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8)
2023(12524)
2022(10428)
2021(9244)
2020(7984)
2019(17675)
2018(17574)
2017(34181)
2016(18500)
2015(20630)
2014(20642)
2013(20486)
2012(18814)
2011(16661)
2010(16911)
2009(16166)
2008(16351)
2007(14985)
2006(13477)
2005(12701)
作者
(54246)
(45203)
(45167)
(42860)
(28993)
(21478)
(20436)
(17377)
(17006)
(16321)
(15654)
(15129)
(14775)
(14571)
(14419)
(13783)
(13523)
(13169)
(13123)
(12899)
(11322)
(11127)
(11035)
(10298)
(10244)
(10164)
(10019)
(9958)
(9081)
(8971)
学科
(88496)
(86620)
经济(86490)
(80874)
企业(80874)
管理(75337)
方法(38159)
(30657)
业经(29686)
数学(29625)
数学方法(29407)
(27705)
(21995)
财务(21969)
财务管理(21945)
技术(21556)
(21303)
企业财务(20825)
农业(20082)
中国(19340)
(16121)
(15962)
(15234)
理论(15023)
(14436)
(14024)
贸易(14017)
地方(13954)
体制(13884)
(13647)
机构
学院(277133)
大学(272725)
(123449)
经济(121287)
管理(112466)
理学(96382)
理学院(95501)
管理学(94408)
管理学院(93884)
研究(88540)
中国(70169)
(60104)
(56533)
科学(50361)
(48603)
财经(46764)
(44491)
(43762)
(42389)
中心(40573)
业大(40424)
研究所(39568)
农业(38145)
经济学(37907)
北京(35252)
财经大学(34382)
经济学院(34379)
(33413)
商学(32039)
商学院(31776)
基金
项目(177791)
科学(142494)
研究(131815)
基金(131409)
(113544)
国家(112527)
科学基金(98425)
社会(87270)
社会科(82988)
社会科学(82968)
(70265)
基金项目(69371)
自然(61959)
自然科(60592)
自然科学(60580)
教育(59834)
自然科学基金(59652)
(57407)
资助(53204)
编号(51396)
(41041)
成果(40825)
(40537)
(40110)
重点(39906)
(39019)
(38340)
创新(37553)
国家社会(36958)
课题(35376)
期刊
(140975)
经济(140975)
研究(83276)
中国(56184)
(51368)
管理(47924)
(45422)
学报(38156)
科学(38082)
农业(31269)
大学(30357)
学学(29062)
技术(27918)
(26056)
金融(26056)
教育(24449)
财经(24319)
业经(23877)
经济研究(22105)
(21018)
(19218)
问题(18486)
技术经济(17894)
财会(14579)
(14380)
世界(14288)
现代(14031)
科技(13469)
商业(12991)
统计(12675)
共检索到423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兵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9~2006年产业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制造业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内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不断提高,由于内资企业增速更快,二者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前沿技术进步已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动力,1999~2006年前沿技术进步对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平均约为80%和9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方莹  
本文基于通信设备制造业23家上市公司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测算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结果表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进步效率,并且技术效率一直是退步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效率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影响因素的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通信设备制造业还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公司规模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对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有着重要的正向作用,提高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加强公司创新能力应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媛恒  石凌雁  李钰  
运用索洛残差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全面的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2002-2017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17年有所改善,技术改进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配置效率在研究期间普遍下降,具有拖累效应;从细分行业来看,由于行业异质性的存在,不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程度各异,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由于规模效率拖累效应较小,其TFP普遍有所增加;从不同地区来看,制造业及细分行业TFP变化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表现为西部、中部地区改善明显,东北地区变化较小,东部地区TFP有所降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张鑫宇  孙婷  
本文探讨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影响机制,并利用1999-2016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分行业数据,采用增长核算和计量回归两种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深化程度、技术进步偏向性及二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影响效应在制造业行业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与基期相比,中国制造业资本深化程度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深化程度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相匹配,从而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削弱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不利影响,但是未能完全抵消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直接抑制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静  雷厉  
本文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测算了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与技术效率指数,对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显著,多数行业不能达到技术与规模同时有效,但随时间推移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增长态势;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而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必将成为制造业行业...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娜  安明  
基于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考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下的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增长方式由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转变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驱动;碳排放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减少碳排放将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制造业分为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比较分析发现,高能耗行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低能耗行业减少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什么影响?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各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进而分析产业集聚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提高产生影响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非促进技术进步的发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文东伟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本文测度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程度、方向及其演进趋势,并估计了中国制造业的潜在增长率。研究发现中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资本配置不足、劳动配置过度,且制造业整体的资源错配程度在下降,但国家所有权恶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中国制造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缩小了实际产出与有效产出之间的缺口,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萍  彭丽  李晓宁  
从全国层面上看,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积极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后,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生性的影响。同时,本文发现流通技术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拉动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效果最强,其次是中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西部地区应当加快流通体系建设以及公共交通、信息设施、流通体制等方面建设,加大流通产业扶持力度,重视流通产业并努力发挥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汝影  余东华  
资本深化结合有偏技术进步是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在拓展C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综合要素禀赋结构概念,以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资本深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采用1998—2016年中国制造业二位数代码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增长核算和回归估计双重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综合资本要素和综合劳动要素的替代弹性大于1,两者之间呈替代关系,资本深化结合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有提升作用;2008年之前,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与资本深化态势相适宜,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年之后,虽然资本深化速度加快,但是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生了显著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制造业不断的资本深化态势下,注重资本要素生产效率提升,选择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路径,有助于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战伟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战伟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艳萍  
通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测算,并对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及其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两省一市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江苏、上海、浙江。地区内部行业之间的比较显示,上海制造业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江苏,浙江行业间的差异最小。由此表明,长三角制造业要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除了提高技术进步之外,关键是要改善技术效率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文章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结构调整偏向对比较优势变迁及其共同作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82~2014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结构调整持续朝偏向于技术方向发展,存在结构调整技术资本偏向。同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结构调整偏向和比较优势存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效应,综合效应更多反映纯结构调整偏向效应,而且不同地区呈现分化趋势,这说明结构调整方向与比较优势变迁相匹配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文章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结构调整偏向对比较优势变迁及其共同作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我国19822014年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结构调整持续朝偏向于技术方向发展,存在结构调整技术资本偏向。同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结构调整偏向和比较优势存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效应,综合效应更多反映纯结构调整偏向效应,而且不同地区呈现分化趋势,这说明结构调整方向与比较优势变迁相匹配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