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7)
- 2023(8174)
- 2022(6853)
- 2021(6030)
- 2020(4708)
- 2019(10641)
- 2018(10467)
- 2017(19493)
- 2016(10448)
- 2015(11559)
- 2014(11674)
- 2013(11645)
- 2012(11452)
- 2011(10760)
- 2010(11139)
- 2009(10363)
- 2008(9995)
- 2007(9011)
- 2006(8513)
- 2005(8192)
- 学科
- 济(70256)
- 经济(70210)
- 管理(27549)
- 业(24341)
- 地方(23479)
- 中国(19982)
- 企(17129)
- 企业(17129)
- 方法(16863)
- 地方经济(15193)
- 农(14885)
- 数学(14485)
- 数学方法(14412)
- 业经(14042)
- 学(11849)
- 发(11161)
- 环境(10855)
- 农业(10768)
- 融(10479)
- 金融(10479)
- 银(9676)
- 银行(9665)
- 行(9540)
- 制(9340)
- 财(9264)
- 贸(9053)
- 贸易(9042)
- 易(8588)
- 发展(8199)
- 展(8175)
- 机构
- 学院(158569)
- 大学(156221)
- 济(77856)
- 经济(76379)
- 研究(64641)
- 管理(54591)
- 中国(48763)
- 理学(44994)
- 理学院(44413)
- 管理学(43825)
- 管理学院(43524)
- 科学(36496)
- 京(34548)
- 所(33428)
- 财(33309)
- 研究所(29781)
- 中心(27844)
- 江(25790)
- 农(25577)
- 财经(25429)
- 经济学(25077)
- 院(23113)
- 北京(22851)
- 经(22850)
- 范(22453)
- 师范(22252)
- 经济学院(22122)
- 州(20739)
- 业大(20003)
- 科学院(19792)
- 基金
- 项目(94901)
- 科学(74653)
- 研究(72128)
- 基金(66820)
- 家(57599)
- 国家(57099)
- 科学基金(48227)
- 社会(47623)
- 社会科(45281)
- 社会科学(45273)
- 省(38264)
- 基金项目(34373)
- 教育(31988)
- 划(31157)
- 编号(28502)
- 发(28136)
- 自然(27794)
- 资助(27509)
- 自然科(27076)
- 自然科学(27071)
- 自然科学基金(26558)
- 成果(23752)
- 发展(23384)
- 展(22987)
- 重点(22072)
- 课题(21579)
- 部(20552)
- 国家社会(20018)
- 创(19148)
- 创新(18048)
共检索到270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晓菲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双向固定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了政绩诉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环境EKC曲线成立,且这种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且在多元化的政绩考核标准下,政绩诉求有利于直接降低雾霾污染,并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雾霾污染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红
文章在剖析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9—2017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原则,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存在明显差异,上海、苏州、南京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位于最后五位的城市分别为池州、盐城、滁州、宣城和安庆;分省份来看,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指数最低。动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都为负值,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雾霾污染、土地资源错配制约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据此,长三角地区需要加强城市雾霾污染治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纠正土地资源错配。
关键词:
城市高质量发展 雾霾污染 土地资源错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刘育杰
推进雾霾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水平是中国构建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县域数据实证分析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地方政府行为对雾霾治理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雾霾治理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效应,并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产生作用。雾霾治理的促进效应集中于中低发展地区、非资源型地区和中部地区。政府间策略模仿行为总体上强化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独立促进”、中部“模仿促进”、西部“模仿无效”的区域特征;县域间产业结构相似性并未强化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具有东部地区“独立促进”、中西部地区“模仿无效”的特征。县域资源错配恶化和锦标赛体制抑制了雾霾治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刘畅 周依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肩负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重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多种指标以量化雾霾污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以居民消费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2001~2013年期间该地区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居民消费水平低于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会加速雾霾污染;跨越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有所减弱,但仍为正向促进关系;跨越第二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的作用则转变为负向关系。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弋筌
本文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关系,以“雾霾”治理为例,使用2005~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基于PSM-DID模型的政策检验,对中国环境治理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证考察。通过实证检验和机制分析认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相符,检验结果认为“雾霾”治理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存在负面影响,但其通过工业经济规模、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对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为正。具体机制为:污染型产业外移、环境成本内部化促使产品价格上涨均为理论和政策上预计的正向效应,且技术清洁化和技术高级化的“创新补偿”效应显著存在。研究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两点:(1)进一步提升完善市场机制,继续通过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提升完善环境经济领域市场机制;(2)强化以中央政府垂直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克服诟病已久的“逐底竞争”动机,提高地方政策财政支出效率,保障“创新补偿”效应的条件,促进技术清洁化和高级化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晓菲
当前,虽然“黑云压城”式雾霾污染状况得到一定缓解,但是雾霾污染时空溢出并未完全消除,实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空气污染协同治理,仍然是“十四五”期间城市治理中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基于274个地级市层面的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交通发展如何影响城市雾霾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能够在雾霾自身时空溢出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衡量交通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整体上,交通发展投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负向地影响了周围地区,而交通发展产出则正向地促进了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交通发展投入对雾霾的溢出效应表现为“U型”,而交通发展产出对雾霾空间溢出及雾霾污染自身的时空溢出表现出“倒U型”结构;为有效降低污染时空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应做好针对雾霾治理长期攻坚战的准备,在大力促进交通发展水平的同时,努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有效开展区域联防联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引进外资和技术研发投入的分配比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韩燕 李衡 王巍
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高铁发展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高铁开通、高铁站数量以及高铁线路数均具有显著降低城市雾霾污染的作用;高铁发展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减霾效应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以及高创新水平城市。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发展可以通过促进服务业集聚以及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降低城市雾霾污染。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雾霾污染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新宇 曾傅雯
利用2000~2016年我国234个地级市的数据,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辖区经济竞争的环境污染效应。研究发现:经济竞争的环境污染效应显著为正,且环境污染效应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递增,经济竞争的环境污染效应也随之加剧;环境规制是经济竞争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传导机制,当地方政府面临激烈的经济竞争时,往往通过降低辖区环境规制来吸引外部投资,从而促进辖区经济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竞争通过恶化环境,给辖区经济发展质量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经济竞争应保持适度,竞争范畴应更丰富,并尽快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激励相容机制。
关键词:
经济竞争 环境污染 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景坤 陈祎然 陈琳琳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重中之重,而财政政策是实现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政府如何利用财政政策来防治雾霾污染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京津冀地区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发展过程的萌芽、起步、发展、完善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征;给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完善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发展,加强财政监管等完善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优化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祁毓
文章构建了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机动车使用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能起到改善作用。从环境管制来看,事前的环保法规有显著效果,而事后的环境处罚则效果不明显。此外,治污投资也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预期来看治理效果会比较好。
关键词:
雾霾污染 能源结构 机动车 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力 李兴锋 董伟萍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雾霾污染 系统GMM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丽梅 张晓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中国31个省份本地与异地之间雾霾污染的交互影响问题以及经济变动、能源结构影响。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污染的高聚集区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与这两大经济增长极相连接的中部地区,本文认为产业转移是其重要原因,产业转移加深了地区间经济与污染的空间联动性,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建立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回归模型,发现污染水平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动息息相关。此外,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倒"U"型关系并不存在或还未出现,即随人均GDP的持续增长,污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实证分析得到,邻近地区的产业转移所换取的环境质量改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寿峰
现有研究环境污染的文献,很少关注雾霾污染,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更为主要的是,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影子经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影子经济的存在会削弱环境规制的强度和有效性。本文从影子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及腐败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动态半参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具体影响。理论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增强对环境污染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前者取决于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引致的污染减排及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后者则表现为通过扩大影子经济规模加剧环境污染;此外,影子经济和腐败都会恶化环境,且腐败会放大影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实证分析支持理论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