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5)
2023(19412)
2022(16558)
2021(15417)
2020(12832)
2019(29208)
2018(28733)
2017(55791)
2016(30226)
2015(33419)
2014(33404)
2013(33096)
2012(30681)
2011(27831)
2010(28224)
2009(26288)
2008(25093)
2007(22461)
2006(20188)
2005(17998)
作者
(89440)
(74858)
(74018)
(70770)
(47384)
(35983)
(33522)
(29217)
(28361)
(26665)
(25572)
(24968)
(23810)
(23750)
(23339)
(23016)
(22216)
(22017)
(21428)
(21339)
(18777)
(18572)
(18231)
(17233)
(17004)
(16637)
(16632)
(16484)
(15286)
(14801)
学科
(134004)
经济(133868)
(87735)
管理(83159)
(65043)
企业(65043)
方法(51974)
(50332)
数学(45578)
数学方法(45083)
中国(36626)
农业(33544)
(32043)
业经(30530)
地方(30454)
(29188)
金融(29187)
(28704)
(28561)
银行(28487)
(27425)
(26850)
(23066)
贸易(23050)
(22405)
(19710)
财务(19638)
财务管理(19605)
(19048)
环境(18868)
机构
学院(432098)
大学(429679)
(182953)
经济(179203)
管理(165744)
研究(152510)
理学(143174)
理学院(141607)
管理学(139193)
管理学院(138439)
中国(118295)
科学(94451)
(90267)
(89868)
(82063)
(78313)
研究所(71432)
业大(71060)
中心(70060)
农业(69872)
财经(65295)
(64384)
(59494)
北京(56654)
经济学(55463)
(54638)
师范(54027)
(53920)
(51654)
经济学院(49795)
基金
项目(291533)
科学(227476)
基金(211084)
研究(209324)
(186128)
国家(184537)
科学基金(156550)
社会(133182)
社会科(126054)
社会科学(126018)
(114483)
基金项目(111595)
自然(101963)
自然科(99555)
自然科学(99528)
自然科学基金(97762)
(95814)
教育(94007)
资助(86973)
编号(84562)
成果(68278)
重点(65470)
(63897)
(63873)
(60329)
课题(58016)
创新(56404)
科研(55681)
国家社会(54942)
教育部(53998)
期刊
(207628)
经济(207628)
研究(129135)
(87243)
中国(83490)
学报(74433)
科学(66252)
(60880)
管理(58583)
农业(58464)
大学(55857)
学学(53548)
(52575)
金融(52575)
教育(40089)
业经(35837)
技术(34636)
经济研究(33165)
财经(32426)
(28544)
(27872)
问题(27312)
(21969)
技术经济(21657)
科技(20840)
世界(20658)
理论(20159)
业大(20020)
现代(19418)
(19247)
共检索到648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万众  朱哲毅  
笔者选取了华东、华中、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和华南7个地区,通过投入—产出函数的基本模型和拓展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以及对劳动力、资本、农机、水利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存在区域差异。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晓燕  李锋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投放的特殊性出发,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利用CD模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源祁  刘辉  
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文章在阐述数字金融发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上,选取2014—2020年中国1651个县域数据,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改善均显著提高了农业产值。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两个渠道,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能促进山区县、高城镇化水平县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为此,不同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合理发展数字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隋艳颖  夏晓平  
本文采用1985—2008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验证农业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我国总体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差异,并运用金融扭曲度指标测算农业受到金融排斥的程度。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但其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受到明显排斥。本文认为,应在坚持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合理的农村业务分层,建立成本收益和比较优势相结合的竞争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李德慧  
基于中国29个省市1996—2011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金融结构变动、农业经济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金融结构变动内生于农业经济结构变动;只有当农村金融结构变动与农业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时,农村金融结构变动才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对于目前中国农业经济整体而言,较之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份额的提高更适应于农业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凡   秦作霞   吴俊华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等逐渐被熟练运用,信息化政策应运而生,并逐渐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其效果,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据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呈缓慢特点,落后于当下社会发展的步伐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大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创新性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提升山西农业经济发展,文章围绕山西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当下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提高山西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宗玲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分析农村金融与农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发展路径,以实现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协同高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众  郑微微  王怀明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①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华东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起积极作用,对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起负面作用,其他地区不显著;②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技术创新而非效率改进;③基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资源诅咒、污染天堂假说等的作用机制,华东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绿色绩效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中国应该在人才培养、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吸收能力,规避资源诅咒效应,防止污染天堂形成,实现全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敏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十二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的一项关键性任务。笔者认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包括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制度改革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实现产业对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力,此以上三个因素构成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而完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济凝聚力以及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则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控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丰  
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学界对农业经济增长具体影响程度缺乏重视。为了探究气象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本文利用1997-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气温和降水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经济增长不仅具有产出效应,还存在价格效应。气温和降水的作用效应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第一次作用方向变化源于生产率效应由正转负,而第二次改向由种植结构调整和价格上涨共同决定。进一步,气温和降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周期性和地域差异性特征,其中,气温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区间为[-1.71%,1.37%],降水贡献区间为[-0.98%,1.15%]。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利于广东等南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气温和降水对东北、华北等地区农业分别产生负向和正向的影响。这一发现证明气象与农业经济高度相关,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推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理念应当是密切关注气象变化的短、中、长期影响,由此确定农业发展的短、中、长期政策,以及相关的财政、金融等配套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林海  彭宇文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以1986—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单方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比片面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应与社会资本、民间资本适度分工,即:政府资金应更多地投向基础研究领域,而社会和民间资本则主要投向那些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的应用研究领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鸿  张权  
文章从农村信息化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合理支配农业资本的使用用途三个可行性的策略,以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增长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丹  张懿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本文应用ECM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1991 -2005年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因果关系上,农村金融发展引致农业经济增长变动,在经验上颠覆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认识,而相应支持了金融支撑经济增长的概念。另外,研究还发现,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不明显,而农业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仅存在短期效应,中长期效应均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思美  
一、关于农业增长因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论问题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均在全国一级进行,缺乏分省区的案例分析,关于广东的类似研究更不多见。Wen和Zhang于1992年采用Fan等人所采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广东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他们将广东省分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余地区”两组,分别估计了这两个地区和全省农业增长的分阶段(1979年—1985年,1986年—1990年)变化情况,得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结论(Wen and Zhang,1992,p7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