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43)
2023(7893)
2022(6758)
2021(6260)
2020(5129)
2019(11502)
2018(11287)
2017(22366)
2016(12010)
2015(13506)
2014(13489)
2013(13074)
2012(12150)
2011(11008)
2010(11332)
2009(10880)
2008(10710)
2007(9878)
2006(9049)
2005(8513)
作者
(32945)
(27555)
(27372)
(26379)
(17699)
(12983)
(12532)
(10379)
(10319)
(10074)
(9354)
(9105)
(8992)
(8854)
(8695)
(8547)
(8312)
(8111)
(8062)
(8008)
(7075)
(6737)
(6499)
(6324)
(6236)
(6186)
(6183)
(6121)
(5509)
(5366)
学科
管理(44246)
(43048)
经济(42968)
(38029)
(32684)
企业(32684)
(17502)
(16042)
方法(14717)
(14018)
中国(13075)
数学(12241)
数学方法(12026)
业经(11817)
(10809)
(10306)
(9415)
财务(9386)
财务管理(9361)
(9357)
贸易(9353)
(9302)
银行(9297)
(9181)
(8916)
企业财务(8875)
体制(8712)
(8495)
农业(8440)
(8264)
机构
学院(172193)
大学(171765)
(73491)
经济(71786)
管理(68867)
理学(58123)
理学院(57546)
管理学(56809)
研究(56686)
管理学院(56430)
中国(44474)
(40826)
(35328)
科学(30174)
财经(30069)
(28261)
(27118)
(27004)
中心(26656)
研究所(23598)
经济学(22468)
(22422)
北京(22302)
财经大学(22073)
(21815)
(21806)
师范(21668)
(20681)
业大(20241)
经济学院(20010)
基金
项目(107959)
科学(87036)
研究(84780)
基金(79572)
(67067)
国家(66507)
科学基金(58459)
社会(55516)
社会科(52612)
社会科学(52604)
(41194)
基金项目(40820)
教育(38802)
编号(35628)
自然(35372)
自然科(34579)
自然科学(34573)
(34355)
自然科学基金(33980)
资助(32111)
成果(31376)
(27330)
(24967)
课题(24461)
重点(23788)
国家社会(23095)
(22791)
(22720)
(22539)
项目编号(22387)
期刊
(88274)
经济(88274)
研究(56164)
中国(38193)
(32784)
管理(27536)
(21841)
(20588)
金融(20588)
教育(20529)
学报(20346)
科学(20229)
大学(16762)
学学(15542)
财经(15468)
技术(14733)
业经(14389)
农业(14144)
经济研究(13638)
(13237)
问题(11039)
图书(10842)
(9652)
理论(8823)
现代(8433)
(8407)
论坛(8407)
国际(8132)
书馆(8061)
图书馆(8061)
共检索到27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运雄  罗甜甜  
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衡量其政治民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我国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呈现出新趋向,表现为网络参与领域逐步扩大、网络参与影响力不断增强、网络参与形态逐步向自主型转变,究其原因有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网络参与突破传统参与模式的限制、网络环境下参与方式的多样化等等。为了优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和科学化水平,公共政策制定者应当将尊重和实现网络民意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伟刚  
本文通过构造比较静态与比较动态模型,对基于网络服务提供商平台两边用户异质情形下平台各层次配置相应内容流量的接入服务定价机制的网络投资激励与社会福利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数字化的网络提供商平台实行网络非中立的流量带宽配置,可以实现利益相关者均衡,满足在既定带宽下的不同服务需求,从而消除平台用户的交易外部性;不同接入速率敏感度的服务歧视,可以形成内容提供商一边的竞争,从而改善内容质量;网络服务提供商平台层次逻辑结构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使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杠杆效应,对平台的其他层次施加市场势力;在给定物理网络管制的情形下,强制性在网络其他层次推行网络中立管制会给平台的最优定价结构带来斯彭斯价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东林  张庆胜  
互联网的出现使处于社会基层的普通公民有了自己话语发布和传播的渠道。网络媒体为公民民主监督和公共政策参与提供了低准入的平台,网络公共政策参与成了中国政治生活领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网络又难以避免无序化发展运行的缺陷,网络社会是一个需要规范和引导的政策参与区域。执政者要充分运用网络这个现代先进的精神交往平台,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公民利用网络进行的公共政策参与走上健康的轨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云  
反垄断法规和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市场竞争行为进行干预的主要手段。网络经济下的垄断与传统经济中的垄断是不同的,理解网络经济下的垄断模式是正确分析和制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前提。本文从反垄断角度出发,对网络经济下的政府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和给予解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欢科  
文章主要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政策执行效力,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着重论述了影响中国公共政策执行效力的诸多变量以及变量与效力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出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效力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雪明  沈志军  
公共政策传播机制是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要素之间传递、交流和共享政策信息的互动方式及其行为过程。优化公共政策传播机制,需要从硬件修复和软件优化两个方面着手:在硬件修复上,要重视"政策信息服务人"的塑造,加强政策信息的编排,实现媒介力量的整合,强化理性受众的培养;在软件优化上,要全方位完善政策传播制度,重启政策传播的互动模式,重构政府—媒介—受众之间的关系,注重政策传播效果的评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小华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手段,公共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作为行政手段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审计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选择及运用的全过程。本文以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发现,开展公共政策跟踪审计理论的基础薄弱,理论和实践之间脱节,缺乏系统科学公共政策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审计资源不足导致全面推行公共政策审计成本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斌开   徐翔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人工智能一方面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一定替代作用,给就业市场与劳动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对一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作用。通过历史经验梳理与国别比较发现,自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技革命开始以来,技术进步对全球收入不平等的扩张作用更为显著,而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国别差异。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作用机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张力,但其最终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政府收入分配政策。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冲击,应当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以促进机会均等化为主要手段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培源  
农产品具有特殊的消费属性、自然属性、商品属性和资本化属性。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这既是市场失灵表现,也是政府缺位使然。因此,政府必须充分正视农产品市场属性的特殊性,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春福  
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主体性和全球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特征。公共政策的多元整合机制具体表现为宏观调控机制、均衡统筹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价值导向机制和系统开放机制。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有效地发挥公共政策多元整合机制的作用。这就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搞好公共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阮守武  陈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禹鹏  赵禹骅  
公共政策的集体选择机制是构成民主决策的基石,但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还需要设计合理的决策者协商制度,包括民主参与、协商制度、专家意见三种主要的形成机制。而且在集体选择中,公众参与比决策结果重要,协商沟通比表决过程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季建林  
问题确认是执政成本投入的起点,议程建立则是执政成本成为公共政策的过程,依据一定理论制定公共政策,这是政策制定的三个步骤。把握问题确认的方法与议程建立的程序,科学地确立制定依据,这是执政成本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三个环节。执政党的执政成本投入必须将其转化成公共政策,这是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效率的基础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与节俭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执政成本最低的党,执政效率最高的党,执政经费使用最节省的党,执政作风最艰苦奋斗的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