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3)
2023(5082)
2022(4450)
2021(4399)
2020(3703)
2019(8431)
2018(8017)
2017(15495)
2016(8303)
2015(9085)
2014(9356)
2013(9011)
2012(8421)
2011(7755)
2010(8049)
2009(7798)
2008(7912)
2007(7285)
2006(6755)
2005(6288)
作者
(22856)
(19164)
(18944)
(18404)
(12242)
(8871)
(8742)
(7215)
(7176)
(7101)
(6473)
(6249)
(6130)
(6113)
(6111)
(5819)
(5645)
(5626)
(5568)
(5567)
(4849)
(4721)
(4699)
(4459)
(4418)
(4332)
(4272)
(4184)
(3853)
(3768)
学科
(29099)
管理(28664)
(28538)
经济(28461)
(21528)
企业(21528)
(14029)
(11078)
(9679)
方法(9674)
农业(9549)
中国(9448)
(8357)
数学(8309)
数学方法(8108)
(7220)
贸易(7217)
(7086)
业经(6883)
(6651)
银行(6649)
(6399)
收入(6257)
(6000)
地方(5962)
(5904)
(5859)
供销(5847)
及其(5811)
(5794)
机构
学院(119123)
大学(117343)
(50882)
经济(49702)
管理(46639)
研究(40588)
理学(39066)
理学院(38669)
管理学(38150)
管理学院(37899)
中国(33201)
(28623)
(24082)
科学(21723)
财经(20752)
(19883)
(19568)
中心(19315)
(18669)
(17454)
研究所(17348)
(15878)
师范(15786)
北京(15732)
(15392)
经济学(15202)
财经大学(14945)
(14863)
业大(14374)
经济学院(13543)
基金
项目(71429)
科学(56808)
研究(56498)
基金(51691)
(43867)
国家(43436)
科学基金(37368)
社会(35784)
社会科(33778)
社会科学(33774)
(26869)
基金项目(25984)
教育(25838)
编号(24109)
(22894)
自然(22676)
自然科(22089)
自然科学(22084)
资助(21734)
自然科学基金(21719)
成果(21380)
课题(17053)
(16498)
重点(15885)
(15763)
(15512)
(15421)
国家社会(14463)
教育部(14391)
项目编号(14355)
期刊
(63008)
经济(63008)
研究(39932)
中国(26610)
(22271)
管理(18367)
(17267)
(16071)
金融(16071)
教育(14553)
科学(14384)
学报(13669)
大学(11387)
农业(11248)
业经(11003)
学学(10613)
财经(10463)
技术(9780)
经济研究(9537)
(8943)
问题(8109)
(7494)
国际(6495)
现代(5711)
世界(5609)
(5600)
理论(5551)
(5462)
技术经济(5340)
改革(5279)
共检索到193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章  郝立  黄明珠  
基于全国九大连片贫困地区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考察了多元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贫困地区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能够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深入理解相关扶贫政策并提升其政策满意度;(2)精准扶贫政策的精准执行亦是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促增因素,具体体现在精准识别、"五个一批"等多元化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贫困退出机制等三方面;(3)总的看来,贫困地区农户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而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不同群体的政策满意度影响具有异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靖  卢春天  张志坚  
运用2016年陕西省农村贫困居民的调查数据,通过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贫困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贫困居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水平较低;代际支持、干群互动、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以及精准扶贫项目参与都显著地提升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并且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政策满意度有着很高的预测效果;此外社会人口特征变量和家庭特征变量所能解释的满意度的方差比例极小。针对这些发现,提出了加强与贫困农民互动、促进贫困家庭的和谐和交流、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以及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项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军会  何得桂  朱玉春  
基于精准扶贫入户调查第一手数据,从农户所处地区、个体特征、家庭收入特征、贫困状况及其与扶贫政策的相关度5个维度,借助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考察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对当地扶贫政策落实满意度较高,但也对政策完善心存期待;陕南地区的贫困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民对减贫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及受益度与其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是"利民"之举,也是"利国"之举,能极大增强贫困农户对国家政权合法性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军会  何得桂  朱玉春  
基于精准扶贫入户调查第一手数据,从农户所处地区、个体特征、家庭收入特征、贫困状况及其与扶贫政策的相关度5个维度,借助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考察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对当地扶贫政策落实满意度较高,但也对政策完善心存期待;陕南地区的贫困农民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农民对减贫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及受益度与其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是"利民"之举,也是"利国"之举,能极大增强贫困农户对国家政权合法性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在制定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时,要从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与政策的相关性着手,以"农民知不知道、需不需要、参不参加、满不满意"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工作成效的依据,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受益权和评价权,以持续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约束,基层治理资源有限、权责不匹配、压力考核等因素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政策定位与具体执行。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剧烈增长,并接受来自国家与农民的双重压力和监督。在双重挤压之下,基层组织表现出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避的规范化治理和硬任务的软执行,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政策的执行能力。为了避免国家资源浪费和政策执行偏差,各级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在资源投放上注重分寸,执行政策时切合实际,对下考核时留存自主空间,从而保障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约束,基层治理资源有限、权责不匹配、压力考核等因素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政策定位与具体执行。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剧烈增长,并接受来自国家与农民的双重压力和监督。在双重挤压之下,基层组织表现出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约束,基层治理资源有限、权责不匹配、压力考核等因素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政策定位与具体执行。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剧烈增长,并接受来自国家与农民的双重压力和监督。在双重挤压之下,基层组织表现出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瑞强  王英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接经济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的政策回应。本文通过历史性分析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生成逻辑,系统探讨精准扶贫提出的理念要求、制度关联、技术背景与政策指向,基于扶贫主体意识回归、扶贫资源供需对接、扶贫工作业务流程再造等视角剖析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未来的政策走向:把握结构性贫困特征,增进精准扶贫推进需要系统思维;促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深化,提高贫困人口资产性收益;强化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创新扶贫脱贫区域正向退出机制;厘清财政扶贫思路,促进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监测评估,重塑脱贫人口生计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瑶  
扶贫工作的主要问题就是政策和执行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政策落实不到位,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本文从农村镇域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执行策略三方面入手,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探究,厘清了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殷君  
到2020年底,我国要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为了积极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和政府重视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工作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等三个方面帮助贫困地区的百姓脱贫致富。为了更好的执行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工作,就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审计监督工作意在监督扶贫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工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明宝  
精准扶贫在具体政策执行中出现了悬浮状态,数字化、文本化扶贫造成真正的贫困治理缺失,压力型体制的运行机制使得扶贫对象错位,保障功能扩大导致村庄社会出现"人人争贫困"现象,干部帮扶制度的形式化使得贫困户对基层政府产生抱怨和不信任。精准扶贫执行中的悬浮使得村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呈现出职业化的特征,进而带来了村干部群体村治动力的弱化;扶贫实践中的利益分配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使得基层组织处于夹心层状态。精准扶贫试图通过精细化的技术治理以改变之前瞄准脱靶的难题,但在具体执行中却又带来了扶贫困境,使其成为替代基层治理的中心工作,就出现了精准扶贫对治理的吸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升  
当公共政策只针对部分社会群体的时候,靠近政策分界线但又没有享受到政策利益的群体就会成为政策边缘人,政策边缘人属于利益外群体,但其结构性位置却又让其最接近分享政策利益,属于潜在受益者。在社会分化和竞争的背景下,政策边缘人与其他条件差不多的群体对比会产生相对剥夺感。政策边缘人会认为享有政策利益本应是他们的权利,于是他们基于维权的想法会通过各种方式谋取政策利益,在此过程中就会影响到基层公共政策的执行。因此,建议通过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等方式减少政策边缘人对政策执行和基层治理带来的消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哈秀珍  陈小昆  陈海龙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设计精准扶贫政策评价方法,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轮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项、所属区域和家庭规模等角度展开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战略显著提升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政策作用下贫困农户的各收入分项呈现非均衡增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增收效果显著,但贫困农户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增收依赖转移支付;增收效应受家庭规模影响,三口之家收入增幅最大,家庭规模较大不利于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丰东  
(一)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增强贫困户的长期自我发展能力很多贫困都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引起的。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富裕水平,因此,扶贫要从加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涛  陈强  
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可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因二者在权利内涵、机制运行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导致二者在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和资金衔接等方面存在严重衔接阻碍。为加快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反贫困系统的整体效应,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以代表贫困农民真实利益需求的利益代表机制、规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合法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并从加快反贫困领域统一高层次立法工作、完善扶贫资金的统筹机制、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衔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方面完善制度衔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