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10)
- 2023(18745)
- 2022(15938)
- 2021(14998)
- 2020(12570)
- 2019(28853)
- 2018(28572)
- 2017(55605)
- 2016(30192)
- 2015(33813)
- 2014(33554)
- 2013(32836)
- 2012(30215)
- 2011(27188)
- 2010(27336)
- 2009(24946)
- 2008(24092)
- 2007(21324)
- 2006(18723)
- 2005(16267)
- 学科
- 济(119298)
- 经济(119168)
- 管理(89139)
- 业(85755)
- 企(72414)
- 企业(72414)
- 方法(55528)
- 数学(48108)
- 数学方法(47300)
- 农(32602)
- 中国(31094)
- 财(30022)
- 业经(27718)
- 学(25243)
- 地方(24090)
- 技术(23338)
- 贸(21841)
- 贸易(21831)
- 制(21815)
- 农业(21499)
- 理论(21420)
- 易(21227)
- 和(18807)
- 务(18554)
- 财务(18468)
- 财务管理(18426)
- 环境(17916)
- 银(17883)
- 银行(17824)
- 企业财务(17427)
- 机构
- 学院(421925)
- 大学(421795)
- 济(168347)
- 管理(168162)
- 经济(164745)
- 理学(146057)
- 理学院(144491)
- 管理学(141646)
- 管理学院(140897)
- 研究(140286)
- 中国(103800)
- 京(89404)
- 科学(87349)
- 财(76439)
- 所(69781)
- 农(68911)
- 中心(64345)
- 业大(64049)
- 研究所(63771)
- 江(62197)
- 财经(61036)
- 北京(56211)
- 经(55553)
- 范(55188)
- 师范(54579)
- 农业(54137)
- 院(51709)
- 州(50138)
- 经济学(50064)
- 技术(46275)
- 基金
- 项目(291114)
- 科学(229210)
- 研究(211939)
- 基金(210225)
- 家(183905)
- 国家(182404)
- 科学基金(157043)
- 社会(132251)
- 社会科(125374)
- 社会科学(125341)
- 省(114771)
- 基金项目(110457)
- 自然(103530)
- 自然科(101164)
- 自然科学(101136)
- 自然科学基金(99306)
- 教育(98604)
- 划(96572)
- 资助(87876)
- 编号(86481)
- 成果(69717)
- 重点(65333)
- 部(63764)
- 创(62915)
- 发(62538)
- 课题(60147)
- 创新(58276)
- 科研(55699)
- 教育部(54602)
- 大学(54169)
- 期刊
- 济(181308)
- 经济(181308)
- 研究(122034)
- 中国(80255)
- 学报(66393)
- 管理(63937)
- 农(61836)
- 科学(61524)
- 财(57423)
- 大学(51029)
- 教育(50489)
- 学学(48026)
- 农业(43094)
- 技术(39736)
- 融(35415)
- 金融(35415)
- 业经(30676)
- 经济研究(29534)
- 财经(28956)
- 经(24882)
- 问题(23167)
- 业(23116)
- 科技(21430)
- 技术经济(21391)
- 图书(21063)
- 统计(19993)
- 版(19380)
- 理论(19130)
- 策(18806)
- 商业(18642)
共检索到613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苏竣 张芳
虽然具有相似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和动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主要国家在清洁能源创新过程中却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创新政策工具的差异。美国采取技术链主导的创新模式,德国实行以市场链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日本实施的是近似美国的以技术链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中国则形成了以产业制造链为核心的创新模式。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对清洁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应各有不同。中国近期虽然通过密集的需求拉动型政策工具刺激了国内光伏市场的迅猛扩张,但未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更加合理审慎的政策组合结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永发 陈舒阳 罗媞
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工具,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基于中国大陆A股82家光伏上市公司、52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清晰集QCA方法,从选择水平、激励水平和介入水平3个维度探索产业政策与其它因素共同引致高/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不同属性水平的作用路径不同;高层次和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非简单的对称关系,也不是单一条件就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需要依赖不同条件之间的组合;产业政策不同属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最后,通过设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标准,为优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提供可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健 李芳芳 丁美美
在信息技术快速演进、新模式新产品快速更迭的电子信息领域,跨国并购成为建设企业生态体系、拓展海外市场、转变竞争态势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跨国并购还存在着受目标国国家意志影响大、"羊群效应"突出、配套政策支撑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当采取扶植重点领域、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介入第三方力量、制定准确明晰的跨国并购战略与规划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跨国并购。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跨国并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生延超
技术创新模式是由要素禀赋、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要素禀赋、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的不同,导致"金砖四国"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巴西和中国是政府主导型创新模式、俄罗斯是大型企业主导高新技术型创新模式,印度是重点扩散型创新模式。
关键词:
金砖四国 创新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丛泽 薛澜
本文从参与集成创新主体的角度,探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中的战略和运作形式的选择依据。在对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技术合作总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假设,而后以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合作中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与合作双方关系特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基本结论。
关键词:
集成创新 跨国公司 技术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石火学
基于创新路径的视角,教育政策创新分为教育政策调整、教育政策终结和教育政策移植三种模式。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创新模式存在部分教育政策前瞻性不够、教育政策终结不及时以及教育政策移植重"移"轻"植"等问题。推进我国教育政策创新,需要及时调整教育政策,及时终结该废止的教育政策,重视教育政策移植环境的培育。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晓华 田晓芳
以研发投入和市场化收益为标准,将产业技术创新划分为自发型、实验型、应用型和系统型四种基本模式。针对不同产业创新模式下市场失灵的成因与表现,揭示市场失灵产生的关键环节,进而提出公共政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产业创新 市场失灵 公共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花 简泽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从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迫在眉睫。然而,由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这种转型通常不会自动发生。因此,科技创新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政策去支持和推动这个转型过程,我们的认识还十分有限。文章基于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分析框架,采用跨国比较的方法,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韩国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的历史过程,系统地讨论了科技创新政策在技术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而为推动我国从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型的政策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认识和见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乾坤 王泽霞
针对国内外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的现状,基于异常融资优序理论,构建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创新模式——包括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战略联盟融资和金融创新融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元源 葛江宁 程聪 段姗
基于31个省(市、区)政策文本,运用QCA方法对不同政策类型下具体政策手段的组合效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直接给予必要的税收减免对于提升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激发作用,以金融环境优化及高端人才吸引等政策相组合的外界拉动模式和以企业融资减负及企业人才培养等政策相组合的内部推动模式对于促进创新成效显著,而资助政策整体效用不明显。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组合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刘运材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较大、研发成本较高,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政策支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驱动机制的一个重要杠杆,将是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政策支持 价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斯琴 刘旭东 长青
以2005—2015年年度国家光伏产业相关专利公布数量作为衡量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指标,分析了国家间技术研发能力与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成长能力,选取中美徳韩日五国光伏产业研发中14个相关领域公布的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五国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势,结果显示:光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性投资,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受市场环境变化程度明显,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而言,首先应提高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进行经营模式的提升和更新,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的贷款政策,处理好由传统能源结构向新能源结构转变过程中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玉知 孙海彬 李国荣
光伏发电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共政策驱动的市场。为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出台相关政策,但其驱动效果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比中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光伏发电政策工具,可以发现政策设计要取得预期效果,不仅要考虑政策工具的性质及其适用性,还需要兼顾政策工具与政策环境、政策问题、目标受众的适应性。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政策工具 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大铭 姚洪涛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呈网络发展趋势,在网络内存在复杂的企业竞合关系。这对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企业竞合关系视角,首先构建信息产业网络多层次竞合模型;其次,运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综合地仿真分析网络内企业竞合关系及其与创新模式的关系;最后提出如何提升我国信息产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竞合 创新模式 仿真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琦峰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云物流的出现正在改变物流服务的提供模式和客户的服务体验。针对物流产业集群环境下客户对个性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在分析云物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物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模式,并从服务理念创新、服务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以及服务技术创新五个维度对基于云物流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模式内涵的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为物流产业集群环境下物流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
云物流 物流产业集群 解决方案 服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