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0)
2023(18424)
2022(15983)
2021(14737)
2020(12424)
2019(28349)
2018(27725)
2017(53890)
2016(29026)
2015(32494)
2014(32250)
2013(31580)
2012(29384)
2011(26590)
2010(26638)
2009(24573)
2008(23672)
2007(20742)
2006(18414)
2005(16090)
作者
(84439)
(70566)
(69925)
(66747)
(45040)
(33772)
(31680)
(27600)
(26935)
(25175)
(23958)
(23842)
(22592)
(22199)
(22005)
(21939)
(21094)
(20762)
(20306)
(20218)
(17513)
(17487)
(17101)
(16270)
(15918)
(15652)
(15552)
(15254)
(14372)
(13808)
学科
(132214)
经济(132081)
管理(84099)
(77981)
(64463)
企业(64463)
方法(57533)
数学(50670)
数学方法(50050)
(31579)
中国(31422)
(30790)
(28953)
地方(27713)
业经(26609)
(21467)
贸易(21457)
农业(21328)
(21058)
(20718)
理论(19517)
环境(19021)
(18891)
财务(18816)
财务管理(18774)
(18510)
企业财务(17857)
技术(17731)
(17535)
金融(17532)
机构
大学(419156)
学院(416930)
(174810)
经济(171227)
管理(163615)
研究(142597)
理学(141986)
理学院(140429)
管理学(137852)
管理学院(137119)
中国(104504)
(88014)
科学(87758)
(79092)
(71154)
(67573)
研究所(64922)
中心(64168)
财经(63704)
业大(62202)
(61060)
(57993)
北京(55095)
(54686)
师范(54116)
经济学(53911)
农业(53051)
(52069)
(48590)
经济学院(48422)
基金
项目(286281)
科学(225714)
基金(209326)
研究(206334)
(183167)
国家(181698)
科学基金(156369)
社会(131404)
社会科(124668)
社会科学(124636)
(110752)
基金项目(110109)
自然(102729)
自然科(100360)
自然科学(100332)
自然科学基金(98557)
教育(95224)
(93572)
资助(87470)
编号(82630)
成果(66737)
重点(64213)
(63421)
(61085)
(58843)
课题(57100)
创新(54981)
科研(54898)
教育部(54590)
国家社会(54421)
期刊
(191232)
经济(191232)
研究(124789)
中国(73967)
学报(67104)
科学(61152)
管理(60326)
(60161)
(59304)
大学(50976)
学学(48219)
教育(42671)
农业(41485)
技术(36645)
(35957)
金融(35957)
经济研究(31862)
财经(31679)
业经(29518)
(27148)
问题(24438)
技术经济(21232)
(20774)
图书(20347)
统计(20233)
理论(19365)
(19048)
科技(18918)
(18765)
现代(18303)
共检索到60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常俊喜  卢正惠  
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效力半径"与自然的"经济半径"之间存在差异,加上地方政府较多关注于本地区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的边界溢出效应下,地理空间上势必形成省区之间的空白区域。当官员更多考虑自身晋升时,经济溢出效应的增大会缩小政策效力半径,使边界效应增大。应建立服务型政府,以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政府的主要投资方向,对政府和市场的界限进行重新考虑和界定;还应完善上级对下级地方政府的政策协调,同时加强监督和制约;进而避免因盲目追求利润和晋升而使地区发展失衡以及区域边界发展停滞,减少政府干预或不作为因素导致的落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量测分析发现,中国创新活动呈区域化状态,有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环渤海湾和长三角城市群。基于截面数据所建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城市化、研发投入和市场化均有助于知识的空间溢出;空间误差模型(SEM)中城市化变量的估计非常显著,明显高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的结果;并且参数λ显著为正,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对本地区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存在知识在空间上的溢出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学术界对其应用研究结论准确性之争。争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否为现实的精确蓝图?本文从计量经济学学科性质、模型体系、数理基础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四个层面对其应用研究精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实在论框架下计量经济学的非精确特性,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对现实的似真性,应用统计、概率基础引发的难以规避的非确切性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内生的非精确性,指出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对现实的非精确表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了学术界对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角色与作用的争论,究其实质可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不是无局限的绝对科学?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语言分析、学科数理基础、模型过程方法论基础以及模型功用四个层面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基础研究,指出计量经济学是非精确的、有局限的相对科学,其优势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的经济学表述充分性方面,概率、统计学科基础的精确数量关系度量方面,建模过程不平衡方法论基础的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内在地制约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表现为其模型主要功用上的局限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红  
我国的省域碳减排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系统性等特征,为了对省域减排情形进行客观描述,科学制定减排政策,本文以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元(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域,下同)为对象进行了4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碳减排时空格局研究。基于多年份碳排放总量数据,对碳排放在全国和省域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刻画。第二,碳减排演变机理研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自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测算各省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出省域碳排放的演变机理和作用规律,根据我国相邻省域之间的集聚特征可划定四类减排区:高—高集聚区(优先减排区)、高—低集聚区(重点减排区)、低—高集聚区(减排观察区)和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开忠  冯等田  沈体雁  
近年来,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在模型和数据驱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成为空间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重要学科基础。在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等专门化的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理论验证不断增加,与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渐趋融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可云  杨孟禹  
中国未来发展中,可能会大量涉及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应用,如城乡人口流动问题、土地使用方式变化对空间模式的影响等。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在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过程中存在片面选择模型、对最新模型应用较少等诸多问题。根据学科逻辑,回顾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进展,进一步梳理其理论脉络,对促进空间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有重要意义。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空间计量建模过程中的空间效应检验、权重设定、模型估计等方面知识点,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空间计量模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国内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传播过程中产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久文  姚鹏  
空间计量经济学逐渐从边缘发展成为应用计量经济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流。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三十年来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进展与模型。本文对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起飞和成熟,并且对每个阶段理论重点与主要贡献进行了全面地概括。文章最后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海波  陈敬良  孟媛  
引入了地下经济过度危险比率,测算了复合环境污染指数,证实了省域地下经济、环境污染的空间相关性。进而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地下经济、环境污染程度分布格局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下经济存在中心和外围地区、发达和落后地区的空间差异性,省域环境污染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分析地下经济及其规模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经济与环境污染呈现负相关关系,地下经济内涵的变化和作用于宏观经济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关系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而次之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部的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西南地区;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集群效应,如环渤海地区就表现出高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而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却表现出低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低碳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任晓怡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数据,采用传统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存在空间相关性,传统的计量模型并不适用,因此必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而空间误差模型(SEM)的解释力比空间自回归(SAR)的解释力更强。此外,金融发展能够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其中金融发展对第二产业的促进力度更大。因此,必须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信贷配给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江乃武  
关于“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经济学思考ABSTRACTThebasicreasonforthesharpfalloflibraryreadersisactuallynottheinadquecyofdemandsbuttheservicesoflowqualityandhighcost.Onlybysettingupanencouragingmechanismofvirtuouscireleandstrengtheningthebasicserv...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学亮  符淼  
利用1999—2008年广东省的市域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对其农村地区的技术进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农村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相关性随经济发展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农村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区域内农村研发创新、城市先进技术溢出以及农村地区间技术扩散;以农村投资为代表的"干中学"以及农村地区间的技术扩散是农村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受农村吸收能力弱等因素的限制,城市先进技术溢出较其他两种途径对农村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小,但仍是农村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最后提出,加强农村科技投入,提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阚大学  罗良文  
通过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能源强度不仅受本地区的能源强度和城市化水平影响,也受相邻省区的能源强度和城市化水平影响;三是短期内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和空间效应均在增强,但长远来看,城市化会通过各种渠道使能源利用效率得以提高,这有助于降低能源强度。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城市化推进的质量,这也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出路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永淼  
目前,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理论课程。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方法与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大量应用。本文将阐述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局限性,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及经济统计学之间的差异,等等,并运用大量经济学和金融学中有代表性的实例说明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以及在应用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