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6)
2023(4310)
2022(3802)
2021(3540)
2020(2950)
2019(6870)
2018(6766)
2017(13660)
2016(7437)
2015(8232)
2014(8206)
2013(8204)
2012(7898)
2011(7228)
2010(7628)
2009(7078)
2008(7133)
2007(6677)
2006(6107)
2005(5748)
作者
(20186)
(16870)
(16784)
(16131)
(11126)
(7917)
(7707)
(6498)
(6459)
(6395)
(5678)
(5536)
(5533)
(5501)
(5486)
(5206)
(5161)
(4975)
(4947)
(4895)
(4269)
(4110)
(4094)
(3894)
(3861)
(3855)
(3782)
(3775)
(3332)
(3301)
学科
(28423)
经济(28393)
(27987)
管理(25472)
(24553)
企业(24553)
(9987)
(9977)
(9402)
(9390)
方法(9117)
中国(8578)
业经(7283)
数学(7001)
数学方法(6840)
(6788)
贸易(6784)
(6648)
(6621)
地方(6364)
农业(5991)
及其(5840)
体制(5807)
(5797)
财务(5767)
财务管理(5756)
政策(5643)
(5615)
银行(5614)
(5483)
机构
学院(107191)
大学(106095)
(47430)
经济(46368)
管理(44406)
理学(37640)
研究(37348)
理学院(37242)
管理学(36826)
管理学院(36573)
中国(29608)
(24417)
(22365)
科学(19445)
(18272)
财经(18176)
(17372)
中心(16755)
(16446)
研究所(16017)
北京(14749)
(14320)
师范(14263)
(13604)
(13562)
(13312)
财经大学(13218)
经济学(13195)
商学(12121)
商学院(11984)
基金
项目(62356)
科学(50198)
研究(49626)
基金(45381)
(37819)
国家(37461)
科学基金(32810)
社会(31247)
社会科(29654)
社会科学(29646)
(23179)
基金项目(23026)
教育(22790)
编号(21458)
自然(20521)
自然科(20029)
自然科学(20026)
(19968)
自然科学基金(19703)
资助(19121)
成果(18846)
课题(14762)
(14547)
(13840)
(13638)
重点(13632)
项目编号(13368)
(13188)
(12910)
教育部(12900)
期刊
(59636)
经济(59636)
研究(36339)
中国(22270)
管理(19130)
(18460)
(13620)
金融(13620)
教育(13211)
(12477)
科学(12280)
学报(10332)
业经(9640)
经济研究(9236)
技术(9128)
大学(8627)
财经(8474)
农业(8239)
学学(7801)
(7269)
(7226)
问题(7050)
国际(6726)
现代(6162)
图书(5894)
(5659)
论坛(5659)
世界(5294)
技术经济(5249)
经济管理(5214)
共检索到174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倪新防  吕洪涵  
敌意收购及反收购策略简述倪新防吕洪涵在西方的产权交易市场上,企业收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敌意收购和善意收购。敌意收购是指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股权时事先不与目标公司管理者协商,其收购行动虽遭到目标公司反对仍强行收购的行为。近年来,在西方的企业购并浪潮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晨  
由于当前国有股减持的大势所趋、外资并购的遍地开花以及2 0 0 2年底证监会新颁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要约收购的鼓励、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反收购提议和决策权的限制①[1 ] ,上市公司的反收购陷入了被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能力是迫在眉睫的。政府应规定一些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反收购措施,给予目标公司适当保护;而上市公司则更应致力于从内部完善治理结构,MBO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红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由于大多数公司股权集中,敌意收购并不多见。但是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敌意收购的对象在扩大,收购方式在拓展,收购资金在增加,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反收购意识,警惕敌意收购的来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定核  
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辨析胡定核"宝延事件"发生后,部份人士认为宝安公司强烈进攻式的收购方式带有很强的敌意性,是一种违法行为。实际上,这是混淆了敌意收购与非法收购两个不同的概念。敌意收购是与善意收购相对的一种收购方式,是指在目标公司不愿意的情况下,当事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建宁  
敌意收购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机制对解决公司经营者缺乏监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敌意收购所带来的收购和反收购将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损害,两者比较,得不偿失。我国企业的兼并收购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产权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兼并在规模和形式上都将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如何通过并购谋求一种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结果是我们应尽早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企业并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衣曼  郭亦骏  
研究反收购策略的选择,可以提高目标公司反收购的成功概率,降低反收购的成本,提高反收购的针对性,实现公司价值及其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公司在众多的反收购策略之中,选择"最优"的反收购策略,并据此制定实施方案,需要依据五个方面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根据时间阶段选择适时的反收购策略;根据盈利能力强弱选择量力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目标选择导向的反收购策略;根据收购人的类型选择精准的反收购策略;根据反收购策略的特点选择定向的反收购策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慧莹  王小妹  姚铮  
随着资本市场收购热潮的兴起,我国敌意收购事件越来越多。作为控制权市场的监督机制,敌意收购能够有效监督管理者的行为,然而管理者基于管理"壕沟效应",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反收购策略以保障其职位的稳定性。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反收购策略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以及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的控制权分配机制分别解释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动因;其次,从管理者相对权力和制度环境的视角分析了影响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情境因素;最后,综述了主要反收购策略以及不同反收购策略的经济后果,包括对市场反应、收购结果、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慧莹  王小妹  姚铮  
随着资本市场收购热潮的兴起,我国敌意收购事件越来越多。作为控制权市场的监督机制,敌意收购能够有效监督管理者的行为,然而管理者基于管理"壕沟效应",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反收购策略以保障其职位的稳定性。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反收购策略的研究进展,首先,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以及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的控制权分配机制分别解释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动因;其次,从管理者相对权力和制度环境的视角分析了影响管理者采用反收购策略的情境因素;最后,综述了主要反收购策略以及不同反收购策略的经济后果,包括对市场反应、收购结果、管理者行为以及目标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发现相关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本文认为,未来需要对反收购策略使用的动机、情境条件和经济后果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欣  殷楠  
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业向我国的战略转移催发了外资并购的活跃,民营软件企业多年积淀的企业价值成为吸引外资并购的亮点,但同时也面临恶意并购的威胁,综合运用管理方法和法律方法以寻求应对策略刻不容缓,如调整招商引资政策、完善并购立法和审查制度、构建企业反并购防御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枫  
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战略的博弈理论分析周枫博弈论是研究机智、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及合作的学问。目前博弈论已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并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把收购公司及其收购对象———目标公司两个经济行为主体看作博弈参加者,运用博弈论研究收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聚拢庞大的社会资本继而精准的抄底,卡尔·伊坎驱动着敌意并购的战车四处出击,使之落下了一个"企业掠夺者"的骂名。卡尔·伊坎所到之处无不令CEO和董事长们提心吊胆,而让人引项侧目地是,如今已是耄耆之躯的卡尔·伊坎还并不打算在遭遇非议之中停下自己咄咄逼人的脚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本照  朱志雄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并购(mergers & acquisitions)市场上风起云涌,随着公司管理层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激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许许多多的争论。尽管Manne(1965)等人认为公司控制市场提高了公司的效率和增加了股东的财富,而一些批评者却认为并购有损公司价值。于是,许多受到敌意收购威胁的公司经理纷纷积极采取对策反对敌意收购,甚至在有人发出收购要约之前就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大梁  陈剑  
本文对以炒作上市公司控股权或炒作上市公司股票,或者直接从上市公司套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收购做简要分析。主要问题有:收购人以虚假材料骗取收购资格;以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操纵上市公司编制虚假财务数据,骗取再融资并予以侵占;炒作操纵股价、进行内幕交易等获取非法利益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