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7)
- 2023(8006)
- 2022(6639)
- 2021(5773)
- 2020(4510)
- 2019(10126)
- 2018(9825)
- 2017(18323)
- 2016(9837)
- 2015(10742)
- 2014(10738)
- 2013(10670)
- 2012(10286)
- 2011(9525)
- 2010(9633)
- 2009(8764)
- 2008(8594)
- 2007(7631)
- 2006(7062)
- 2005(6764)
- 学科
- 济(52867)
- 经济(52827)
- 管理(25610)
- 业(24279)
- 地方(21471)
- 中国(17824)
- 企(17021)
- 企业(17021)
- 农(14540)
- 方法(14507)
- 地方经济(12756)
- 数学(12710)
- 数学方法(12624)
- 业经(12299)
- 发(10509)
- 农业(10343)
- 环境(9862)
- 融(9677)
- 金融(9676)
- 银(9228)
- 银行(9217)
- 行(9080)
- 学(8493)
- 制(8114)
- 财(8111)
- 贸(8080)
- 贸易(8070)
- 技术(8051)
- 易(7672)
- 发展(7618)
- 机构
- 学院(142130)
- 大学(138958)
- 济(62030)
- 经济(60746)
- 研究(55463)
- 管理(51768)
- 理学(43424)
- 理学院(42838)
- 管理学(42229)
- 中国(42131)
- 管理学院(41952)
- 科学(33325)
- 京(30770)
- 所(28321)
- 财(26811)
- 研究所(25498)
- 中心(24793)
- 农(23901)
- 江(23046)
- 范(21809)
- 师范(21616)
- 财经(20499)
- 院(20308)
- 北京(19930)
- 业大(19235)
- 州(18929)
- 经济学(18775)
- 经(18454)
- 农业(18361)
- 师范大学(17401)
- 基金
- 项目(93160)
- 科学(74547)
- 研究(70776)
- 基金(65709)
- 家(56909)
- 国家(56420)
- 科学基金(48348)
- 社会(46276)
- 社会科(44018)
- 社会科学(44010)
- 省(38830)
- 基金项目(34626)
- 划(32094)
- 教育(31154)
- 自然(28707)
- 编号(28629)
- 自然科(28011)
- 自然科学(28007)
- 发(27804)
- 自然科学基金(27481)
- 资助(25642)
- 发展(22849)
- 成果(22843)
- 展(22447)
- 重点(21828)
- 课题(21247)
- 创(19939)
- 部(19670)
- 国家社会(19101)
- 创新(18805)
共检索到232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必定
任何国家都存在由区域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差距,政府的责任是要控制乃至缩小这种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这与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目标在效率与公平上的孰为“优先”的偏差有关。本文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中央政府应该确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政策目标,并建议国家开征“统筹税”,促进在效率与公平兼顾基础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效率优先 公平优先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入手,运用相关理论,指出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矛盾,努力探寻二者相统一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论文科学地诠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演变与现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系统准确地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关键词:
空间效率 区域协调发展 市场真实潜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必达 苏婧
本文将运输效率引入冰山成本,通过拓展D-S(Dixit and Stiglitz,1977)模型分析运输效率与经济空间集聚的关系,并采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是运输效率通过商品价格差来影响经济空间集聚,经济集聚的空间不平衡必然产生区域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高于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制约着西部地区运输效率的提升,西部大多数省域运输系统的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因此,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变革和质量变革,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是我国西部地区逆转发展要素流失,引致产业集聚,促进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静静 沈镭 刘立涛 高天明
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战略性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与提高能源效率协调一致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论文通过构建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2000年-2010年)和能源效率水平(2000年-2009年)进行系统的评价,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发展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协调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能源效率高水平区都呈线状分布,两者都具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递减的趋势;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越高,高协调度区域表现出沿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超,魏清泉
文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区域主义"的主要特点:①关注区域特性,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②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③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④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新区域主义"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发展目标及区域规划方面的启示,并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实施。
关键词:
新区域主义 区域协调发展 启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郑明贵 陈林雄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构建了以公平与效率组成的社会效用函数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资源再配置理论模型,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全国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投资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实现;区域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影响程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其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存在差异,导致影响作用边际效应存在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支益民
我们编辑部收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支益民同志的研究报告,读后颇受教益.一位省委领导,日常事务工作如此繁忙,还硬是花了半年多时间深入陕南、陕北及关中广泛调查研究,并会同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多次共同探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篇思路新颖、分析深入,且具有较强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力作,实属难得.文章虽然以陕西省为考察样本,但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快内陆省区经济发展步伐有很大启发.此外,文章把区域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这种分析方法也是很有创意的.为此,我们特向读者推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玉广 王华东
本文阐述了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含义,建立了定量描述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度公式,并将其应用于盘锦市,描述了该市的发展状况,对该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佰瑞
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弱点。文章以《2006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计算了"十一.五"初期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全国和四大区域的区域协调发展系数。此外,通过社会综合发展指标和区域协调发展指标的比较,分析了31省级区域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特征、所处的阶段及其政策调整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海燕 沈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日益突出。文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湛江市为例,分析了其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探讨了湛江市与周边及相关地区的协调内容,从区域协调方式、协调组织的程序以及协调工作的基本程序方面提出了区域协调机制。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域发展 湛江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霞 孙中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重视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其实践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在全面考察美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基础上,总结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有益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陈银生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 ,表明区际差距呈扩大趋势。作者认为 ,造成区际差距扩大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自然禀赋、物质技术基础差异以及聚集效应等。区际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国家应通过立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专业化的区域发展机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距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