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0)
2023(6922)
2022(6008)
2021(5641)
2020(4627)
2019(10494)
2018(10121)
2017(21137)
2016(11086)
2015(12363)
2014(12461)
2013(12299)
2012(11669)
2011(10658)
2010(10792)
2009(10144)
2008(10037)
2007(9076)
2006(8113)
2005(7338)
作者
(29893)
(25014)
(24885)
(23791)
(16593)
(11746)
(11347)
(9597)
(9439)
(9293)
(8491)
(8434)
(8147)
(7927)
(7916)
(7830)
(7410)
(7372)
(7348)
(7127)
(6144)
(6125)
(5978)
(5776)
(5736)
(5690)
(5409)
(5330)
(4997)
(4785)
学科
(52531)
经济(52481)
管理(37228)
(36678)
(29742)
企业(29742)
方法(27448)
数学(25469)
数学方法(25284)
(16351)
(13934)
中国(13081)
(11865)
贸易(11859)
(11509)
(11115)
(10418)
财务(10405)
财务管理(10384)
企业财务(9967)
业经(9807)
(9642)
金融(9642)
(9513)
银行(9513)
(9503)
(9053)
农业(8817)
地方(8735)
(6923)
机构
学院(162756)
大学(162449)
(77560)
经济(76166)
管理(67613)
理学(57952)
理学院(57459)
管理学(56854)
管理学院(56531)
研究(51420)
中国(43199)
(40157)
(32255)
财经(31207)
(28518)
经济学(25101)
科学(24882)
中心(24756)
(24593)
(23859)
财经大学(23291)
经济学院(22760)
研究所(20736)
北京(20584)
(20153)
商学(19456)
商学院(19275)
(19228)
(18879)
师范(18751)
基金
项目(101347)
科学(82497)
研究(78332)
基金(77134)
(64223)
国家(63701)
科学基金(56940)
社会(52626)
社会科(50244)
社会科学(50234)
基金项目(39266)
(37173)
教育(36870)
自然(35058)
自然科(34297)
自然科学(34291)
自然科学基金(33738)
资助(33412)
编号(31558)
(31315)
成果(26375)
(24874)
教育部(22616)
国家社会(22110)
人文(22028)
重点(21871)
(21475)
课题(21417)
(21077)
(20636)
期刊
(84669)
经济(84669)
研究(54349)
(31100)
中国(29535)
管理(25576)
(25048)
金融(25048)
科学(17826)
学报(17179)
(17117)
财经(16907)
经济研究(15092)
教育(15073)
大学(14629)
(14396)
业经(13847)
学学(13731)
技术(13034)
(11119)
农业(11039)
问题(10955)
国际(9269)
商业(9246)
理论(9221)
技术经济(8521)
统计(8264)
实践(8111)
(8111)
世界(7629)
共检索到249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娜   冯美乐   刘蓉  
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公司存在隐性担保关系,这种市场预期长期存在并成为一种市场信念,进而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序化解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运用非参数与参数相结合的事件研究法,考察隐债清零试点事件对城投债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对隐债清零试点事件所释放的脱钩与救助信号具有非对称性反应,选择性的更相信救助而非脱钩,导致隐性担保预期被强化,城投债利差不升反降。这种选择性相信心理具有异质性特征,在债务率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支撑市场信念的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基建投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依赖。本研究揭示出市场信念下政策信号的非对称效应,从市场心理视角为隐性担保预期的易增难减提供了新解释,对于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完善隐债治理长效机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万山   滕飞   侯翔瀚   李科霖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WIOD及亚行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激发效应和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发作用,且激发效应能够抵消遏制效应。其次,脱钩策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叠加效应显著为正,与产业上游度负相关,表明美国的脱钩策略并不会阻断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和转化等“学习效应”过于依赖,存在“低质低效”的双低现象,降低了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效率。FDI对产业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国内企业“高质高效”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和效率以及价值链地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求是  多言  
行社脱钩难点与对策求是,多言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当前社会各行各业所注目的重头戏,农村金融作为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改革成功与否也就成了这个重头之中的重头,其关键是如何搞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脱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鸣  
脱钩收入补贴对粮食生产是否会产生影响,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使用2003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回答脱钩收入补贴是否会影响小麦生产率。为使研究更细致、更严谨,本文选用EBM模型和GML指数来分析河南省小麦生产率的变化,使用较前沿的IVQR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并利用相关工具变量和2SLS模型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20092014年,脱钩收入补贴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大;受资金约束,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农户无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孝武  赵乾安  
人民银行定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立场的重要信息。基于中国国债市场收益率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债市场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五日窗口期内的市场响应。结果表明,国债市场存在对货币政策公告的预响应现象,国债收益率的期限溢价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前的窗口期内显著提高。随着国债收益率期限的延长,国债市场预响应的显著性逐渐减弱,说明该现象在中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中表现更明显。进一步区分《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政策立场倾向后,本文发现当政策立场为宽松(紧缩)时,国债市场的预响应表现为更低(更高)的期限溢价。本文为完善中央银行沟通制度、增强人民银行对市场预期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邵挺  
本文利用1992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用久期模型分析了相机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走出1992-2009年间四次衰退的作用。结果表明,相机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对我国经济走出衰退具有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两类政策的积极实施可以使经济复苏的概率分别提高21%和13%。但是,公共债务水平的上升会削弱相机性政策协调对经济走出衰退的刺激作用,特别是会严重制约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连洪泉  周业安  陈叶烽  叶航  
本文利用被试内实验设计研究不平等厌恶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并在偏好类型是隐性信息条件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不同偏好类型的异质行为反应问题。实验结果发现:个体不平等厌恶系数对于合作行为的解释能力因合作情境而异,合作信念成为个体不平等厌恶影响合作行为的中介变量。在同种博弈情境中,自愿供给合作行为在高优势不平等厌恶类别中显著高于低优势不平等厌恶偏好类型。对比两种博弈情境,高、低劣势不平等厌恶偏好类型呈现同质合作行为反应,高、低优势不平等厌恶呈现异质合作行为反应,不过它被高、低合作信念类型差异合作效果所解释。实验研究结果对于社会合作和团队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宏博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如烟  张丽娟  张艾黎  
本文梳理了美国与中国科技脱钩的政策工具,分析了其对中美贸易、投资、人才流动的影响,按照政策目标,将美国的政策工具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脱钩”的政策工具,第二类是“市场脱钩”的政策工具,第三类是“人才脱钩”的政策工具。在美国政策工具的打压下,近年来中美在科技领域呈现脱钩态势,主要体现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知识产权服务贸易、高技术领域的直接投资和风险投资、中国赴美留学生以及中美科研人员合著论文等方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兴华  吴俣  
以产业本土化和“去中国化”为目标的美国对华科技脱钩政策对美国数字公司造成自上而下的压力,如出口损失、产业迁移负担、合作链条断裂、人才流失和重组获利渠道丧失等。美国数字公司通过出口方向调整、本土化和差别化策略,以及数字多业态化等方式回应美国政府的对华科技脱钩政策。脱钩政策在短期内无法切断美国数字公司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其对中国市场的态度分为五种类型,即激发对立型、完全顺从型、理性合作型、折中斡旋型和两边宽慰型。在脱钩政策出现浮动的背景下,美国数字公司寻求向中国数字公司出口安全敏感性较弱的数字技术产品,开发管制政策范围以外的合作领域,同时迎合美国政府的联盟战略。随着美国将科技议题“泛安全化”,美国数字公司卷入“政治化”洪流,其介入选举以影响科技脱钩方向,施压政府放松对华科技脱钩政策,向政府索要补贴和资金支持以弥补脱钩损失,从而对美国政府产生反向压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欣越  徐涛  
本文根据MLF担保品扩容所提供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DID)检验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双市场发行的企业债在银行间市场上溢价率的前后变化,发现:MLF担保品扩容显著提高了AA+级企业债在二级市场上的溢价率,这一作用受银行担保品相对MLF投放量的稀缺性影响;同时,在一级市场上,该政策的信号作用降低了AA级企业债的发行利率,有效减少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本文解释了二级市场MLF担保品扩容部分失灵原因,同时也加深了对担保品作用与信号作用的认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媛  张鑫  邱丽  王世尧  
旨在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土地供给偏移政策可能存在扭曲债券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的意外之失。本文基于2001—2017年债券和土地出让市场的省级层面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土地出让对债券市场金融资源的干预程度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欠发达地区土地出让面积每增长1%,债券市场金融深化程度平均降低0.14%。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债务“借新还旧”的现象超过发达地区,但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土地供给偏移政策间接抑制了欠发达地区债券市场价格机制的发挥,使得欠发达地区更加依赖土地抵押的举债投资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鉴于实证结果,笔者建议作为掌握建设用地分配指标的中央政府应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实现全国层面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央政府有必要使紧缺的土地资源与地区经济总量、人口发展需求相匹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柳永明   殷越  
“唤醒效应”指危机事件可能会形成一种外部刺激,“唤醒”投资者获取之前忽视的信息,并对相似的风险因子重新评估,导致个别事件引发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本文利用超预期的AAA高评级国企债券永煤违约事件,验证了我国信用债市场的风险能够通过“唤醒效应”这一渠道进行传染,研究了“唤醒效应”传染引发国企债券隐性担保预期下降的程度、表现形式和影响渠道。研究发现,此次违约事件“唤醒”并显著降低了AAA主体评级的国企债券隐性担保预期。除了传统信用分析维度,在ESG维度上,“唤醒效应”也显著降低了同为非ESG类型的国企债券隐性担保预期。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唤醒效应”对国企债券隐性担保预期的降低作用与地方财政和地方信用状况紧密联系,呈负相关关系。本文基于国企债券隐性担保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债券违约的“唤醒效应”传染理论,不仅扩展了“唤醒效应”的研究应用范围,而且充实了隐性担保文献的研究框架。本文的研究对加深理解“唤醒效应”传染,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盛业旭 欧名豪 刘琼  
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7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脱钩作为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理论及方法.仍然存在脱钩概念模糊、脱钩测度方法不统一的问题.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在总结现有脱钩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分为“速度脱钩”和“数量脱钩”两类.其中“速度脱钩”是指同一时期内资源环境消耗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数量脱钩”是指资源环境消耗数量(或水平)随经济增长出现平稳或下降;然后.借助“环境高山”分析了脱钩测度的管控意义.指出脱钩测度不仅仅是为了回答“脱钩与否”.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资源环境与经济增...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春光  张雪丽  叶龙  
我国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现象已很普遍 ,笔者研究了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 ,并以此来解释不分配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 ,还研究了与股利金额相关的因素 ,希望能对股利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