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9)
2023(17211)
2022(14946)
2021(13825)
2020(11644)
2019(26515)
2018(26188)
2017(51041)
2016(27322)
2015(30497)
2014(29900)
2013(29235)
2012(26814)
2011(23806)
2010(23547)
2009(21425)
2008(20546)
2007(17756)
2006(15457)
2005(13124)
作者
(75171)
(62542)
(62205)
(59347)
(39975)
(30038)
(28155)
(24390)
(23810)
(22126)
(21289)
(20983)
(19759)
(19504)
(19489)
(19034)
(18606)
(18254)
(18001)
(17938)
(15239)
(15147)
(15035)
(14269)
(13977)
(13838)
(13727)
(13661)
(12602)
(12214)
学科
(112474)
经济(112354)
管理(82150)
(79380)
(66214)
企业(66214)
方法(54736)
数学(48282)
数学方法(47697)
中国(30616)
(28732)
(28431)
业经(24348)
技术(23726)
地方(23695)
(22086)
农业(19950)
(18946)
贸易(18934)
理论(18609)
(18314)
(18189)
(18074)
财务(18001)
财务管理(17962)
环境(17065)
企业财务(17031)
(16312)
(15545)
银行(15498)
机构
大学(376714)
学院(375501)
管理(154122)
(153241)
经济(150061)
理学(134852)
理学院(133441)
管理学(131134)
管理学院(130448)
研究(120679)
中国(88688)
(78879)
科学(73755)
(68643)
(57746)
财经(55915)
(55663)
中心(55551)
业大(55119)
(53639)
研究所(52776)
(51177)
北京(49003)
(48642)
师范(48193)
经济学(46949)
(44810)
(43454)
农业(43359)
经济学院(42611)
基金
项目(266114)
科学(211675)
基金(195061)
研究(194371)
(169212)
国家(167857)
科学基金(146717)
社会(124814)
社会科(118531)
社会科学(118500)
基金项目(103820)
(103740)
自然(95556)
自然科(93483)
自然科学(93465)
自然科学基金(91810)
教育(90135)
(86940)
资助(79866)
编号(78070)
成果(61253)
重点(59207)
(58887)
(58378)
(56052)
创新(53974)
课题(53413)
国家社会(51863)
教育部(51223)
科研(50659)
期刊
(157585)
经济(157585)
研究(108612)
中国(69080)
管理(56817)
学报(55736)
科学(52963)
(52055)
(48536)
大学(43302)
教育(42008)
学学(40824)
技术(36196)
农业(33947)
(29277)
金融(29277)
财经(26739)
经济研究(26214)
业经(25822)
(22920)
问题(21730)
技术经济(19897)
科技(19677)
图书(18464)
(18156)
统计(17742)
理论(17420)
(17044)
商业(16666)
现代(16591)
共检索到53469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先国  薛强军  黄先海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维祥  杨沛舟  黄明均  刘程军  
选取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来检测创新资源及其控制变量与城市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为进一步说明,以创新资源作为门槛变量,研究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资源对城市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因此,应该合理地投入创新资源,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城市的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体系都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信息与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等各种渠道促进了技术创新。既有研究主要强调前者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金融中介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长三角地区数据样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了金融中介对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型发明的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对其他行业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小鹰  田焮焮  
在梳理耦合跃迁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凭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重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科学测算与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与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水平发展情况总体向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呈“中心-边缘”与“Z字型”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生态环境水平城市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匹配程度最优,但在经历前期快速融合后,现面临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4)预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但个别西部城市仍无法跳出失调衰退的发展状态。最后,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海啸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柳  
以往国内的研究在评估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时,往往忽视了本土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这可能使得FDI的技术外溢被高估了。本文对长三角地区1987-200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本土创新能力这一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而本土创新能力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长三角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该依靠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外资利用应该注重实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菊红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引人注目,然而,公共服务却不能与之匹配。文章从经济增长与公共服务一般理论出发,分析该地区在一体化中两者动态关系,建立公共服务供给、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进行检验。研究首次发现,该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初期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但之后却有利于缩小差距,公共服务与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公共服务供给增加;而地方政府间竞争则与公共服务供给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巫强  
该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以全国作为比较基准,实证研究了1979-2004年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投资、人力资本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这两类人力资本投资,对上海、江苏、浙江GDP指数和人均GDP指数的推动作用大多显著为正,尤其上海经济增长体现出强烈的教育推动特征,江苏经济增长体现显著人力资本推动特征。虽然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有高低之分,而且投资的作用也非常明显,但与全国经济增长的格局相比较,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性质并不属于纯粹的粗放型经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姚惠泽  
利用1995~2008年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在SCP分析框架下,测算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正向效应超过了成本增加引起的负向效应,最终导致产业绩效的增加;环境规制在即期和滞后期都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且在即期促进效果最好,环境规制每提高1%,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分别增加2.902%和1.385%;长三角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较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绩效的影响显示了完全的同步规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耀明  王胜  
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质”与“量”的提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结果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实证结果表明,这种推动作用是从增量调整进行到存量调整的;是有滞后期的,但是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存量上,更体现在增量上,是该地区金融效率提高的表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化,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以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无疑为我国其他地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新飞  陈珊珊  李腾  
本文论证表明现有测算跨地区边界效应的文献关于市场一体化的前提假设可能不成立,且实证分析中还存在数据的加总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等问题。本文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长三角15个城市224个市场37种农产品的161个周度价格及成本数据,在一价定律的框架内重新考虑地区间市场分割情况,运用断点回归方法对省际边界和价格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价差变动来源于成本差异和利润差异的变动,跨边界市场分割程度更大;(2)控制了当地市场供给和需求特征后,长三角地区省际边界效应显著存在,上海-江苏、上海-浙江和江苏-浙江的边界效应分别为42%、45%和32.4%;(3)由于跨边界农产品零售市场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