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36)
2023(14802)
2022(12441)
2021(11650)
2020(9571)
2019(21690)
2018(21379)
2017(41698)
2016(21955)
2015(24229)
2014(24348)
2013(23822)
2012(22325)
2011(20412)
2010(21104)
2009(20302)
2008(19672)
2007(17826)
2006(16630)
2005(15548)
作者
(61306)
(50833)
(50673)
(48716)
(32771)
(24081)
(23201)
(19424)
(19308)
(18405)
(17572)
(16908)
(16624)
(16563)
(16124)
(15795)
(14882)
(14786)
(14701)
(14203)
(13121)
(12270)
(12226)
(11808)
(11778)
(11595)
(11394)
(11176)
(10262)
(9988)
学科
(103607)
经济(103504)
管理(66253)
(65454)
(54414)
企业(54414)
方法(35847)
(35286)
银行(35141)
中国(34265)
(33579)
(31752)
金融(31752)
数学(31566)
数学方法(31266)
(29626)
(27116)
地方(25102)
(24822)
业经(22535)
技术(19135)
(17752)
(17388)
(17296)
贸易(17274)
(16817)
农业(16615)
(16123)
制度(16117)
(15343)
机构
学院(311957)
大学(310238)
(146227)
经济(143253)
管理(117716)
研究(110284)
理学(98672)
理学院(97659)
管理学(96404)
中国(96031)
管理学院(95772)
(73803)
(64478)
科学(59177)
财经(56186)
(54919)
中心(51427)
(50871)
(49709)
研究所(48660)
经济学(47019)
(44865)
经济学院(42011)
北京(41817)
财经大学(41612)
(39938)
(38969)
(38856)
(38591)
师范(38273)
基金
项目(187797)
科学(149446)
研究(143674)
基金(136525)
(116245)
国家(115207)
科学基金(99596)
社会(94319)
社会科(89686)
社会科学(89664)
(73464)
基金项目(70300)
教育(65913)
(60566)
自然(59918)
自然科(58555)
自然科学(58540)
自然科学基金(57561)
编号(57024)
资助(56347)
成果(48590)
(44004)
(42610)
(42427)
重点(42358)
课题(41212)
创新(40368)
国家社会(39338)
(39130)
教育部(37589)
期刊
(172888)
经济(172888)
研究(111640)
中国(69420)
(59770)
金融(59770)
(56518)
管理(49116)
(41232)
学报(38358)
科学(38091)
教育(35406)
大学(30689)
财经(29670)
经济研究(29591)
学学(28848)
技术(27575)
(25639)
业经(25581)
农业(25393)
问题(21846)
(18814)
技术经济(17689)
国际(17592)
理论(16622)
统计(15158)
商业(14830)
现代(14728)
(14569)
世界(14511)
共检索到515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牛晓健  王胜英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有五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环境下,我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现在对是否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虽有不同观点,但有一点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短期内还将继续实施,否则我国经济可能面临更多的问题。但是,继续增发国债的财政空间和使用效率已逐渐降低。对此困境,笔者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转到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业务来启动;通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相对于政府国债投资有诸多优势。但当前政策性银行在经营上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必须改革政策性金融业务,实现政策性金融创新,使其能够真正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晓健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社会保险纳入政策性金融的范畴,论证了社会保险的本质决定了它与政策性银行一样同属于政策性金融。进而认为社会保险可通过政策性银行业务进行某种形式的融合以发挥政策金融的整体优势,使国家信用在二者之间融会贯通,充分运用,减少国家信用外溢,在当前相互独立的政策性银行和社会保险之间构架联系的桥梁,使政策性资金在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体内循环,以解决当前政策性银行面临的资金来源的困境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运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较为详尽地论证了政策性金融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融合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跃  
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一般来说,决定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受教育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水平程度通常决定了当地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上海市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春雷  
论政策性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借鉴●王春雷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奇迹,并称为“东日经济增长模式”。这一奇迹的产生无疑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政府对经济实行了有效干预。其中政策性金融作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牛晓健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社会保险纳入政策性金融的范畴 ,论证了社会保险的本质决定了它与政策性银行一样同属于政策性金融。进而认为社会保险可通过政策性银行业务进行某种形式的融合以发挥政策金融的整体优势 ,使国家信用在二者之间融会贯通 ,充分运用 ,减少国家信用外溢。在当前相互独立的政策性银行和社会保险之间构架联系的桥梁 ,使政策性资金在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体内循环 ,以解决当前政策性银行面临的资金来源的困境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及运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较为详尽地论证了政策性金融进行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政策性金融融合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雪菲  
近日,中国国务院宣布,由中国央行会同有关单位提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方案,已经正式获得批准。此轮深化改革,任重道远。三家机构改革的获批,标志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批复中,明确三家政策性银行定位。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明确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政策性银行的定位。那么为什么会改革?首先要回顾一下政策性银行"前世今生"。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亢聪怀  周全  张宝基  周洪刚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甄杭之  
本文借鉴政策性银行监管的国际经验,从目前对政策性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切入,分析了政策性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法为先,差别监管,优惠激励,加强合作"的政策性银行监管政策设计与创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威  樊增强  
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金融的制度安排,由于市场发育滞后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政策性银行发挥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是立足政策性业务领域,把握实践中的动态性。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探讨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取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克华  
最近几年,关于“政策性银行”的问题,一时成为时髦话题。其中心恩想是把现在的专业银行分解为政策性银行和经营性银行。据说这样做有利于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永言  
论政策性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分设贾永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政策性银行”和“发展商业银行”的要求,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我国即将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开业,就是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银行业务主要为实现政府的产业开发政策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服务,经营政策性信贷业务活动的专业银行称为政策性银行(Policy Bank)。政策性银行也可以说是政府为指导和干预国家经济而设置的专业信用机构。如日本的开发银行是日本政府全资设立的银行,其业务发展宗旨,是向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重点发展的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并对民间金融机构贷款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华  
本文重点就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机构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督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政策性银行在机构体制上要体现产业性、区域性、阶段性特征 ,形成适时退出市场的灵活机制 ;在运行机制上可采取政府控制 ,市场引导的运作架构 ;在监督体制上 ,宜建立财政监督 ,央行协调 ,法律保障的监管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一、我国政策性银行营运效率的实证性研究(一)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目前对于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主要有三种方法:生产法、资产法和中介法。本文主要采用中介法来选取投入产出变量,以营业费用、所有者权益、资金主要来源作为投入量,以税前利润、贷款净额(贷款总额-呆账准备)作为产出(见表1)。1.投入变量的选取理由如下:营业费用能够反映出职工工资与福利支出以及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怀农  
迄今,我国政策性银行建立和运作已近十年,为我国经济建设、宏观调控、农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的建立和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解决政策性银行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转变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赋予政策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投向上的自主权;允许政策行银行利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解决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允许推出政策性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