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48)
2023(20509)
2022(17803)
2021(16711)
2020(14192)
2019(32962)
2018(32465)
2017(62098)
2016(33792)
2015(38299)
2014(38021)
2013(37415)
2012(34251)
2011(30769)
2010(31045)
2009(29008)
2008(28442)
2007(24968)
2006(21530)
2005(18895)
作者
(96509)
(80635)
(80254)
(76324)
(51155)
(38775)
(36583)
(31535)
(30391)
(28759)
(27278)
(27071)
(25416)
(25405)
(24951)
(24859)
(24325)
(23837)
(23203)
(22941)
(19960)
(19764)
(19628)
(18265)
(18051)
(17909)
(17819)
(17803)
(16232)
(15910)
学科
(136109)
经济(135951)
管理(96541)
(92780)
(77199)
企业(77199)
方法(65870)
数学(57869)
数学方法(57005)
中国(36821)
(36266)
(36030)
业经(29159)
(28715)
(26621)
贸易(26608)
(25861)
地方(24965)
(24202)
农业(24090)
(23325)
财务(23228)
财务管理(23176)
理论(22949)
企业财务(21969)
(21084)
技术(20470)
(20388)
银行(20330)
环境(20249)
机构
大学(480775)
学院(479798)
(193621)
经济(189582)
管理(187481)
理学(162913)
理学院(161130)
研究(159824)
管理学(157932)
管理学院(157089)
中国(119395)
(101613)
科学(99250)
(87891)
(80477)
(77516)
研究所(73546)
中心(72683)
业大(71582)
财经(71293)
(68340)
(64869)
北京(64362)
(62996)
师范(62381)
农业(61153)
经济学(58925)
(57883)
(55514)
经济学院(53265)
基金
项目(326964)
科学(256763)
基金(237513)
研究(236817)
(207672)
国家(205842)
科学基金(176540)
社会(148596)
社会科(140792)
社会科学(140751)
(126881)
基金项目(124782)
自然(115986)
自然科(113335)
自然科学(113305)
自然科学基金(111272)
教育(110744)
(107269)
资助(99795)
编号(96836)
成果(78408)
重点(73345)
(72417)
(68854)
(67504)
课题(66658)
创新(62990)
科研(62973)
教育部(62252)
大学(61615)
期刊
(205008)
经济(205008)
研究(136915)
中国(87332)
学报(76755)
科学(69832)
(69758)
(67837)
管理(67152)
大学(57920)
学学(54499)
教育(53673)
农业(48474)
技术(43082)
(38708)
金融(38708)
财经(34338)
经济研究(34304)
业经(33312)
(29405)
(26479)
问题(26401)
统计(24252)
图书(24160)
技术经济(23486)
(22848)
(22745)
(21964)
科技(21930)
理论(21427)
共检索到69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岩  王丽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和劳动力成本6个因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6个显著性重要因素,汇率、规避贸易壁垒因素和政治稳定度也产生一定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寻求型",同时存在降低生产成本动机和规避贸易壁垒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伟达  单瑜  
对于影响云南与东盟贸易的因素,我们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云南的经贸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燕  邓荣荣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运用Grubel和Lloyd(1975)与Greenaway,Hine和Milne(1994)的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并使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国家特定因素有国家要素丰裕度差距、可持续发展差距和平均市场规模,而影响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的产业特定因素因国家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东波  刘雅珍  孙若涵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逐步推展,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重心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侧重点,其成效也将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果。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海上地理起始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区域。从经贸往来变化情况看,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联系紧密,交流频繁。本文试图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李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秀莲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很多,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目前发挥着较大作用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十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由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双方在金融、旅游、投资、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小企业、产业合作、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林业及其产品、能源以及次区域开发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全面展开,除了在各个领域保持合作关系之外,还确立了重点合作的领域。随着进程的展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撖晓宇  赵霞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东盟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农业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东盟成为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投资分布较为集中、对东盟投资经济效益高、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在对东盟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大多产业链低端、小规模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投资产业链布局、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胡忠平  
从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发展特点入手,使用贸易结合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海与东盟双边贸易正逐步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以及扩大双边贸易与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兴红  杨泽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使研究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按照双方的经贸规模、贸易结构特点和相互投资水平,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分成三组,分别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景赋  曹林秋  
以2003~2016年中国在东盟7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重点考察了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是影响中国跨国企业做出选址决策的重要因素,即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中国跨国企业越有可能在该国投资。同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都有积极的影响,但相比较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对跨国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大于中低收入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欣  王子泰  陈宇豪  
文章以2002—2016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创意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产品出口潜力。结果显示,传统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等仍然是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贸易自由度、国民宽带使用量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我国与东盟国家间文化贸易效率整体较高,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说明自贸区建设对双边文化产品贸易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