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8)
- 2023(13814)
- 2022(11328)
- 2021(10698)
- 2020(8952)
- 2019(20314)
- 2018(20333)
- 2017(38829)
- 2016(21166)
- 2015(23764)
- 2014(23506)
- 2013(22928)
- 2012(20749)
- 2011(18783)
- 2010(19339)
- 2009(18045)
- 2008(17806)
- 2007(15976)
- 2006(14158)
- 2005(12873)
- 学科
- 济(87355)
- 经济(87232)
- 业(68550)
- 管理(58510)
- 农(50631)
- 企(44969)
- 企业(44969)
- 方法(35946)
- 农业(33720)
- 数学(32442)
- 数学方法(31827)
- 业经(24704)
- 中国(24456)
- 制(24074)
- 财(23002)
- 银(16862)
- 银行(16842)
- 地方(16703)
- 行(16099)
- 体(15710)
- 融(15345)
- 金融(15342)
- 学(14758)
- 贸(14279)
- 贸易(14269)
- 易(13877)
- 发(13510)
- 务(13440)
- 财务(13391)
- 财务管理(13353)
- 机构
- 学院(295844)
- 大学(291755)
- 济(123593)
- 经济(120913)
- 管理(115621)
- 理学(99189)
- 理学院(98191)
- 研究(98058)
- 管理学(96310)
- 管理学院(95789)
- 中国(80982)
- 农(63282)
- 京(60130)
- 财(59920)
- 科学(57723)
- 所(48515)
- 农业(48059)
- 中心(47517)
- 业大(46982)
- 江(46216)
- 财经(46184)
- 研究所(43547)
- 经(41951)
- 州(38567)
- 北京(37422)
- 经济学(37109)
- 范(36934)
- 师范(36604)
- 院(35196)
- 财经大学(34063)
- 基金
- 项目(197535)
- 科学(157228)
- 研究(146505)
- 基金(144885)
- 家(125572)
- 国家(124494)
- 科学基金(107770)
- 社会(94869)
- 社会科(89688)
- 社会科学(89664)
- 省(78197)
- 基金项目(76378)
- 自然(68716)
- 自然科(67141)
- 自然科学(67127)
- 教育(66724)
- 自然科学基金(65947)
- 划(64653)
- 编号(59998)
- 资助(58967)
- 成果(48264)
- 重点(44476)
- 部(44411)
- 发(42501)
- 制(41545)
- 课题(41309)
- 创(41239)
- 国家社会(39419)
- 创新(38643)
- 教育部(38029)
- 期刊
- 济(142459)
- 经济(142459)
- 研究(87945)
- 农(66623)
- 中国(65301)
- 财(45291)
- 农业(44962)
- 学报(43275)
- 科学(42242)
- 管理(39928)
- 融(36388)
- 金融(36388)
- 大学(35030)
- 学学(33449)
- 教育(29892)
- 业经(28075)
- 技术(26125)
- 财经(22375)
- 业(21759)
- 经济研究(19852)
- 问题(19017)
- 经(18922)
- 版(16190)
- 农村(15715)
- 村(15715)
- 农业经济(15194)
- 世界(14930)
- 统计(14496)
- 技术经济(14412)
- 策(13658)
共检索到451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平
苏州市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文从制度的效率特征和实践的经验启示两个方面对苏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相结合制度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型合作医疗 制度设计 苏州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蒋中一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是占农村5%的特困人口,归属民政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一般都在85%左右,归属卫生部门管理。这两个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结合模式,既要有效地降低制度结合后的运行成本,让特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住院补偿;还要有利于两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协调。经过3年试点的探索,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结合模式。
关键词:
制度结合 降低成本 穷人受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湘渝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行自愿加入的参保模式,但在实施中产生了"逆向选择"等诸多问题。笔者从制度设计目标和制度变迁模式等角度分析了实行强制保险的必要性,认为目前实行自愿参保仍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实选择,但是,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之后,就必须开始着手推进强制保险工作。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保模式 强制保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桑新刚 夏芹 杨百团 尹爱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没有必要向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除制度本身因素外,文章从国际健康保障发展趋势、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和科学发展观建设的角度,分析论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必要性,为完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民医疗保险 变迁需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湘渝 樊国昌
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偿模式定位为以大病保障为主,将补偿重点放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上,但是该补偿模式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不少学者都质疑"大病统筹"模式,认为应当放弃,转而实行"小病加门诊"的模式。但是,"小病补偿"模式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大病统筹"不能放弃,应当做适当修正,定位为"以保大病和住院为主,适当兼顾部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特殊门诊费用"。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补偿模式 大病统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祎 刘国祥 张清华 李宝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农村贫困人群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其健康状况。本文从医疗救助对象的受益情况、患者住院流向、住院费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新农合 医疗救助 制度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利 王钊
本文通过比较世界上典型的五种医疗保障制度的运作模式,指出了其优势与不足,提出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中应明确制度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定位,政府承担筹资的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构建医疗保险法律体系,加强制度配套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岩
合理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切实解决农民医疗卫生问题,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在试点的新型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借助保险学原理及相关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新农合的补偿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新农合补偿模式的选择应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合作医疗 补偿模式 家庭账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国军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牵涉面甚广, 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投入巨大,因此,需要及时对2002年以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评估,以评价效果、发现误区、总结经验、创新模式、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 健康保障 模式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建祥 李美红
本文是在对嘉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方式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嘉兴市新农合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在现行新农合补偿制度下农民的就医比例、对医院的选择偏好、医疗费负担状况,最后对完善新农合的补偿模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补偿制度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军
本文立足于跨学科、跨文化的分析视角,以制度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所隐含的观念文化矛盾、制度安排中的危机、制度配套的欠缺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发展滞缓的根源所在,以期从制度分析这样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促进合作医疗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模式选择、运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关键词:
制度分析 新农合 制度文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李宏彬 吴斌珍
本文利用农村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政策变化来研究医疗保险的获得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农合使得非医疗支出类的家庭消费增加了约5.6个百分点。这一正向作用随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且在没有医疗支出的家庭中仍然存在。同时,新农合对消费的正向影响在收入较低或健康状况较差的家庭中更强。这些结果都与医疗保险减少了预防性储蓄的假说相一致。另外本文发现,新农合的效果随农户在这个项目中的经历而变化。实际上只有在那些有村民获得保险补偿的村子,保险对消费的正向影响才显著,而且在这些村子中,新农合对新加入农户的消费的影响明显小于对参合一年以上农户的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秦立建 蒋中一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较大,医疗保障制度的地区分割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医疗保障制度的分部门管理导致了严重的重复参保现象,不仅加重了城乡居民的个人缴费负担,而且增加了公共财政配套资金。因此应在政府主导下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进行合并是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统筹的关键基础。具体措施是:成立医疗保险制度合并的推进机构;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医德教育;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建立统一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城乡统筹 新医改方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性界定模糊是制度推广中诸多问题的源头,解决这些问题亟需认真反思新农合的制度归属和未来发展方向。新农合建立之初选择沿袭合作医疗的名称和传统,随着制度的推广,某些"合作性"的制度设计已愈发不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制度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显示新农合在政府责任、参保原则、统筹层次、保障内容等制度环节均具有明显的社会保险属性。新农合制度今后发展方向应该是逐渐向社会保险蜕变,真正规范为农村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晓锦
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确保农村"病有所医"的制度保证,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两种制度割裂运行衔接不充分,导致诸多问题产生,给农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利用卫生资源带来不便。实践表明,要使医疗救助对象得到最大程度救助的最佳选择,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实现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农村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