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3)
- 2023(11213)
- 2022(9373)
- 2021(8621)
- 2020(7138)
- 2019(16062)
- 2018(15361)
- 2017(29266)
- 2016(16162)
- 2015(17737)
- 2014(17569)
- 2013(17408)
- 2012(16497)
- 2011(14819)
- 2010(14799)
- 2009(13994)
- 2008(13953)
- 2007(12595)
- 2006(11045)
- 2005(9239)
- 学科
- 济(74272)
- 经济(74180)
- 业(49751)
- 管理(45065)
- 方法(36012)
- 企(34908)
- 企业(34908)
- 农(33362)
- 数学(32955)
- 数学方法(32658)
- 农业(22753)
- 财(18392)
- 业经(17860)
- 中国(17664)
- 地方(16266)
- 制(13445)
- 贸(13276)
- 贸易(13269)
- 学(13267)
- 易(12881)
- 务(11024)
- 财务(11008)
- 财务管理(10978)
- 环境(10536)
- 企业财务(10502)
- 融(10453)
- 金融(10452)
- 技术(10279)
- 银(10092)
- 银行(10054)
- 机构
- 学院(235117)
- 大学(234546)
- 济(97391)
- 经济(95467)
- 管理(91822)
- 理学(80524)
- 理学院(79668)
- 管理学(78335)
- 管理学院(77934)
- 研究(77710)
- 中国(58990)
- 农(53359)
- 科学(49256)
- 京(47297)
- 财(43459)
- 业大(41838)
- 农业(41112)
- 所(39425)
- 中心(37681)
- 研究所(35988)
- 江(35485)
- 财经(35140)
- 经(32136)
- 范(30060)
- 经济学(30046)
- 师范(29656)
- 北京(28572)
- 省(28399)
- 州(27839)
- 农业大学(27582)
- 基金
- 项目(164690)
- 科学(129662)
- 基金(120904)
- 研究(115117)
- 家(106779)
- 国家(105803)
- 科学基金(90588)
- 社会(76507)
- 社会科(72370)
- 社会科学(72347)
- 省(67527)
- 基金项目(64845)
- 自然(58953)
- 自然科(57646)
- 自然科学(57626)
- 自然科学基金(56613)
- 划(54612)
- 教育(52025)
- 资助(48758)
- 编号(44327)
- 重点(36860)
- 部(36497)
- 发(35666)
- 成果(34613)
- 创(33929)
- 科研(31962)
- 国家社会(31908)
- 创新(31779)
- 计划(31113)
- 教育部(30993)
- 期刊
- 济(106848)
- 经济(106848)
- 研究(62453)
- 农(53997)
- 中国(45926)
- 学报(44337)
- 科学(38523)
- 农业(36151)
- 大学(33722)
- 财(32428)
- 学学(32373)
- 管理(29314)
- 融(22945)
- 金融(22945)
- 业经(21491)
- 教育(19222)
- 技术(17758)
- 财经(17520)
- 业(16754)
- 经济研究(15836)
- 经(14942)
- 问题(14663)
- 版(14256)
- 业大(12713)
- 统计(12344)
- 技术经济(11950)
- 策(11722)
- 资源(11522)
- 科技(11473)
- 农业大学(11210)
共检索到339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广琯
中国农村治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互相促进。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水平有利于巩固村民自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使用辽宁省8市74村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分析村民对村干部的政绩评价如何影响其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投票意愿。本文使用村民对村干部五方面工作业绩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对村干部政绩评价的指标,研究发现政绩评价与村民投票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当政绩评价是正面时,随着政绩评价的提升,村民投票意愿上升,倾向于支持现任干部当选;当政绩评价是负面时,随着政绩评价的下降,村民投票意愿上升,倾向于反对现任干部当选。上级加强对村委会的支持与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有效改善村民对村干部的政绩评价,将可以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意愿 政绩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广琯
中国农村治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互相促进。提高村民政治参与水平有利于巩固村民自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本文使用辽宁省8市74村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线性概率模型分析村民对村干部的政绩评价如何影响其参与村委会选举的投票意愿。本文使用村民对村干部五方面工作业绩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对村干部政绩评价的指标,研究发现政绩评价与村民投票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当政绩评价是正面时,随着政绩评价的提升,村民投票意愿上升,倾向于支持现任干部当选;当政绩评价是负面时,随着政绩评价的下降,村民投票意愿上升,倾向于反对现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意愿 政绩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就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投票行为和对本社区公共物品的出资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联立方程组,进而估计了村民的不同投票行为(名义投票、意愿投票和完整投票)对公共投资出资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层次的投票行为中,只有完整投票的影响最显著。以水利灌溉设施投资为例,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概率将提高38%;对于道路、学校、水利灌溉设施、饮用水设施、诊所全部5项公共投资而言,一个村民如果亲自完成选举投票的所有环节,其愿意出资的公共投资项目将会增加1.38项。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行为 公共投资 出资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广琯
本文基于对辽宁省8市74村1205个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以及村干部行为对农村干群关系的影响。计量分析发现,在村委会选举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举行选举、改进选举的宣传工作、防范候选人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都有利于提升村民对选举公正程度的评价;在从村干部工作成绩、对村民的关心状况、遵纪守法表现三个方面测量村干部行为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提高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将显著改善村干部行为,而村干部行为的改善对农村干群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同龙 张林秀
本文首次使用了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农村村委会选举的微观数据集,发现村民参与的高投票率不是完全真实的,在83%的高名义投票率后面,实际"完整"投票率只有51%,在所有名义投票的人群中,有18.9%的人是在"虚假"投票。另外,不同人群的参与率也有所不同。一些特定人群的参与率和参与程度都较低,比如女性、年轻人、不工作的、工作地点离村庄比较远的以及教育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人群。如果这其中一些因素叠加起来,那些人群更值得关注,选举中几乎没有他们的声音。根据本文的研究,我们建议在下一步的村委会选举工作中,要着重提高村民的"完整"投票率,特别是那些低参与率的人群。如果整个投票过程的质量有所改善,即使选举质...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投票过程 投票率 完整投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周强
运用全国乡镇民主与治理调查数据库的957个样本,实证研究乡村社会信任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影响,结果表明:72.2%的受访者对村中大部分人表示信任,对村中大部分人越是信任,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的热情越高;村民对自己家人、亲戚和好朋友的特殊信任比率明显高于对陌生人、生意伙伴、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普遍信任,而普遍信任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产生显著积极影响,特殊信任不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民族、年龄、政治面貌以及家庭年收入对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投票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志鹏
村委会选举中村民享有的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保障的村民权利 ,是村民自治 权的内容之一 ,应纳入宪法学的研究领域。村民选举权具有基本性、法定性、政治性和自 治性特征 ,在适用法律、享有主体、权利内容、行使方式和救济方式上都与公民选举权不 同 ,是一种特殊的选举权 ,有其特定的权利范围 ,其内容包括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投 票权、救济权、罢免权和知情权等。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村民选举权的享有、限制与剥夺 做出了规定 ,但相关规定很不完善
关键词:
选举 村委会 村民选举权 公民选举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委托投票 村民自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成旭
不同的法院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名单纠纷案件存在受理与不予受理两种做法,但根据我国现行的制定法,法院不存在受理此类案件的依据。村民自治阻断司法救济有其历史原因和意义。立法机关未将村民委员会选举权纳入司法救济可能出于保护村民自治权的考虑,但村民自治权是法律赋予的,有其自治边界。由于当前农村社会已经发生巨大变革,加上基层政府的不当干预,村委会的角色功能发生错位。司法介入村民自治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司法介入村民自治并不会侵蚀村民的自治权。通过对政治权利内涵的拓展和村民自治边界的明晰化,司法介入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肖唐镖 邱新有
本文对 40个样本村的选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心态变化、投票取向及其理性程度、选民 在选举中参与行为以及竞争理念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指出 ,在村委会选举中 ,选民的选 择行为已趋于理性化 ,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 ,并敢于在选举中公开争取和维护 自身的民主权利。即使是那些对选举活动弃权或冷漠的选民 ,他们的行为与其说是由于 观念与素质所限 ,倒不如说是对选举的失望所致。不过 ,目前村民的政治文化是分层的、 多元的 ,既有公民文化、顺民文化 ,也有臣民文化 ,还有暴民文化。因此 ,村民选举与村民 自治的发展尚需长期的努力。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选民 参与类型 政治文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描 苑鹏
本文基于对山东、陕西和河南三省农民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统计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普遍较高。在样本农户中,66%的农民表示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62%以上的农民实际参加了最近一次的村委会选举。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在选举中拥有的自主权越大,其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就越大。此外,参与态度对参与行为亦产生显著影响。鉴于上述结论,建议政府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一方面应该完善制度,提高选举的公开度与透明度,让农民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激励农民,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农民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艳锋
我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已近二十年。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内容的村委会选举开展现状如何?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和观察,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作简单梳理,试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选民角度、基层政权体制角度和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正确认识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旺盛生命力。
关键词:
农村 村委会选举 问题 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瑜
本文根据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材料 ,对 2 0年来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与实践进行了宏 观研究。在描述选举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制度的特点。指出它是我国推进 民主化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
村委会 选举制度 演进过程 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明璐 李景刚 钟爱嘉 陈泽淦 李颖妍
研究目的:厘清村民认知错觉内涵,分析认知错觉对村民留用地安置意愿的影响,为破解留用地安置困局提供政策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产权认知错觉显著抑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尤其是禀赋效应的存在,使村民在留用地使用上利益导向突出,阻碍了村民接受留用地安置方案;(2)锚定效应引致村民对留用地价值产生认知错觉,继而显著遏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3)正面的政府动机刻板印象,即村民在冲突经历、公平程度、认可度方面对基层政府和村委的正面评价,显著促进了村民留用地安置决策进程。研究结论:亟需重视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偏差带来的工作障碍,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地提升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重塑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消融村民对政府的负面刻板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