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3)
- 2023(13588)
- 2022(11428)
- 2021(10475)
- 2020(8721)
- 2019(19546)
- 2018(18983)
- 2017(37382)
- 2016(20243)
- 2015(22046)
- 2014(22092)
- 2013(21503)
- 2012(19798)
- 2011(17931)
- 2010(18474)
- 2009(17645)
- 2008(16708)
- 2007(15097)
- 2006(13502)
- 2005(12491)
- 学科
- 济(82296)
- 经济(82189)
- 管理(63256)
- 业(58895)
- 企(49456)
- 企业(49456)
- 方法(34277)
- 数学(30809)
- 数学方法(30284)
- 融(28406)
- 金融(28402)
- 中国(27213)
- 银(26881)
- 银行(26869)
- 财(26439)
- 行(25989)
- 制(23434)
- 农(22249)
- 地方(20527)
- 业经(18394)
- 务(16397)
- 财务(16345)
- 财务管理(16313)
- 企业财务(15634)
- 学(15130)
- 体(14870)
- 农业(14680)
- 贸(14184)
- 贸易(14170)
- 易(13822)
- 机构
- 学院(281731)
- 大学(279009)
- 济(119674)
- 经济(117085)
- 管理(106948)
- 研究(95695)
- 理学(91737)
- 理学院(90724)
- 管理学(88949)
- 管理学院(88402)
- 中国(79197)
- 财(61212)
- 京(57253)
- 科学(55778)
- 所(47753)
- 财经(47106)
- 中心(45839)
- 农(44295)
- 江(43777)
- 研究所(42864)
- 经(42667)
- 业大(38325)
- 经济学(37872)
- 北京(35811)
- 范(35071)
- 财经大学(35060)
- 州(35019)
- 院(34800)
- 师范(34750)
- 农业(34145)
- 基金
- 项目(186365)
- 科学(148955)
- 研究(137279)
- 基金(137028)
- 家(118588)
- 国家(117627)
- 科学基金(102111)
- 社会(89351)
- 社会科(84985)
- 社会科学(84969)
- 省(73429)
- 基金项目(70855)
- 自然(64878)
- 自然科(63445)
- 自然科学(63432)
- 教育(63429)
- 自然科学基金(62288)
- 划(61237)
- 资助(57091)
- 编号(54917)
- 成果(45491)
- 重点(42510)
- 部(41735)
- 发(40586)
- 创(39457)
- 课题(38967)
- 制(38945)
- 国家社会(37513)
- 创新(36983)
- 性(36803)
共检索到433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应斌
中国县域仍然是存在着一种供给型金融抑制,政策性金融的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的政策性金融需求。满足县域经济金融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必须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抵押担保体系、以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其它政策性金融支持。
关键词:
政策性金融 县域金融 金融抑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建胜
我国政策性金融对通胀的抑制作用姚建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国金融体制与通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次较高的通胀均与金融体制及其所执行的货币政策相关。例如,1985年、1988年、1993年和1994年通胀率分别高达8.8%、18.5%、13.2%和2...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志雄 曲如晓
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缓解了农村金融抑制吗?如果是,缓解效应究竟有多大?本文利用13个省市147个县的调研数据,结合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以及政府规制等异质性特征共同解释了90%的金融抑制的波动;其中,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对当期农村金融抑制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也增强了未来期的缓解效应;从平均水平看,农业政策性金融供给、社会消费水平提升使得金融抑制程度相对于均衡水平下降23.88%。因此,政府要因地制宜对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进行引导,构建以政策性金融为先导,商业性、合作性金融为主体,其他金融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互补性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雅卉 谢元态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突出的金融抑制问题。本文首先从供给型金融抑制和需求型金融抑制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县域金融抑制的表现:供给型金融抑制表现在县域金融供给主体的紊乱和县域金融供给资源的不足两方面,需求型金融抑制表现在供给的硬约束和需求的软约束矛盾加剧及县域金融需求主体难以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高门槛",并提出深化我国县域金融的对策建议:深化县域金融制度的改革,明确各金融主体的职能;创新县域金融制度,保障县域金融资源的供给;完善政府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环境;扩大县域金融的有效需求,保障县域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县域金融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峻峰 李巍
本文以金融抑制为研究主线,并作为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解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除金融抑制的进程并寻找金融新常态的现实依据,论述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的协同关系。结论如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良好,金融抑制的解除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金融发展步入新常态,且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发展具有内在稳定性;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生,金融新常态既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表现。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为: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时,突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从内外两个角度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和地方在解除金融抑制和深化金融改革时,应充分把控速度和质量,逐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甘武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金媛 邱丽 徐德贵 王世尧
以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企业生产技术的选择作为分析起点,采用信贷配置效率度量金融深化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的程度,利用199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就偏向性土地供给政策下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土地供给偏移的政策背景下,人口密度与房地产投资的匹配对区域间信贷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增加中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所引致的房地产投资与地区人口规模匹配,有助于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紧缩的用地政策提高了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成本,抑制了该地区信贷配置效率;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小,富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引致房地产过度投资,降低了信贷配置效率。总体来看,以公平为目标的土地要素区域平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双锐
一、对政策性金融的界定 政策性金融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东西;在西方,特别是那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通常成为国家干预经济、支持重点产业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国家银行办理的行政管理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等三部分内容。行政管理业务,指国家银行代理的流动资金管理、消费基金管理和现金管理等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指出于政策性需要而对国家银行经营有明显影响的存款业务,如保值储蓄业务,就是在国家为稳定储蓄、抵御挤兑风潮的特定情况下而开办的政策性存款业务,它的实施是以银行利率倒挂、亏损经营为代价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钦先
政策性金融具有政策性、优惠性和有偿性特征,是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工具之一,以贯彻政策意图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王定祥
西方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发展中转型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欠发达地区面临更为严重的金融抑制,进而导致居民收入差异分化和不平等问题的滋生。针对既有研究主要围绕城乡金融经济差距,本文借鉴金融发展理论,基于中国30个省2037个县的县域截面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村金融抑制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结果显示:中国县域农村地区内部同样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收入越低的农民因为自身资本积累的天然不足和外源资本获取能力较差,使其所受到的金融抑制程度越大而越难以摆脱其收入增长困境;而收入越高的农民因为自身资本积累的优势和较高的外源融资能力,其收入增长不断走向良性轨道。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永贵
资金是地方经济生存和发展的血液,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就越强。本文以宁夏固原市辖区四县为例,对贫困地区金融抑制和银行资金外流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资金 贫困地区 金融抑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春喜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结构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银行“惜贷”和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分析县域金融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县域金融的制度缺陷,针对现存的问题与矛盾,提出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金融 非正规金融 制度缺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