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8)
- 2023(8667)
- 2022(7263)
- 2021(6600)
- 2020(5336)
- 2019(12138)
- 2018(11896)
- 2017(23409)
- 2016(12496)
- 2015(13744)
- 2014(14057)
- 2013(13888)
- 2012(13313)
- 2011(12482)
- 2010(12771)
- 2009(11924)
- 2008(11627)
- 2007(10510)
- 2006(9670)
- 2005(8998)
- 学科
- 济(74378)
- 经济(74325)
- 管理(35858)
- 业(32365)
- 企(25937)
- 企业(25937)
- 方法(24780)
- 数学(22331)
- 数学方法(22096)
- 地方(18220)
- 中国(16078)
- 农(14547)
- 财(14238)
- 学(13419)
- 业经(12917)
- 地方经济(12751)
- 制(11656)
- 贸(11404)
- 贸易(11398)
- 易(11044)
- 策(10479)
- 融(10469)
- 金融(10469)
- 银(10139)
- 银行(10126)
- 行(9817)
- 农业(9452)
- 环境(8844)
- 体(8408)
- 及其(8346)
- 机构
- 学院(188320)
- 大学(186869)
- 济(92659)
- 经济(90868)
- 研究(70711)
- 管理(68752)
- 理学(58070)
- 理学院(57434)
- 管理学(56560)
- 管理学院(56192)
- 中国(54723)
- 财(42484)
- 科学(39503)
- 京(37975)
- 所(36252)
- 财经(33083)
- 研究所(32442)
- 中心(31205)
- 经济学(30378)
- 经(29984)
- 江(29056)
- 农(28845)
- 经济学院(26971)
- 院(24813)
- 财经大学(24431)
- 北京(24302)
- 业大(23958)
- 范(23360)
- 师范(23170)
- 州(22954)
- 基金
- 项目(115850)
- 科学(91769)
- 基金(85426)
- 研究(84624)
- 家(74170)
- 国家(73580)
- 科学基金(62668)
- 社会(56303)
- 社会科(53557)
- 社会科学(53545)
- 省(43972)
- 基金项目(43216)
- 自然(38971)
- 教育(38162)
- 自然科(38081)
- 自然科学(38070)
- 自然科学基金(37431)
- 划(37050)
- 资助(36736)
- 编号(32484)
- 成果(27445)
- 部(26280)
- 发(26208)
- 重点(26203)
- 国家社会(23844)
- 性(23713)
- 课题(23583)
- 创(23415)
- 教育部(22790)
- 人文(22160)
共检索到300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建斌
货币政策在治理1998年后的通货紧缩中表现出来的明显弱效与此前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的显著效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问题引起了国内政策和理论部门的关注。货币政策效力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效力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和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基于经验检验结果,本文发现中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影响产出,货币政策效力存在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性;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力对时间因素非常敏感,只在短期内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周期因素对货币政策作用于实际产出的效果没有影响,货币政策效力不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希 张坤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新常态"趋势的加深,研究开放经济下考虑到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影响的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汇率等七变量的MS-VAR模型,在区分不同经济增长区制的前提下,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探讨了开放经济下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且货币政策效应在方向、目标变量以及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非线性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宋希 张坤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新常态"趋势的加深,研究开放经济下考虑到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影响的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包含汇率等七变量的MS-VAR模型,在区分不同经济增长区制的前提下,利用广义脉冲分析,探讨了开放经济下不同经济周期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且货币政策效应在方向、目标变量以及经济周期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非线性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辉 刘磊 朱晓语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非对称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月丽 战明华
在年度总量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对周期阶段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我国的分省面板数据对1997~2007年时段内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利率与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得到了如下结果:一是利率政策效应在经济高涨与低迷时是不同的;二是不同经济类型的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存在重大差别;三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具有结构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研究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利率政策 投资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继红 刘松涛
对于货币供应量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最小,金融业为负。对于实际利率冲击的累计响应,交通运输业为正且最大,然后依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最小,批发零售业为负且最大,住宿餐饮业次之;对于有效汇率冲击的累计响应,制造业为负且最大,然后依次是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最小,金融业为正且最大,房地产业次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效应 行业 非对称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铁峰
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董铁峰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一般称之为商业循环(BusinessCycle)或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经济活动不断的波动或起伏,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就业和失业等变量的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科 冯邦彦
由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性,用单一货币政策对其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所得效果不甚显著。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区域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所导致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对称的效力问题。最后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平
本文采用2006-2013年工业39个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效力变动并不显著,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中都表现出其在经济衰退期的效力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此外,本文还从金融摩擦的视角,通过构建产业金融摩擦指标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进行解释,实证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系数、短期负债占比指标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而国有企业属性能够通过削弱金融摩擦进而减少货币政策效力变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雄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多次紧缩和扩张之间的交替,形成了显著的货币政策周期。下行经济周期往往都是发生在货币紧缩政策结束之后。为了度量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我们需要建立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并从众多的反映宏观经济状态的指标从中选取合适的预测指标来反映其内在机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自1996年以来共出现了3次产出增长率的下降,而这3次产出降低都发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结束之后。这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货币政策操作也存在相机选择的内生属性,并且M1同比增速和金融机构新增短期贷款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之后是否会出现下行经济周期。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关联性 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广婷
近20年来,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呈现出新特征和新风险,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新兴市场跨境资本流动的周期敏感性显著增强。本质上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变动,尤其是驱动美联储提高利率的背后因素的作用。据此,文章从微观机理、宏观传导以及冲击差异三个维度,深入剖析美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变动对跨境资本流动顺周期性影响的理论逻辑。理论上看,在微观层面,美联储政策目标的非对称性导致其货币政策策略逐渐由“规则式行为”(Rule-like Behaviour)转向了更加被动的“相机抉择”(Discretion),这实际上是一种衰退回避偏好(RAP);在宏观层面,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金融加速器”效应形成负反馈循环,在信号效应的作用下放大金融冲击,但是在传导过程中因“美联储信息效应”、市场预期以及东道国的异质性导致冲击存在差异。基于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文章给出了新形势下新兴市场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周期敏感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丁文丽 冯涛
关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的研究并非是一个新问题。20世纪20年代以前,许多人认为紧缩的或扩张的货币政策的效力是对称的。直到大萧条时期,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的事实才使许多学者开始感到,只有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其后的数十年中,关于"紧缩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金全
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通过对货币政策状态(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度量,我们检验发现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减速作用大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加速作用。因此,在经济收缩阶段应该实行稳健性货币政策来规避金融风险和防范通货膨胀,采用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