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1)
2023(4832)
2022(4145)
2021(3843)
2020(3190)
2019(7278)
2018(7037)
2017(14699)
2016(7815)
2015(8558)
2014(8559)
2013(8314)
2012(8025)
2011(6966)
2010(7230)
2009(6806)
2008(6570)
2007(6087)
2006(5605)
2005(5078)
作者
(21090)
(17719)
(17689)
(17039)
(11572)
(8330)
(8065)
(6912)
(6812)
(6533)
(6167)
(5860)
(5823)
(5748)
(5726)
(5604)
(5380)
(5195)
(5116)
(5097)
(4471)
(4406)
(4317)
(4153)
(4073)
(4041)
(4006)
(3899)
(3572)
(3564)
学科
(33081)
经济(33053)
(22672)
管理(22461)
(17212)
企业(17212)
方法(12690)
数学(11742)
数学方法(11579)
(10598)
(9697)
中国(9473)
地方(9133)
(7851)
农业(7089)
(6983)
贸易(6978)
(6967)
(6820)
税收(6790)
(6746)
(6381)
(6301)
(6183)
银行(6174)
业经(6159)
及其(6040)
(5957)
(5794)
金融(5794)
机构
学院(107425)
大学(104985)
(50316)
经济(49319)
管理(41346)
研究(38602)
理学(34968)
理学院(34646)
管理学(34133)
管理学院(33925)
中国(30760)
(25039)
科学(21528)
(21380)
(19159)
财经(18668)
中心(18074)
(17460)
(17144)
研究所(17077)
(16947)
经济学(15809)
经济学院(14274)
(14172)
业大(13784)
财经大学(13566)
北京(13547)
(13419)
(13355)
师范(13224)
基金
项目(67558)
科学(53922)
研究(51328)
基金(49499)
(42467)
国家(42109)
科学基金(36267)
社会(33228)
社会科(31606)
社会科学(31604)
(26212)
基金项目(24864)
教育(23470)
自然(22558)
自然科(22041)
自然科学(22032)
(21963)
自然科学基金(21650)
资助(21405)
编号(20939)
成果(17965)
(15783)
(15491)
重点(15313)
课题(14955)
国家社会(13763)
(13748)
(13650)
(13551)
教育部(13371)
期刊
(57318)
经济(57318)
研究(36025)
中国(21502)
(18656)
管理(16240)
(15771)
(14628)
金融(14628)
学报(13611)
科学(13423)
教育(11119)
大学(10787)
农业(10567)
学学(10271)
经济研究(10046)
技术(9286)
财经(9182)
业经(9054)
(7991)
问题(7336)
(6923)
国际(6040)
技术经济(5519)
统计(5416)
世界(5284)
理论(5252)
(5136)
现代(5110)
(4972)
共检索到171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诸建芳  
2014年4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2014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季度GDP增速虽然略超预期,但未来压力不容忽视;就业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未来房地产投资快速回落对整个投资向下的带动和放缓的状况会比较明显,有必要在政策上做些微调或者预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仙华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艰巨性、曲折性凸显,加之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2012年,虽然我国下半年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牢固,稳增长政策措施依然不容忽视。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全面估量目前的形势,既看到我国所要面对的问题、困难与风险,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是好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杜飞轮  刘雪燕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仍呈下滑态势,但政策调整的作用开始显现,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回稳迹象,已接近或达到本轮经济下行的低点。但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回升的力度将有限。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左右,物价涨幅回落到3%左右。在当前外部市场疲软、内需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下,宏观调控要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同时,要留有余地,形成更加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政策环境。一、对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判断由于受内外需增长放缓、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长岩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按照"总量稳健、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原则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如何正确把握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内涵,有针对性地加强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一段时期以来,针对外需明显减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国家及时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区间内。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外需下滑,内需不振,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增长还没有形成内在稳定回升的态势。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不断显现,欧债危机仍处于高危阶段,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下降,美国面临财政悬崖风险,国际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场可能持续动荡,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余斌  陈昌盛  李建伟  方晋  张立群  
:本文认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改善,资产泡沫化风险明显降低,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降中趋稳,但不排除风险因素叠加引发增长滑波的可能。因此下半年宏观经济应以稳步微调为基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刘世锦  卢中原  余斌  李建伟  张立群  方晋  贡森  秦中春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2009年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的持续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在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产生的,因此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等,都将对下一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学工  杜飞轮  刘雪燕  
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的风险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此,要在保持宏观政策取向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注重政策的微调预调,以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下滑,并积极化解各类潜在风险,继续控制物价上涨,大力发掘中长期增长潜力,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加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敏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央行应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种种举措,本文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逐渐趋稳,与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措施密切相关,解释了稳健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宏观效应上的区别。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洪侠  黄靖翔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也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显然,这两件事是部署和落实"预调微调"的财政政策,两者虽各有侧重但又密切相关。看前者,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一直坚持的改革方向。管住政府收费之"手",是规范市场秩序、降低经营成本、激励投资创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政府一直以来做的事情目前还要如此强调,甚至引入问责机制,只能说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景彤  
如果仅从经济增长来看,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增速不应该再降低,也就是说政策进一步收紧的空间和必要性已经不大近几个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增长逐季放缓、物价"拐点"基本形成,房地产"拐点"正在来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和民间借贷风波发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客观上需要我们回顾和评价本轮宏观政策及效果,并根据形势发展对政策取向作出判断和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物价仍处于下滑状态,但资产价格却大幅上扬。从政策角度来看,鉴于复苏基础不稳及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实属必要。但考虑到近期凸显的资产价格攀升及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须对宏观政策进行适度微调,并通过改革提高经济体的弹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力量在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东琪  
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是,我们是否正在进入一个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时代?无论是宏观决策是领导人,还是经济学家,回答这个问题时,都心存几分疑虑和谨慎,但是,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一、国际上关于通货紧缩的争论1998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河  
一、当前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偏热倾向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长10.1%和9.9%。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3%,是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同2003年以来的三个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增长结构中,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下降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了,农业的增长贡献基本稳定。这说明经济增长结构向合理方向变动。从三大需求分析,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贡献出现了两增一减的特点,即投资和消费增长都很强劲,拉动经济向上走,特别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力进一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