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2)
- 2023(6915)
- 2022(5831)
- 2021(5675)
- 2020(4584)
- 2019(10297)
- 2018(10151)
- 2017(20769)
- 2016(11165)
- 2015(12273)
- 2014(12197)
- 2013(12139)
- 2012(11345)
- 2011(10354)
- 2010(10747)
- 2009(10064)
- 2008(10101)
- 2007(9496)
- 2006(8833)
- 2005(7856)
- 学科
- 济(48860)
- 经济(48715)
- 农(45200)
- 业(42130)
- 农业(29934)
- 管理(29061)
- 企(22886)
- 企业(22886)
- 业经(16848)
- 方法(16255)
- 中国(13850)
- 数学(12808)
- 财(12764)
- 数学方法(12640)
- 策(12124)
- 制(12053)
- 地方(10013)
- 农业经济(10004)
- 及其(9727)
- 政策(9282)
- 村(9124)
- 农村(9117)
- 发(8935)
- 方针(8909)
- 述(8433)
- 阐(8432)
- 阐述(8432)
- 贸(8328)
- 贸易(8324)
- 易(8172)
- 机构
- 学院(160360)
- 大学(153756)
- 济(73404)
- 经济(71932)
- 管理(64672)
- 理学(55569)
- 理学院(55081)
- 管理学(54364)
- 管理学院(54064)
- 研究(53917)
- 中国(44476)
- 农(43955)
- 财(33788)
- 农业(32937)
- 京(31002)
- 科学(29263)
- 业大(27336)
- 所(26623)
- 中心(26493)
- 江(25711)
- 财经(25596)
- 研究所(23401)
- 经(23259)
- 经济学(20881)
- 经济管理(20575)
- 范(20355)
- 师范(20263)
- 农业大学(19840)
- 州(19547)
- 北京(19207)
- 基金
- 项目(99915)
- 科学(80176)
- 研究(79926)
- 基金(72888)
- 家(60995)
- 国家(60290)
- 社会(53539)
- 科学基金(52681)
- 社会科(49293)
- 社会科学(49280)
- 省(39667)
- 基金项目(38043)
- 编号(35203)
- 教育(35008)
- 划(31759)
- 自然(31066)
- 自然科(30330)
- 自然科学(30325)
- 自然科学基金(29845)
- 资助(29170)
- 成果(29087)
- 农(26900)
- 部(23379)
- 发(22890)
- 课题(22828)
- 性(21621)
- 重点(21341)
- 国家社会(21143)
- 制(21029)
- 创(20588)
共检索到25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义科 赵谚慧 杜海峰
采用2014年农民工发展调查数据,运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政策认知、社会资本对农民工求职交易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政策认知和社会资本并非完全降低交易费用。不了解户籍制度的影响降低了求职交易费用,但了解《劳动合同法》和最低工资标准显著提高了签订合同所用时间和次数。心情不好向公职人员倾诉或休闲时与公职人员在一起降低签合同所用时间和次数,但向公职人员求助会提高找工作时间和花费资金。
关键词:
农民工 政策认知 社会资本 交易费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敏 黄翠龙 徐泽盛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在缺乏有效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关系型求职对其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关系,重点关注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14家建筑施工企业305个有效样本。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关系型求职对其工作不安全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农民工个体社会资本(网络规模、网络成分和网络资源)对其关系型求职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拥有较低社会资本的农民工相比,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农民工其关系型求职对工作不安全感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最后,针对研究结论的启示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文慧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职业流动的过程,这与其所具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工工作搜寻的成本、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加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多样化和带动其它农民转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良好社会资本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返乡农民工 就业稳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智勇
在意识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解释变量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制定各种正式制度,以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非正式制度往往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效果。本文以社会资本为例,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农民工实现城乡转移和顺利就业中的作用机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呈有组织式的发生给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智勇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社会学、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从各自的角度对目前农民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社会资本这一概念 ,在职业搜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期最优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说 ,说明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作用及局限。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职业搜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静怡 周晔馨
本文基于2007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社会资本转换对其进城打工收入水平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民工原始社会资本的大小对其增加城市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新获得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即新型社会资本对收入有正的影响。这些结论在解决了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严格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农民工社会资本转变不仅关系自身收入提高和福利增加,而且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的农民工城市就业培训和社团活动等等公共政策,可能超出政策实施的直接目标,具有提升农民工新型社会资本的不期结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竹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大的就业群体,他们在就业部门和职业层次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解决农民工就业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并分析了三方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的方法措施,以改善农民工就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宝值 朱奇彪 米松华 卢海阳
本文首先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影响其是否以及如何进行职业技能投资的分析框架,并讨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城乡结构及其影响差异,其次利用2014年浙江省调查数据,通过IV-ProbIt模型(以兄弟姐妹数量和老家是否在山区为工具变量)等方法进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资本促进了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投资,特别是强化了他们对师徒制的选择。农民工城镇型社会资本对其职业技能投资的积极影响强于乡村型。因此,应通过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城镇化重构,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本发展,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劳动力素质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恬 吴善辉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农民工流入城市,同乡社会资本为农民工流入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跨越型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相当比例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后却不打算长期居留。利用2017年CMDS数据和宏观城市数据建立模型,从农民工社会资本解释了农民工流入而留不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构建跨越型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有明显促进作用。原因在于跨越型社会资本同时为农民工提供了长期居留所需要的异质化信息,为农民工城市长期居留发挥了资源效应、机会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在城市长期居留,应通过社区畅通农民工和本地化社会网络的沟通渠道,帮助农民工突破同质化社会资本。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城市居留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银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主要包括就业意愿、生活意愿、定居意愿、户籍意愿和身份意愿。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其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包括农民工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在职培训、技能水平在内的人力资本,通过就业效应、融合效应、保障效应和学习效应,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广度、网络深度、网络资源三方面内容的社会资本,通过信息效应、信贷效应、心理支持效应等多种机制对农民工市民化产生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受教育程度、优化年龄结构等措施,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深化网络深度、扩大网络广度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关键词:
农民工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市民化意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根强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通过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综合考察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是导致农民工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影响效应显著大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只是在高分位点处具有微弱影响;在人力资本各变量中,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效应在低分位点处略低于受教育程度,但在中、高分位点处的影响效应则要显著大于受教育程度。因此,要在努力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同时,设法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从而改善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晔馨 涂勤 梁斌 叶静怡
在微观社会资本"源头"逐渐成为研究前沿的背景下,对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显重要。本文结合个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动态投资模型。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均有正向影响;迁移概率和社区专用性则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有负向影响。基于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的经验分析基本支持模型结论,但不同因素对以"质"或"量"度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增社会资本存量或流量影响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本文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制订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的政策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资本形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安海燕 张树锋
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他在城市的生存状态,对此关注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社会资本作为个人嵌入的关系网络,是否对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这是探讨的主要问题。文章结合农民工特征,将其社会资本划分为在农村先天赋予的原始社会资本和在城市后天构建的新型社会资本两维度,利用1 102份全国农民工调查问卷,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中仅有婚姻一项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新型社会资本中当地人的社会网络、工友的社会网络和网络投资都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其中工友社会网络影响最大。此外,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具有代际差异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受到新型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玲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建构可分为获得职业、获得认可、拓展交际、传承制度和文化等层次,而其宏观制度型、中观组织型和微观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建构,个体和集体社会资本的建构,外联型、综合型和内转型社会资本的建构,都离不开政府主导定位、企业重视规范、社区市民帮扶的共同保障,只有联合政府、企业和社区市民的共同力量,才能更加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资本的顺利建构。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资本 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