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6)
2023(15086)
2022(12994)
2021(12132)
2020(10659)
2019(24890)
2018(25004)
2017(47931)
2016(26154)
2015(29862)
2014(29871)
2013(29317)
2012(27152)
2011(24330)
2010(24823)
2009(22958)
2008(22718)
2007(20479)
2006(17529)
2005(15391)
作者
(76561)
(64193)
(63756)
(60712)
(40639)
(30771)
(29221)
(25324)
(24326)
(22945)
(21828)
(21585)
(20423)
(20322)
(19891)
(19883)
(19316)
(18913)
(18629)
(18289)
(15979)
(15912)
(15774)
(14616)
(14340)
(14310)
(14309)
(14261)
(13172)
(12720)
学科
(108975)
经济(108847)
管理(75523)
(70204)
(58272)
企业(58272)
方法(54338)
数学(48329)
数学方法(47562)
(28381)
(27767)
中国(26435)
(23329)
业经(21272)
地方(20746)
(20386)
(19111)
贸易(19102)
理论(18764)
农业(18501)
(18460)
(17846)
财务(17763)
财务管理(17714)
环境(17472)
企业财务(16796)
(16487)
(15790)
银行(15742)
(15723)
机构
大学(370342)
学院(370086)
(146772)
管理(143721)
经济(143539)
理学(123807)
研究(122929)
理学院(122455)
管理学(119799)
管理学院(119147)
中国(92848)
(81023)
科学(77520)
(67577)
(65514)
(62798)
业大(58970)
中心(57750)
研究所(57096)
(56557)
财经(53818)
北京(51387)
农业(51327)
(48845)
(47280)
师范(46721)
(45380)
(44365)
经济学(44150)
技术(41542)
基金
项目(252010)
科学(197191)
基金(181753)
研究(180010)
(159846)
国家(158593)
科学基金(135636)
社会(111428)
社会科(105566)
社会科学(105535)
(99502)
基金项目(95277)
自然(90392)
自然科(88278)
自然科学(88251)
自然科学基金(86641)
教育(85239)
(84343)
资助(77098)
编号(72906)
成果(59035)
重点(57353)
(55405)
(52928)
(51968)
课题(51597)
科研(48976)
创新(48568)
教育部(47147)
计划(46997)
期刊
(158074)
经济(158074)
研究(101859)
中国(73213)
学报(62284)
(57939)
科学(55426)
(54415)
管理(51766)
大学(47345)
学学(44386)
教育(42505)
农业(38963)
技术(35842)
(31145)
金融(31145)
业经(26778)
财经(26424)
经济研究(24787)
(22589)
(21629)
统计(21378)
问题(20909)
(19222)
(18779)
技术经济(18671)
决策(17463)
图书(17313)
科技(17114)
(16512)
共检索到543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伶  王金龙  王馗  
为了弥补传统造林工程效益评估方法的缺陷,本文指出基于多目标的造林工程必须基于"三重底线",即经济财富、社会福祉与生态平衡的协同发展,从评估主体、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三个视角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估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为例,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的主体、目标及阶段3个维度相结合,任意3个维度的组合构成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一个效益评估模块,共计27个模块即效益立方体模型。根据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基础数据验证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立方体模型,并进一步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的满意程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金龙  杨伶  张大红  邵权熙  
【目的】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多目标效益评估框架,评估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综合效益,以期推动区域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方法】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Mitchell评分法界定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根据目前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的推动者、工程执行者及受益者等因素,重点研究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作为政策设计者和推动者的北京市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的河北省市县级地方政府以及作为政策最终作用对象的工程覆盖区农户3方利益主体。在此基础上,对3方利益群体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进行分析,指出基于多目标的造林工程是各利益群体缔结的多元共生体,应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玉龙  袁春来  
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政策背景,基于2000—2018年环首都地区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植树造林对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M_(2.5)浓度及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首都地区的植树造林显著提高了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了PM_(2.5)浓度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兼顾,这一结论在选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强环境政策冲击会推动地区经济与环境质量的短期提升,但作用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加强。此外,强环境政策冲击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带动效应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振宇  马旭  尹琛  
电网建设投资规模优化是做好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为研究解决电网工程精准投资问题,考虑将经济学边际效应及规模经济理论引入输变电工程投资规模优化研究。首先,基于结构分解提出输变电工程边际成本属性划分方法和输变电工程规模增长边际效益模型,进而建立不同属性及不同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优化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确定输变电投资达到规模经济阈值的年份,探察输变电投资与成本效益的规律,研究成果有助于实现电网投资精准决策。基于此,应进一步扩大农村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增加对输变电边际投资利用效益较高地区的投资,以提高电网投资效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施青军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效益审计的实质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效益审计,为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可行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各种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评估方法,因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通行的“目标———手段”框架相比,它更为简易可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雷孝章  王金锡  彭沛好  陈国先  唐云锦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状况,运用软系统方法(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SE)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其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了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撑,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焱  
通过详细分析网络舆情组成要素,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网络舆情话题数据立方体模型。该模型涵盖网络舆情的大部分组成要素,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实际案例分析表明,应用该模型可以对网络舆情话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分析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网络舆情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网络舆情话题,并为网络舆情预警提供必要的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敏  蓝发钦  
一国金融开放策略的核心是根据初始条件的变化,动态择机安排合适的金融开放次序和尺度,实现开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基于综合效益的门槛回归模型对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0—2005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考察初始条件对开放增长和风险效应的作用,建立金融开放初始条件成熟度评估系统并分析中国现阶段开放条件成熟度。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制度质量、贸易开放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对金融开放结果有显著门槛作用。从2005年以后情况来看,中国金融开放整体及FDI流入开放、股本证券投资流出开放和债务资本流出开放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金融风险有较强作用,而受制于金融发展、制度质量和外汇储备等方面的不足,放开股本证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民  赵树宽  
企业经济效益是反映企业素质的重要指标,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是评估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价格体制、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在现行的统计指标中,无法用一个统计指标来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现实的情况是经济效益一般由多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来反映的。当我们要对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时,就需要将多个指标归结为一个能够反映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以此作为评价企业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建中  
灌区灌溉效益的一种技术经济评价模型湖北黄石市湖北师范学院周建中引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合理灌溉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准确地评价灌溉效益,对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确定灌溉战略,选择灌溉方案,实施合理灌溉,进而确保农业丰收意义重大,也是农业技术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  冯永鹏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根据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初,工程累计供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1.4亿人口,为优化我国水资源格局,满足沿线群众生活用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态用水,湖泊、湿地等水域面积明显扩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伟  冯永鹏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根据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月初,工程累计供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1.4亿人口,为优化我国水资源格局,满足沿线群众生活用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资源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南水北调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生态用水,湖泊、湿地等水域面积明显扩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唐龄  
本文从多个侧面剖析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的合理性.首先,三峡工程是系统工程,要素不能代替系统整体,部门学科的方法也不能取代系统工程的方法,为了在结论上达到共识,首要的是从方法论上实现认同.其次,利与弊,得与失,要全面加以权衡,微观财务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要加以区别,这是工程论证评估的可贵之处.第三,讲科学是民主决策的内涵,发扬民主是科学决策的方法,工程论证是一个动态的深化过程. 作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审议三峡工程议案时以此文内容作了重点发言,该文已收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简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好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广明  黄有光  
基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分析表明,区域生态产业网络带来的效益主要是,从排放的废弃物中回收的有价组分的市场价值、减少开采而保存节省的自然资源的市场价值和稀缺租金(或市价以外的机会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而获得保护的环境价值,以及节省的土地和其他成本等,对参与企业来说可以获得政府优惠政策(如在税收方面)或补贴、金融支持等收益;产生的主要成本则体现在废弃物的堆放、仓储和交通运输成本、废弃物的收集、分拣和加工成本、废弃物加工产生的二次污染成本、参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以及生态产业网络的设备投资折旧与运营维护成本等。区域较大后,总边际效益将随着生态产业网络的区域半径增大而减少,总边际成本则呈现递增的走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不同的林业补贴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可能降低社会福利。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补贴使林业生产收益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林业生产收益最大净现值到来的时间相对于社会最优时间提前或延后。论文建立了一个以林木吸收碳来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林业生产收益定量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华东某市的一项林场补贴政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该林场最优砍伐时间为第19年,当存在补贴的情况下,林场的最优砍伐时间提前到第11年,而随着碳价格从0增加至1000元/t,社会最优砍伐时间从第19年增加到第31年,造成的社会净损失从7750元/hm2增加到17704元/hm2。鉴于此,合理的林业补贴要能够促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