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7)
- 2023(14855)
- 2022(12191)
- 2021(11337)
- 2020(9462)
- 2019(21551)
- 2018(21036)
- 2017(41766)
- 2016(22751)
- 2015(25514)
- 2014(25513)
- 2013(25163)
- 2012(23744)
- 2011(21375)
- 2010(21816)
- 2009(20605)
- 2008(20341)
- 2007(18485)
- 2006(16350)
- 2005(15188)
- 学科
- 济(87712)
- 经济(87613)
- 业(61521)
- 管理(60598)
- 企(49428)
- 企业(49428)
- 方法(38503)
- 银(35238)
- 银行(35093)
- 数学(33734)
- 行(33472)
- 数学方法(33329)
- 融(32472)
- 金融(32469)
- 中国(29882)
- 财(26865)
- 制(26644)
- 农(25942)
- 业经(20281)
- 贸(20052)
- 贸易(20038)
- 地方(19750)
- 易(19588)
- 学(17596)
- 农业(17401)
- 务(16790)
- 财务(16751)
- 财务管理(16713)
- 企业财务(15934)
- 度(15245)
- 机构
- 大学(317965)
- 学院(317924)
- 济(134691)
- 经济(131671)
- 管理(118269)
- 研究(111082)
- 理学(99996)
- 理学院(98883)
- 管理学(97339)
- 管理学院(96712)
- 中国(95267)
- 财(67139)
- 京(66956)
- 科学(64301)
- 所(56782)
- 农(55074)
- 中心(54182)
- 财经(52141)
- 研究所(51106)
- 江(49662)
- 经(47169)
- 业大(44431)
- 农业(43391)
- 北京(42868)
- 经济学(42489)
- 范(41743)
- 师范(41334)
- 州(40695)
- 院(39452)
- 银(38699)
- 基金
- 项目(201975)
- 科学(158368)
- 研究(151167)
- 基金(145252)
- 家(125482)
- 国家(124370)
- 科学基金(105630)
- 社会(95010)
- 社会科(90223)
- 社会科学(90195)
- 省(78535)
- 基金项目(75270)
- 教育(69926)
- 划(66729)
- 自然(66105)
- 自然科(64553)
- 自然科学(64533)
- 自然科学基金(63414)
- 编号(62505)
- 资助(60775)
- 成果(53089)
- 重点(46080)
- 部(45538)
- 发(45020)
- 课题(43964)
- 创(42466)
- 性(41196)
- 创新(39671)
- 教育部(39135)
- 国家社会(38983)
- 期刊
- 济(147801)
- 经济(147801)
- 研究(101546)
- 中国(64396)
- 融(58904)
- 金融(58904)
- 财(51989)
- 农(50813)
- 学报(47008)
- 科学(42465)
- 管理(41624)
- 教育(36213)
- 大学(35957)
- 学学(33584)
- 农业(32389)
- 财经(25815)
- 技术(25321)
- 经济研究(24271)
- 业经(23368)
- 经(22056)
- 问题(19419)
- 贸(18856)
- 国际(18579)
- 业(17270)
- 理论(16752)
- 世界(15248)
- 实践(15143)
- 践(15143)
- 技术经济(14746)
- 统计(14372)
共检索到498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孝红 郑弘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改革进程中,如何借鉴其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经验,保证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保军 盛小晶 刘玉雅
开发性金融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政策性银行成立之初相比,我国产业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市场需求和微观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条件日益成熟。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转型 开发性金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宋秋平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资金运作和风险控制等进行研究,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谭庆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英磊
针对近年来关于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的有关讨论,从理论、国际比较、现实国情、制度分析等视角明确提出政策性金融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机制性支撑。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20年来对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显著成效,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应通过加快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总体方向是按照"政策性目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原则,建立起"政策定位明晰、专业分工明确、服务功能完善、治理机制规范、风险控制有效"的现代政策性金融机构。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必要性 转型 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本文对哈、俄、德三国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机制、与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关系、组织架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任务、作用、立法监管、治理结构、集团化管理模式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得出启示,结合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建议:我国要继续重视和发挥好政策性银行作用,明确其功能定位和业务领域,加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实行集团化发展模式,出台政策性银行法规,积极鼓励支持“走出去”业务,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缓解“瓶颈”制约、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和先导作用。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集团化发展模式 国际合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宏宇
商业化运作是当前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改革方向。但是,商业化运作并非无限向商业性金融机构靠拢,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变为纯粹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甚至比商业性金融机构更加商业化的机构。这就需要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运作设定边界,使其真正有效地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本文借鉴了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经验,认为治理机制要始终以重大经营方针的决定权为边界,负债业务要始终以政府信用和资金的充分运用为边界,资产业务要始终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有效区间为边界,这才能使得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商业化运作改革中保持政策性业务的"初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亢聪怀 周全 张宝基 周洪刚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政策性银行 改革与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策性金融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普遍调整了发展战略,日益呈现出机构的重组再造及其业务经营的多元化、业务范围的扩大化、业务总量的结构性扩张与逆转、业务手段的商业化运作程度增强的一般特征和总体上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改革中都普遍强调和坚持其政策性金融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种不同的政策路径,我国政策性银行应定位于"三位一体"改革发展的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政策性银行是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或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我国在1994年先后成立了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3月,目前在全国设有32家分行和4家代表处。12年来,国家开发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中,发挥长期融资领域主力银行作用。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华相 胡敏
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以市场手段干预经济的工具,在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逐步升级,政策性银行的传统作用在逐渐削弱,需要转型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银行目前面临的挑战和转型机遇,提出了政策性银行转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转型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刚
“吃、穿、住、行”是民生问题,当人们的“吃、穿”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住”的问题就被提升到首要位置,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解决住房问题。文章在阐述了几个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后,着重比较了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以探讨在中国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及相关举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裕平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型改革的基本动因和采取的多种模式,结合其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的争议,明确指出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宏观环境下,有非常充分的理由继续设立政策性银行。要推进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需加强立法规范,分类优化机构布局和领域配置,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从外部监管与内部运行两方面改革现有政策性银行,以进一步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策性银行 商业化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勇
研究发达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国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针对我国当前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立法和监管;二是构建完善的住房金融市场结构;三是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发展要与商业性住房金融业务发展相适应;四是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择机建立国家住房储蓄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杭生 陆符玲
在中国改革的总体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一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专业银行体制已经不能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改变这种局面,在199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其目的在于:(1)确保落实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政策,(2)解决我国现有国有专业银行身兼二任,职能不清的问题,将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实现国家专业银行向真正商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