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4)
2023(15114)
2022(12170)
2021(11074)
2020(8943)
2019(20113)
2018(19784)
2017(38695)
2016(20930)
2015(23426)
2014(23564)
2013(23157)
2012(21783)
2011(19942)
2010(20722)
2009(19641)
2008(18992)
2007(17346)
2006(16077)
2005(15180)
作者
(61190)
(50525)
(50274)
(48156)
(32544)
(24026)
(23055)
(19460)
(19456)
(18402)
(17338)
(16790)
(16405)
(16389)
(15983)
(15677)
(14906)
(14796)
(14613)
(14558)
(13002)
(12525)
(12345)
(11601)
(11577)
(11478)
(11447)
(11321)
(10327)
(10095)
学科
(91076)
经济(90976)
(61228)
管理(58750)
(47551)
企业(47551)
中国(36654)
方法(29913)
(28970)
金融(28969)
(28914)
(28734)
银行(28713)
(27856)
地方(26238)
数学(25741)
数学方法(25458)
(24484)
(22816)
业经(22797)
农业(19446)
(17570)
贸易(17549)
(17055)
(16330)
(15745)
(15475)
(14458)
(14371)
财务(14319)
机构
学院(302500)
大学(299038)
(130496)
经济(127543)
管理(110346)
研究(109758)
理学(92268)
理学院(91193)
中国(90791)
管理学(89826)
管理学院(89221)
(65533)
(64716)
科学(62797)
(55986)
中心(50833)
财经(50027)
研究所(49906)
(49842)
(48619)
(45199)
北京(41942)
(40825)
经济学(40520)
师范(40442)
业大(39828)
(39622)
(39207)
农业(38344)
财经大学(36795)
基金
项目(184953)
科学(145545)
研究(140294)
基金(132092)
(113818)
国家(112762)
科学基金(95822)
社会(89649)
社会科(85117)
社会科学(85099)
(72784)
基金项目(67886)
教育(63662)
(60953)
自然(58326)
编号(57683)
自然科(56944)
自然科学(56929)
自然科学基金(55908)
资助(54725)
成果(49168)
(45474)
重点(42019)
课题(41673)
(40907)
(38429)
(37946)
发展(37275)
国家社会(36873)
(36666)
期刊
(156280)
经济(156280)
研究(101023)
中国(68288)
(49953)
金融(49953)
(48833)
(48405)
管理(44062)
学报(42280)
科学(40532)
教育(36345)
大学(32877)
农业(31834)
学学(30767)
业经(26552)
技术(25537)
经济研究(25402)
财经(25285)
(21743)
问题(21081)
(17581)
国际(16429)
(16193)
理论(15378)
现代(14734)
商业(14646)
技术经济(14491)
世界(14225)
(13899)
共检索到492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伟  冷炳荣  李鹏  
从重庆市政府对城镇化政策推动的角度,反思当前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2010年以来,重庆市陆续推出了支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决定,并且这些城市(黔江区除外)将作为未来的特大城市发展目标,而对于大中小城市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对相关政策分析表明,当前的重庆城镇化战略存在过高城镇化目标、重城不重乡、重量不重质、重大不重小等不良现象,也将不利于城乡统筹、城市健康发展、城镇体系的合理化布局,论文最后从规划调控、规划衔接、部门协调等角度提出了重庆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伟   常海忠  
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lobalization),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动力因素,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各国金融业——包括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征,中国政策性金融业也概莫能外。正如普罗米修斯从天堂给人类盗来的火种,既造福人类,也带来了灾难的可能一样,金融全球化既为规范和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政策性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使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探析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影响,寻求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应对之策,实现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亢聪怀  周全  张宝基  周洪刚  
政策性金融是市场机制“缺陷”或不足的产物,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所发展,已经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本文首先分析政策性金融的特点,接着简要介绍了我国政策性金融产生的背景及目前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状况,最后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改革与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主要研究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战略 ,分析了大力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云开  
文章首先对政策性金融的涵义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接着介绍了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政策性金融所起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包括:我国政策性银行应主要经营政策性业务而不是商业性业务;政策性金融主要是支持收益性较低、公益性较高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各家政策性银行应当主要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发挥作用。此外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我国的住房公积金体系并入国家开发银行住宅金融事业部;尽快设立服务于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炯  李锦生  
根据区域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结合山西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山西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山西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战略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政  刘绪祚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圆梦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纵深迈进,研究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互动发展关系,对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及创新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金融支持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国层面VAR模型与省际面板实证分析,找出当前两者互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瞄准两者对接点及增强协同效应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近年来,国外政策性银行普遍调整了发展战略,呈现出业务总量的结构性扩张和业务结构的市场化程度增强的一般特征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具体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种不同的政策路径,提出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定位的特有内涵和“三位一体”改革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云廷  
本文反省了我国目前推行的小城镇化发展战略,认为以分散为特征的城市化并非是一种新的城市化模式,而是一种资源错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走向 ,认为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姚鹏  
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化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城镇化和贫困城镇化,不仅没有有效地启动内需,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需。实现启动内需,城镇化必须坚守产业化为基础的原则。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化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然后,借助非农产业数据,比较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城市非农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探讨了"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城镇化战略。东部地区"涓滴-扩散"效应已经显现,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形态是均衡化;中西部地区集聚仍是主要态势,都市圈/城市群是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根据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员的变化,将全国分为四类区域。增加值和就业都增长的区域是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光焘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顺应世界潮流、肩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又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任。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英  杨帆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聚集地,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愈加凸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阶段。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外延型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矛盾增多,这些都困扰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把科技创新融入到城镇化,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高效、环保低碳的绿色城镇化之路,有利于突破中国城镇化道路所面临的瓶颈,实现城镇化的战略转型。本文在简要分析和阐述中国进入城市化社会新时代的现状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的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宠  
1999年底 ,晋中市的城市首位度为 34.77% ,城镇化水平为 2 3%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17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制约晋中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晋中市的乡镇企业基本结束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布局 ,开始向具有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的区域转移和集中。建议改革户籍制度 ,成立晋中市城镇开发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