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6)
2023(16248)
2022(14011)
2021(13299)
2020(11376)
2019(25904)
2018(25746)
2017(50135)
2016(27248)
2015(30702)
2014(30673)
2013(30054)
2012(28123)
2011(25210)
2010(25395)
2009(23755)
2008(23679)
2007(21569)
2006(18766)
2005(16944)
作者
(77255)
(65002)
(64713)
(61947)
(41246)
(30950)
(29585)
(25219)
(24588)
(23454)
(21935)
(21911)
(20634)
(20375)
(20231)
(20181)
(19657)
(19242)
(18717)
(18573)
(16084)
(15962)
(15876)
(14785)
(14635)
(14581)
(14414)
(14300)
(13129)
(12941)
学科
(110844)
经济(110687)
管理(84854)
(80716)
(65851)
企业(65851)
方法(49575)
数学(43299)
数学方法(42671)
(34263)
(33804)
中国(28110)
(26036)
业经(25360)
地方(22810)
农业(22296)
(21074)
(20664)
贸易(20655)
(20091)
(20090)
财务(20019)
财务管理(19964)
企业财务(18957)
(18340)
银行(18303)
(17464)
(17391)
技术(17317)
(17234)
机构
学院(388595)
大学(387545)
(161324)
经济(157883)
管理(151879)
理学(130647)
理学院(129269)
研究(127057)
管理学(126963)
管理学院(126223)
中国(97828)
(80431)
(79297)
科学(76104)
(63435)
(63421)
财经(61400)
中心(60589)
(60200)
研究所(56971)
业大(55939)
(55537)
北京(50043)
农业(49537)
(49460)
经济学(49429)
师范(48958)
(47095)
(45929)
财经大学(45250)
基金
项目(255919)
科学(202767)
研究(188304)
基金(186802)
(161467)
国家(160085)
科学基金(138574)
社会(120294)
社会科(114070)
社会科学(114042)
(100170)
基金项目(98442)
自然(89211)
教育(87433)
自然科(87178)
自然科学(87155)
自然科学基金(85618)
(83965)
编号(76864)
资助(76775)
成果(63374)
(57501)
重点(57294)
(54776)
(53187)
课题(52922)
(50193)
创新(49755)
教育部(49725)
国家社会(49607)
期刊
(180320)
经济(180320)
研究(113111)
中国(76618)
(64329)
(58350)
学报(57530)
管理(57021)
科学(53903)
大学(44825)
学学(42392)
教育(40111)
农业(38991)
(38118)
金融(38118)
技术(35008)
财经(30851)
业经(29847)
经济研究(28192)
(26554)
问题(23779)
(20012)
技术经济(19372)
(19304)
统计(19137)
(18795)
理论(18345)
(17698)
现代(17237)
商业(16921)
共检索到580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聪  吴高辉  李刘兴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围绕连片特困区L县的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过程,旨在探讨县域内产业政策执行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县域产业扶贫既是回应县域产业转型的客观行动,也是顺应地方考核的政绩冲动,由此造成"脱节"现象。(2)政策执行中,县委县政府试图运用"超常规施压"和"超常规问责"的双重压力机制推动政策实施;而乡党委、政府以及县直部门则在双重压力机制下陷入三重困境,并引发策略性应对机制;乡政府为了走出困境将扶贫压力向村两委传导,引发村两委干部的选择性阐释机制。(3)政策执行中的多重行为差异根源于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者的风险规避和自有余地以及行政体系运作特征与乡土社会运作模式的不适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康彦华  豆小强  张明春  王晓娟  
受地域、产业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国定贫困县产业单一,发展能力不足,贫困人口脱贫后容易返贫。本文立足西北五省选取9个样本县,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计算各县的金融扶贫效率,并运用 Tobit 模型对影响金融扶贫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确定了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巩固脱贫成效、提高金融扶贫效率的角度出发,建议对脱贫摘帽后的国定贫困县,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在保证脱贫成效的基础上提高金融扶贫效率,深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推进金融扶贫由"特惠"向"普惠"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莉  李海月  
深度贫困县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必须深入分析并结合深度贫困县在金融扶贫顶层设计和金融扶贫发展经济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切实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扶贫攻坚制度保障,激发乡村脱贫内生动力等措施,构建农村脱贫长效机制,才能切实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娟娟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目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生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但实现2020年如期脱贫摘帽仍然面临产业扶贫亟待加强、"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构建稳定脱贫的产业支撑,解决"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课题组  
本文从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扶贫项目选择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长效扶贫机制和防贫机制五个方面,针对我国扶贫机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环首都贫困县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突破了种种误区,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华  
本文通过对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扶贫开发调查和定点贫困调研,描述了农村剩余贫困人口分布的地缘性及其生计阻碍因素;分析了1986年以来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分析了扶贫资源瞄准和使用偏离地缘性贫困群体、扶贫工作重点集中于就地开发建设物质资本及就业援助政策缺失的问题及其后果;依循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探寻了扶贫政策取向,提出国家扶贫资源和项目必须瞄准地缘性分布的贫困群体,以人力资源投资开发为扶贫开发的重心,把就业援助政策作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芸  吕开宇  张姝  
做好产业扶贫贡献的识别和测算,既是脱贫攻坚成效总结的重要部分,也是稳步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需要。在界定产业扶贫贡献范围、明晰产业扶贫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20年7省28个贫困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期间的产业扶贫贡献率进行分析和测算。结果发现,(1)产业扶贫对贫困县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3.3%、17.1%,对贫困人口下降贡献率为37.6%。(2)行政村支柱产业发展有起色,带贫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的样本村村支柱产业年度产值比2015年提高了95%,产业扶贫对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贡献率从18.7%提高到28.2%。(3)产业扶贫主要通过增加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收入增长,其对2019年贫困户、非贫困户人均收入的贡献率分别为37%、33%,对2015—2019年间贫困户、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52.3%。因此,本文建议以壮大产业、提升价值及带贫能力为重点,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为脱贫地区群众增收持续做出贡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  
通过对L乡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贫困治理场域的国家自主性呈现一种嵌入式自主的形态。在农村精准扶贫政策实践过程中,通过贫困治理目标、贫困治理动员机制以及扶贫项目的分类嵌入,国家在贫困治理中体现出明显的自主性,提升了农村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由于国家自上而下嵌入的刚性的贫困治理体系无法有效适应多元化的乡村社会,其认证能力、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能力存在有限性,国家自主性的嵌入遇到一定程度的障碍。应从国家在乡村社会的认证能力、在贫困治理场域中的动员能力及扶贫资源分配的公共性等方面着手,提升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权威及政策执行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佟大建  应瑞瑶  
扶贫政策的实施能否减贫及其减贫效应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2005~2016年县级面板数据,基于2012年贫困县名单调整的准自然试验,通过实证分析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率的影响,分析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发现: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具有负向影响,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8.2%;随着退出贫困县时间的延长,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大;政府支出降低和工业化进程减缓是退出贫困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影响的重要原因;退出贫困县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下降1.6%。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贫,但应注重其减贫效应的可持续性,在进入后脱贫攻坚时代扶贫政策的实施仍有其必要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学敏  
贫困县通过产业扶贫的各种举措使扶贫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扶贫产业体系或集群,这对于贫困户增收和贫困县脱贫摘帽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产业的发展其意义甚至已远超扶贫本身。扶贫产业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诸如产业低端化、产业链条短、小而散、缺乏竞争力等。为此,必须要把服从于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扶贫产业长期化,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通过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各种深层次矛盾,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思维和市场的思维,以实现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华  潘斌  韩庆龄  
按照2014年中央发布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2015年11月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必须研究建立扶贫县退出机制与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烨  王春萍  张顺翔  李子恒  
借鉴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对陕南紫阳、商南、镇安3个国家级贫困县382户农户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实证分析了精准扶贫提升农户满意度的机理。研究发现: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均能正向影响农户预期,且精准帮扶还能显著提升农户满意度;农户预期在精准识别与农户满意度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精准帮扶与农户满意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户信任在精准识别与农户预期、精准帮扶与农户预期、精准帮扶与农户满意度三组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宝  苏琴  
"赋权"是理解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视角。田野考察发现基层扶贫实践既有"赋权"又有变通的"控制",由此导致了扶贫过程中"精准"程度有所差异,为此,需要从基层政府的行动逻辑分析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从外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由于较少受到当地社会网络的约束使其能够"理性行动",但在"限期"脱贫的目标责任制下,基层的扶贫工作队受到了"规避责任"与"追求政绩"的双重约束,故此工作队根据自利原则策略性地选择了赋权或控制策略。进一步考察发现,扶贫工作队主要通过利用传统权力结构、地方性知识及现代化知识话语"异化"赋权策略,从而构建了"控制性赋权"的实践逻辑。基于此,地方政府应着力于构建"外派"与"内生"相结合的基层扶贫工作队,设置部分基于"赋权""参与"的考核指标,培训提高扶贫干部对贫困户的尊重和理解,从而使得长效脱贫的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以执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东旭  
产业扶贫是当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减贫、脱贫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云南省X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实践逻辑与作用效果。产业扶贫首先通过基层党支部带动、产业奖补政策和宣传媒介,可以有效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随后,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将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主要包括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乡村精英为主体和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通过村民会议、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意识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长久脱贫的良性效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丽华  
本文在阐述湘西八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布及构成变化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瞄准地缘性贫困群体、促进贫困群体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劳动力流动和保护等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