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8)
2023(9616)
2022(8380)
2021(7896)
2020(6810)
2019(15916)
2018(15804)
2017(30868)
2016(17251)
2015(19498)
2014(19730)
2013(19607)
2012(18701)
2011(16660)
2010(17321)
2009(16242)
2008(15929)
2007(14532)
2006(12630)
2005(11413)
作者
(49073)
(40921)
(40552)
(39164)
(26374)
(19568)
(18901)
(15829)
(15290)
(14914)
(13783)
(13656)
(12989)
(12904)
(12823)
(12757)
(12695)
(11999)
(11922)
(11816)
(10198)
(10149)
(10033)
(9340)
(9327)
(9287)
(9257)
(9065)
(8325)
(8243)
学科
(67508)
经济(67366)
管理(46808)
(44219)
(34512)
企业(34512)
方法(30278)
数学(26398)
数学方法(26048)
(21798)
(19669)
中国(18538)
地方(16226)
农业(13965)
(13806)
(13752)
贸易(13742)
(13737)
业经(13678)
(13320)
审计(12235)
(11435)
财务(11376)
财务管理(11296)
(10912)
(10660)
银行(10639)
企业财务(10514)
(10200)
(10166)
机构
学院(241192)
大学(239764)
(96794)
经济(94367)
管理(90678)
研究(80268)
理学(77156)
理学院(76230)
管理学(74842)
管理学院(74382)
中国(63321)
(51849)
科学(49190)
(48773)
(41513)
(41364)
(39362)
中心(38868)
财经(37337)
研究所(36714)
业大(34955)
(33562)
(33324)
师范(33048)
农业(32664)
北京(32199)
(30817)
经济学(28820)
(28800)
财经大学(27113)
基金
项目(153132)
科学(118932)
研究(115051)
基金(108236)
(93112)
国家(92278)
科学基金(78238)
社会(70355)
社会科(66464)
社会科学(66440)
(61112)
基金项目(57451)
教育(53351)
(50939)
自然(50040)
编号(49277)
自然科(48701)
自然科学(48684)
自然科学基金(47784)
资助(44912)
成果(41702)
重点(34325)
课题(34257)
(34161)
(33282)
(30918)
(29778)
科研(29492)
项目编号(29289)
教育部(29019)
期刊
(110218)
经济(110218)
研究(73616)
中国(53326)
(40192)
(37463)
学报(34918)
科学(31890)
管理(30082)
教育(27235)
大学(26163)
农业(25125)
学学(24299)
(24266)
金融(24266)
技术(20763)
业经(18381)
财经(17899)
经济研究(17575)
(15295)
问题(15017)
(13539)
图书(12784)
(12634)
理论(11920)
财会(11732)
(11710)
技术经济(11659)
资源(11065)
实践(10886)
共检索到371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炜  
《审计法》第26条确定的政策跟踪审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审计监督的法定类型之一。第26条法律意义脉络可从政策跟踪审计法律规范的价值指向、释义路径与行政法适用获得。目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法困境表现在执法主体单一、执法对象偏离、执法依据缺位、执法方式僵化等方面。为促成审计践行经济监督定位并转向治理监督的宪法指向,有必要构建政策跟踪审计主体一体化监督机制、树立政策跟踪审计形态独立化监督类型、完善政策跟踪审计依据多元化监督规范和优化政策跟踪审计行为兼容化监督方式。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彰   段雨晴  
新修订的审计法第23条后段关于非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规定弥补了公共工程审计长期以来的不足,该条文规范的对象为重大公共工程项目。未来可通过例示性规定的方式明确条文后段可适用的情形,同时由于公共利益概念在内容和对象上的不确定性,无法对其作出能被普遍接受的客观定义,但仍然可以认知其实质内涵。所谓公共工程审计中的“公共利益”就是指存在于重大建设工程项目领域,对于不特定的群体有符合价值判断上的积极效果。当建设工程项目符合这一标准时,新修订的审计法第23条后段才有得以适用的可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武亦文  赵亚宁  
保险索赔时效是对保险金请求权行使期间的限制,《保险法》第26条对之有所规定。但该条规范不仅与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法理和民法规范相冲突,亦与保险消费者保护这一现代保险法立法理念相背离。而且,其对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的不当规定更是我国学界关于保险索赔时效之法律性质争议的肇因。《保险法》第26条将保险索赔时效定性为诉讼时效并无不妥,但其中诉讼时效期间长度和起算点的规定亟需得到修正。就前者而言,应当将非人寿保险金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3年;就后者而言,应当以"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能够依诉行使保险金请求权之时",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保险人不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之时",作为保险金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具体情形包括三种。责任保险的索赔时效亦应适用非人寿保险索赔时效的一般规定,《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18条的特别规定应予废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彰  肖涵予  肖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为我国推进“双碳”战略指明了工作方向。“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审计监督,在此情况下碳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规制工具被提出,而完备的法治保障是审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碳审计面临的实践困境,通过规范分析的方法指出,现有的碳审计法治保障还不充分,主要存在缺乏上位法依据、碳审计主体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应当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双碳”实施方案,通过弥补上位法空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统筹职能过渡、建立协同机制及统一的审计标准等方面完善碳审计的法治保障,更好发挥审计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宁  郁琳  
《保险法》中对保险金给付请求权与代位求偿权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规定存在明显法律漏洞与不完善之处。其中,前者的诉讼时效应自被保险人可得行使权利之时开始计算,而后者的诉讼时效应自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之时开始计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江薇  
政策跟踪审计在运用大数据中存在诸多突出问题,譬如使能不足、技术较为滞后,需从整体框架加以综合研究。审计模型以使能创新、外部嵌入等为框架,以面审计、结果使用为运用思路,旨在促进问题的处理。模型运用以某项目为例,使用特征提取、大数据收集,可以推动审计目标达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拓展了模型与大数据审计研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从中央到地方,跟踪审计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而那些遭受地震灾害的省、市、县各级政府,尤为重视救灾款物审计工作。 2008年5月29日,甘肃省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受灾市、州和省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各级政府要确立一名领导同志亲自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陈小林  
文章从依法治国思想出发 ,尝试构建一个审计法治建设的理论框架 ,并利用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审计法》存在的不足。文章指出 :《审计法》应调整审计目标 ;合理配置审计机关权力 ,强调审计机关的强制措施权和修改部分法律责任内容 ;科学设置审计组织制度 ,保证审计组织制度与审计权力行使和审计目标实现相一致 ;明确审计结果报告权 ,提高政府审计透明度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正>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法与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的处罚标准相衔接,加大了对财务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力度,为防范遏制财务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对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超晗  葛英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效率低、风险高,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政策跟踪审计工作,有助于监督国家重大社会经济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精准评价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大数据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影响路径。研究显示,大数据时代存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大数据技术发展不平衡和信息沟通不畅等问题,进而产生了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需求、人才需求、合作需求等,以需求牵引问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机制、资源统筹机制、协同工作机制、过程跟踪机制和数据分析机制五个方面来影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行效果。根据这些影响路径,从健全数据应用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审计技术方面提出发展大数据政策跟踪审计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鹤田  
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主要由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和限价房组成。保障性住房跟踪审计通过真实反映和评价各级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有利于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和执行,有利于保障民生、维护民意,同时,也有利于审计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晨琛  
审计主题决定了审计什么的问题,在审计资源有限、审计需求扩大的现状下,选择恰当的审计主题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政策跟踪审计的主题选择对于省级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恰当的审计主题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分析政策跟踪审计主题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对江苏省公共政策跟踪审计主题的选择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屈茂辉  陈艳  罗才红  
对我国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规范文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家层面的立法较少、地方立法数量相对较多,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特征。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基本体系虽已建立,但下位法和上位法的条文重复现象较突出;在责任主体制度上设计单一,更为注重被审计单位及人员;在责任类型结构上过于依赖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表现出明显的附属性;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承担方式也尚有不足。管理型立法思路导致的制度缺陷可能会影响审计法的实施效果,因此国家审计法律责任制度仍需要完善,不仅要在地方立法上体现和突出地方性,而且要建立起与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勋  潘佳园  黄引萍  
本文以审计署稳增长政策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稳增长跟踪审计实施现状,研究发现:跟踪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相对有限,审计结果公告存在一定的时效滞后性;审计内容以围绕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财政资金到位使用情况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跟踪审计;审计发现重大项目实施进度明显滞后、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情况较为严重,政策落实情况存在制度缺陷。基于此,文章围绕加大政策跟踪审计力度、实现跟踪审计监督全覆盖,创新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手段、强化重点违规领域跟踪审计,加强国家审计治理功能、完善跟踪审计整改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峰  钱瑞  王帆  裘家瑜  
当前,国务院已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以某省创投基金审计为例,总结了该次政策跟踪审计使用的专家咨询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政策梳理法等方法,并提出从审计披露、问责机制、问题整改等方面进行审计成果运用。并以此为基础,从深化思想认识、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创新审计方法、抓准审计介入时机及时间间隔和提升审计成果运用价值这五个方面提出对政策跟踪审计的建议,以期对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有所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