引发缘由、爆发过程及后续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时下,虽然谈及金融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7月23日以来,中国股市一反几年的上扬走势,几个交易周急剧下落,上证指数从2300点左右跌至1800点以下,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来笔者近来工作极为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股市问题的讨论,但一些媒体似是而非地报道了笔者的一些所谓观点,甚至个别媒体在没有以任何方式采访我本人的条件下,信誓旦旦地在“本报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会诊中国股市”之名下以“王国刚:变卖家当还债顺理成章,无需理会私募基金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岷峰  陈志宁  
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其界限是市场失灵的边界,超出这一边界就是"抑制"。我们要辨证地看待我国政策市中的政府干预与抑制。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的股市需要救市,而在政府众多的措施中平准基金是短期最有效的。从长期来看,构建一个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完全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做起,才是保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冠华  
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引起了各方反思,市场无法自行调节,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救市。对公权力行使而言,法无规定即禁止,政府的救市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范。政府选择救市方案时,应当遵循依法救市、合理救市以及高效救市原则;在决策程序上,应当将概括授权、民主决策和民主问责相结合。在资本市场的日常监管中,应当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与司法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冠华  
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引起了各方反思,市场无法自行调节,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救市。对公权力行使而言,法无规定即禁止,政府的救市行为应当符合法律规范。政府选择救市方案时,应当遵循依法救市、合理救市以及高效救市原则;在决策程序上,应当将概括授权、民主决策和民主问责相结合。在资本市场的日常监管中,应当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逐步建立起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与司法监督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国刚  
7月29日,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共同推出了引致股市翻转的新政策。自8月1日起,沪深股指飚涨,第一个交易日分别暴涨33%和31%,10个交易日分别狂升136%和70%以上。有人认为,此次政策出台符合股市规律,得到股民、上市公司、证券商、证交所等的响应,因而是积极正确的。我认为,这种判断过于简单乐观,此次政策出台问题甚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进入2014年下半年,地方政府救市热情高涨,除了一线城市外,基本全部取消了楼市限购政策。而救市最猛的药是,9月30日央行、银监会取消了限贷政策。之后,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又放宽对公积金贷款的限制。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在税收、财政资金等方面支持救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俊生  
近日,人社部和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并于日前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正当A股市场出现史上罕见暴跌的关键时刻,这一消息的出台被市场普遍视为政府的一项救市政策,尤其是在前一天央行降准降息未起到应有效果以后,这一政策更被理解为相关部门追加的一项救市措施。截至2015年6月30日,近几天持续暴跌的A股市场终于出现强劲反弹,这也被市场理解为这一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中铭  
虽然又是一根阴线,但2015年7月6日沪市却收出久违的红盘。暂停新股发行、券商投巨资力挺蓝筹ETF以及基金公司高管申购自家偏股型基金等举措,是导致沪市以红盘报收的根本原因。笔者以为,这还只是开始,监管部门股市保卫战的积极效果将会逐步得到体现。自2015年6月15日以来的股市下跌,可谓异常惨烈,在A股市场短暂的历史上也非常的罕见。三周时间,股指最大跌幅高达29.91%,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海云  刘发春  
本文认为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的救市行为不仅决定当时的经济方向,而且决定未来的经济方向。1987年后和1998-2001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行为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者,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希望政府救市,但是政府的救市往往不符合实际,形成救市困境。政府应该做的是规范金融市场,加强监管,而不是救市。如果政府总是不断打破市场经济规律,就需要修改制度规则。在政府打破规则给予市场参与者以利好的时候,往往预示着另一场危机的到来,投资者更需要谨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