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2)
2023(10535)
2022(8893)
2021(8546)
2020(6848)
2019(15663)
2018(15628)
2017(29136)
2016(16921)
2015(18915)
2014(19162)
2013(17860)
2012(16733)
2011(15127)
2010(15474)
2009(14343)
2008(14120)
2007(12736)
2006(11546)
2005(10648)
作者
(42527)
(35428)
(34959)
(33686)
(22795)
(16877)
(16284)
(13634)
(13358)
(13045)
(11976)
(11908)
(11451)
(11253)
(11015)
(10937)
(10637)
(10524)
(10360)
(10347)
(9137)
(8632)
(8421)
(8272)
(8180)
(7971)
(7930)
(7862)
(7026)
(6957)
学科
(51542)
经济(51455)
管理(48182)
(41689)
(35382)
企业(35382)
教育(21855)
中国(21213)
(18613)
(17767)
方法(17648)
(16714)
业经(14094)
数学(13927)
理论(13779)
数学方法(13632)
地方(12623)
(11814)
(11221)
农业(11189)
(11166)
(10382)
财务(10353)
财务管理(10327)
(9971)
银行(9966)
(9809)
贸易(9803)
技术(9715)
企业财务(9702)
机构
大学(224184)
学院(221629)
(83090)
经济(80795)
管理(78875)
研究(76986)
理学(66531)
理学院(65612)
管理学(64469)
管理学院(63955)
中国(54631)
(48876)
(45190)
科学(42482)
(40454)
师范(40276)
(37451)
(36712)
教育(35115)
中心(35103)
财经(33594)
师范大学(32701)
研究所(32453)
北京(31494)
(30184)
(29105)
(28311)
(28006)
业大(26107)
技术(25759)
基金
项目(137858)
研究(114233)
科学(110879)
基金(96062)
(80151)
国家(79229)
社会(70520)
科学基金(68548)
社会科(66438)
社会科学(66428)
教育(59670)
(55199)
编号(50694)
基金项目(49492)
(47545)
成果(45985)
自然(40443)
自然科(39429)
自然科学(39422)
自然科学基金(38704)
资助(38286)
课题(38149)
(32534)
(32529)
(32041)
重点(31829)
(30970)
(30808)
项目编号(30650)
规划(29730)
期刊
(101030)
经济(101030)
研究(81584)
教育(60430)
中国(57731)
(36722)
管理(30339)
(26882)
科学(26002)
学报(25977)
(22682)
金融(22682)
大学(22347)
技术(22092)
学学(19010)
农业(17832)
财经(16942)
业经(16357)
职业(15760)
(14663)
经济研究(14559)
问题(12968)
(12207)
论坛(12207)
图书(11807)
(11664)
(10751)
技术教育(10346)
职业技术(10346)
职业技术教育(10346)
共检索到359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善鑫  
政策有文化属性,政策文化属性的具体体现就是政策文化。积极的民族教育政策文化是推进民族教育持续发展的舆论保障,消极的政策文化则潜在地影响到政策的执行效果。在民族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政策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涉及政策链条的所有环节和过程,政策文化也随时随地弥散在其中。这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政策有效执行的难度,但只要政策研究者意识到并确认政策文化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政策研究取得的可喜进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珍莲  
民族教育政策与民族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两者的协同发展,既关涉少数民族本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关乎国家统一和整个民族的和谐。协同视域下的生成理念强调各系统要素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注重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和谐与共生。在逻辑上,民族传统文化是人类进化的"自组织"文化存在,民族教育政策是人类发展的"他组织"文化存在,增进两者协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自我优化,并在协同共生中实现生态和谐;在现实中,通过两者的协同,实现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效应以增加各民族文化的自我生发能力,弘扬民族教育政策正能量以规避低俗民族文化滋生和扩散的价值追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的政策调控能力在逐步增强,现有的流动性投放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考虑到财政和央行的协调难度较大、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以及国债发行规模不易确定等问题,中国现阶段暂不宜依靠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需要研究进一步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以及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此外,监管升级可以显著约束新型货币创造业务的扩张,影子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和增速会出现显著下降。未来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以稳定货币增速。同时要逐步推进功能性监管,进而实现对金融业务的有效监控以规范市场的稳健运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的政策调控能力在逐步增强,现有的流动性投放机制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考虑到财政和央行的协调难度较大、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以及国债发行规模不易确定等问题,中国现阶段暂不宜依靠国债投放基础货币。央行需要研究进一步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以及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渠道。此外,监管升级可以显著约束新型货币创造业务的扩张,影子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和增速会出现显著下降。未来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类金融业务的发展以稳定货币增速。同时要逐步推进功能性监管,进而实现对金融业务的有效监控以规范市场的稳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昺  
本文对过去30年加拿大的印第安教育政策和我国的蒙古族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两国民族教育中的平等和多元化研究。虽然中、加两国在自治、法律保障、优惠政策、额外财政支持、语言保留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社会环境、政策过程和处理民族教育的基本方法上,还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从原住民族传统价值观出发,采用Levin提出的政策阶段分析法,对两国政策做了阶段性的分析、比较。指出了两国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的作为与不作为情况、政策结果以及特殊做法和措施,提出了中、加两国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建设性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林圣爱  
在国际大趋势与国内群众运动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理念。然而,日本多元文化理念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多元文化之名强化国内不同民族群体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受此影响,日本时至今日既不赋予民族学校正规学校之名,也不承认民族教育。本文通过考察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的在日朝鲜人教育政策,探讨多元文化理念在日本民族教育政策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影响,进而分析日本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及问题所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尹玉玲  唐小平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观点,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教育改造行动",对当代世界尤其是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观。随着多元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被付诸实施,其中尤以对少数民族和移民的教育政策影响最为突出。比较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从我国现有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需要来看,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互动机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族教育事业取得的重要历史成就与成功经验,其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本理念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机制包括实事求是与理论自信相结合的基本理论建设子系统、普常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兴学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建设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结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优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教育扶持理论—政策—实践互动子系统。该机制是历史性与时代性、初心与使命、有领导性与群众性、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传统、自洽性与开放性及可持续发展性等关系的辩证统一;不仅能为中国民族教育事业智慧导航,且能促进教育事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双向建构、和谐发展,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有生力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石亚洲  
政策制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民族教育政策制定是指从民族教育政策问题的发现到政策方案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主要包括界定问题、建立议程、方案设计规划和选择、方案合法化等环节。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使民族教育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迁,要求民族教育政策主体顺应变迁,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民族教育政策。为此,首先要优化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系统,实现民族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永新  
低碳经济在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由于技术水平、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创新也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有着重大影响。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文章指出,利用财政政策纠偏我国当前制度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瑞娟  
<正>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民族教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因此,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阐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保护与传承以及宣传与弘扬的作用,以期全面展现民族教育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雷召海与李资源编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与实践研究》一书,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实践、发展规律以及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该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实践,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教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中国历代政府在多民族教育政策方面都进行了承前启后的有益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模式,即:"德化怀柔、协和万邦"是政策的基本理念,是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点;"一核多元,中和位育"是总的实践原则,具体实践原则有:核心辐射,边缘内附,双向建构;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因势利导;多元互动,相互学习,相得益彰。这一模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对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积淀为中国风格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传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雷军  
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中,其决定了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也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转型。这种转型在价值观上表现为由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在作用机制上表现为由补偿机制到引导机制,在对象选择上表现为由普遍优惠到分层优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根本、方法和教育内容的论述,对民族教育政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百章  
通过对赋权管理与授权管理的比较分析,阐述了赋权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核心内容,针对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难点提出了正确赋权的基本要素和应用原则。同时,着力研究了赋权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纠偏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