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9)
2023(14289)
2022(11943)
2021(11301)
2020(8908)
2019(20235)
2018(19858)
2017(36223)
2016(20457)
2015(22657)
2014(22388)
2013(21416)
2012(20084)
2011(18494)
2010(19216)
2009(17711)
2008(17294)
2007(15626)
2006(14410)
2005(13466)
作者
(55466)
(45873)
(45837)
(43754)
(29503)
(22152)
(20873)
(17764)
(17757)
(16819)
(15634)
(15417)
(14808)
(14655)
(14483)
(14241)
(13767)
(13692)
(13446)
(13313)
(11884)
(11524)
(11173)
(10714)
(10692)
(10436)
(10325)
(10202)
(9324)
(9238)
学科
(75400)
经济(75310)
管理(52825)
(49721)
(37946)
企业(37946)
中国(30598)
(26192)
地方(24087)
教育(23769)
方法(21778)
(19476)
业经(19153)
数学(17936)
(17918)
数学方法(17600)
农业(17589)
(16600)
(15323)
银行(15309)
理论(15150)
(15013)
贸易(14996)
(14877)
(14523)
金融(14521)
(14520)
(14450)
(13491)
地方经济(13089)
机构
大学(275140)
学院(275105)
(108490)
经济(105662)
研究(103025)
管理(96332)
理学(80314)
理学院(79224)
管理学(77818)
管理学院(77258)
中国(75077)
(60863)
科学(58667)
(53939)
(51253)
(48292)
师范(47964)
(47220)
中心(46996)
研究所(45589)
(42656)
财经(40292)
北京(39746)
教育(39222)
师范大学(38601)
(37616)
(37336)
(36366)
业大(34942)
经济学(32749)
基金
项目(170590)
研究(137167)
科学(135781)
基金(118485)
(101123)
国家(100044)
科学基金(85299)
社会(85064)
社会科(80260)
社会科学(80250)
教育(69028)
(68919)
基金项目(60386)
编号(59398)
(58865)
成果(52155)
自然(50508)
自然科(49306)
自然科学(49294)
自然科学基金(48372)
资助(47641)
课题(45030)
(42997)
重点(39867)
(38525)
(37967)
(36062)
(35920)
发展(35415)
项目编号(35097)
期刊
(136836)
经济(136836)
研究(100117)
中国(73996)
教育(66471)
(41537)
(40690)
管理(37861)
学报(36378)
科学(35387)
(31861)
金融(31861)
大学(29335)
农业(28098)
技术(26288)
学学(25648)
业经(24086)
经济研究(21067)
财经(19924)
(17429)
职业(17046)
问题(16803)
图书(15149)
(15103)
论坛(15103)
(14430)
(14412)
(14187)
国际(12726)
商业(12147)
共检索到458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宣霖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执行为何偏离预定政策目标,而很少关注政策执行为何存在地区差异。以W、Z两市为例,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地区差异的微观过程发现,两市的政策执行差异是源于其政府执行者对国家政策的不同意义建构,即两市政府执行者首先定义了不一样的政策问题,然后创建了不同的原因故事,最后选择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学锋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和交通、资讯的日益发达,农民工群体逐渐由过去的以个人流动为主向以家庭为单位流动转变,由此带来了随迁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如何在流入地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开俊  廖康礼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是涉及数亿流动人口、上亿迁移家庭、数千万学龄儿童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该政策正处于落实的关键“最后一公里”阶段,需要一套贯穿于政策全程的治理工具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国家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基础制度安排,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国家审计具备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审计实务中,应根据政策落实面临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和审计标准,推进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协同,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以此夯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监督评价机制,推进该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李静美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升学权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的总体态势呈现三大特征:农民工子女随迁率低,但呈不断增长态势,未来城镇潜在就学升学压力巨大;特大以上城市农民工子女携带率低,大中小城市携带率高,教育洼地效应明显;第三产业农民工子女携带率高,第二产业携带率低,产业转移带动子女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就读公校难、教育花费高、参加中考难及学习适应难等问题,须建立城市学位预报预警系统,引导农民工有序携带子女流动;扩大城市公办学校学位供给,缓解流入地政府教育财政压力;政府购买民办学校教育服务,切实减轻农民工家庭教育负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岩  刘海燕  
制度如何塑造政策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为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概括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中观制度,探讨了制度塑造该政策的路径。结果表明:路径依赖的制度及关键节点造就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间断—平衡的演变过程;制度通过建构决策者的思维模式、赋予政策目标群体的不同权利和界定行为主体的利益范围塑造了政策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佳  
本文从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入手,针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循着政策执行问题察觉、政策执行问题界定、政策执行问题陈述的逻辑顺序和分析框架进行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彬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了阻滞,具体表现为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不高,学杂费用偏高,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低。学界普遍认为,阻滞的原因在于政策设计的缺陷,政策执行遭遇制度和体制障碍,政策资源不足以及利益冲突;为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必须要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推行"教育券"制度,建立在居住地就近入学的制度,建立全国性电子学籍信息系统。对于本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在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与研究规范性方面存在不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水云  赵彬  
基于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梳理,借助公共政策的分析视角建立了包含利益、技术、体制及环境四个维度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北京地区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执行。其结果表现为地方政府对政策的附加式执行背离了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群体间及群体内部显现出新的教育不平等。研究发现,各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和地方政府采用社会管理的执行逻辑,行为联邦制的政治体制以及儒家文化均会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并导致偏差。因此,应当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以保障政策执行的效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凡  
传统"科学-理性"视野下的教育政策问题研究缺乏对教育政策问题的回溯性研究,没有考虑教育政策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从而使决策者在决策中常常犯"第三类错误"。政策发生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它聚焦于教育政策问题的形成过程,以及从个人教育需求走向教育政策问题过程中社会公共价值的提炼。从政策发生学的视野构建教育政策问题,需要对教育问题的"公共性"进一步提炼、明确教育问题的因果关系、使教育问题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博弈、使公众持续关注教育问题以及提升教育问题的解决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志芬  
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是关乎社会公平问题。本文运用吉尔伯特社会福利政策框架,对当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强调国家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受义务教育权,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政策支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习勇生  
教育政策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也是教育政策有效落实的基础。当前,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在政策目标、准入政策和管理举措上进行了适度创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政策目标过于趋同性和愿景化,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对象模糊,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概念界定不明确;政策实施主体重心偏低,权责不清晰。为此,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内容,即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设定具有操作性的政策目标、丰富政策对象的内涵和外延、完善监督问责和考核评价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桐  李忠  
在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象征式、附加式、抵制式、歪曲式与机械式等执行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度,进而影响到职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展开。导致政策执行失效的主要原因有政策本身的缺陷,执行者综合素质及其对政策价值认同度较低,执行环境的复杂性,监督机制的缺失,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等等。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提高职业教育政策本身的质量,协调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加强执行主体教育培养工作,寻求政策价值认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机制,构建良性政策支持环境;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完善政策监督机制;明确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实现互利共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冯文全  许晨莺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行教育券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因此,加快教育券制度的试点及实施进程,已成为缓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改革教育经费拨款模式,加强对教育券接收学校的资质审核和管理,以日渐完善的教育券制度来推进教育公平程度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一涛  
通过纯粹的市场机制调节教育资源易导致学校之间发展失衡,影响教育公平。政策制定者通过带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的"公民同招"政策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方式进行调整。"公民同招"政策实现了部分政策目标,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政策"副效应":民办学校的特色发展受到影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受到侵蚀。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一要提高教育政策的精准性,二要提高政策的权变性,三要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在法制框架下推进教育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吴宏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对此一直坚持"两为主"政策,但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集中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由于教育投入责任在各级政府间划分不清晰、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等,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实效并不理想。为更好地执行中央政府的这一政策,需将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上升为制度保障,构建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教育财政新机制;由公办学校为主转化为允许地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