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2)
2023(5900)
2022(4943)
2021(4689)
2020(3828)
2019(8644)
2018(8317)
2017(16569)
2016(9160)
2015(9780)
2014(9850)
2013(9471)
2012(8920)
2011(7997)
2010(8268)
2009(7526)
2008(7610)
2007(6850)
2006(6094)
2005(5546)
作者
(25513)
(21356)
(21083)
(20317)
(13868)
(10200)
(9574)
(8099)
(8009)
(7913)
(7286)
(6996)
(6964)
(6948)
(6831)
(6470)
(6394)
(6322)
(6300)
(6056)
(5313)
(5295)
(5113)
(4901)
(4886)
(4881)
(4692)
(4690)
(4327)
(4319)
学科
(31619)
经济(31580)
管理(28373)
(28357)
(23101)
企业(23101)
方法(13211)
(12742)
数学(11678)
数学方法(11463)
(10402)
中国(9305)
(8683)
(8131)
财务(8114)
(8093)
财务管理(8092)
企业财务(7799)
(6992)
(6983)
贸易(6979)
业经(6963)
(6940)
银行(6933)
(6846)
农业(6624)
(6607)
(6203)
金融(6203)
地方(6190)
机构
学院(125487)
大学(123816)
(53098)
经济(51896)
管理(47834)
研究(44198)
理学(40895)
理学院(40455)
管理学(39782)
管理学院(39525)
中国(34021)
(28905)
科学(25964)
(25313)
(22464)
财经(21522)
(21284)
中心(20445)
研究所(20181)
(19792)
(19660)
业大(17399)
农业(16645)
经济学(16204)
(16091)
财经大学(16021)
北京(15884)
(15727)
(15604)
师范(15566)
基金
项目(81815)
科学(65173)
基金(60280)
研究(60106)
(52687)
国家(52227)
科学基金(44786)
社会(38277)
社会科(36393)
社会科学(36386)
(31461)
基金项目(30684)
自然(29271)
自然科(28624)
自然科学(28614)
自然科学基金(28131)
教育(27711)
(26924)
资助(25714)
编号(23897)
成果(20398)
(18687)
重点(18394)
(17851)
(17530)
课题(17200)
(16931)
教育部(16003)
创新(15845)
国家社会(15801)
期刊
(59182)
经济(59182)
研究(39608)
中国(24978)
(22986)
(19549)
学报(18787)
管理(18038)
科学(17431)
(16294)
金融(16294)
大学(14316)
学学(13644)
教育(13585)
农业(13116)
财经(10706)
经济研究(10157)
技术(9692)
业经(9546)
(9154)
问题(7358)
(6974)
(6614)
国际(5913)
(5700)
现代(5691)
理论(5681)
技术经济(5590)
统计(5403)
科技(5253)
共检索到192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徐朝阳  
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了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然而现有的有关政策性负担的理论模型主要集中讨论政策性负担与企业补贴的关系,但企业补贴并不等于预算软约束。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该框架下我们可以准确地定义预算软约束问题,并分析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然后,我们利用重复博弈的思想将本文的基本模型动态化,建立了长期预算软约束的基本理论框架,这在现有的预算软约束文献中是不多见的,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考察影响政策性负担、预算软约束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各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政策性负担是导致企业出现预算软约束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但如果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可以重复进行,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李志赟  
本文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 ,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与转轨经济中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 ,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 ,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且 ,预算软约束同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无关 ,在同样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条件下 ,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 ,并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当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时 ,政府剥夺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俞建海  
高校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造成了高校软预算约束和超量贷款。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情况下,政策性负担将导致高校校长的逆向选择,从而造成高校的超量贷款和效率降低。当高校承担政策性负担时,政府限制高校的贷款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硬化高校预算约束的关键在于剥离高校的政策性负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刘明兴  章奇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现象的根源。我们认为是政策性负担而不是所有制归属导致了此现象。本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的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毅夫  谭国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道爱  李兴发  向志容  
本文应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策性负担下大型涉农金融机构的预算软约束问题。通过求解政府和代理人(经营者)的动态均衡,提出分离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明确商业性涉农金融业务不补贴政策、加强监督等措施,可有效激发代理人的努力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洁  夏新平  余明桂  
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础,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债务融资和经理人腐败之间存在协同关系,而对于外部政策性负担重的企业,这种协同关系要大于政策性负担轻的企业,即使控制产权性质的差异,政策性负担对杠杆治理效应的影响也仍然显著。这一结果支持本文的理论假设,即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治理失效的预算软约束来源并不单一,除了产权性质外,企业的外部政策性负担也会软化其债务约束,导致杠杆治理失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倪志良  高正斌  张开志  
国有企业去杠杆是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保障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抓手。分析国有企业杠杆率"居高难下"现象的成因与机理,是国有企业去杠杆的关键。以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预算软约束的中介效应视角研究了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政策性负担对国有企业杠杆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策性负担每增加1个标准差,国有企业杠杆率上升0.03个标准差;(2)政策性负担向国有企业杠杆率传导过程中,预算软约束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3)预算软约束的中介效应在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区域国有企业间存在差异。有关政策建议是适度减轻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提高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消除资金使用成本扭曲;加快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国民  袁仕陈  
软预算约束对我国经济的危害甚大, 探讨我国预算软约束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应当从下述四个方面来治理我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1) 推进国有银企的市场化改革, 消除政府干预; (2) 建立分散化的银行体系, 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有效监控; (3) 实行财政分权, 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 (4) 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严格财政金融纪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春梅  
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冠民  沈红波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负担。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主要检验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的隐性动因、经济后果及其治理机制。以中国2005—201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超额雇员度量政策性负担,本文检验发现:①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有助于CEO获得晋升,并且当公司所处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失业率较高时,政策性负担对CEO晋升的影响更大;②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会降低其经营业绩与股票回报;③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设计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晋升机制时引入政策性负担指标以引导其承担政策性负担,尽管政府与高管人员都可从中获益,企业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飞梅  朱清贞  叶松勤  
以2008—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信息透明度与国有企业费用粘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费用粘性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越重,其费用粘性越强;在信息透明度不同的条件下,政策性负担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提高信息透明度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能有效抑制政策性负担对费用粘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政策性负担是通过管理层代理问题来影响企业费用粘性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强  雷丽衡  袁燕  
当承担着区域发展、税收、就业等政策性负担的食品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地方政府出于政策目标及政治绩效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得不放任、掩饰甚至庇护企业,企业也会挟此为获取更高利润而牺牲食品安全。本文研究表明:由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是造成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位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在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相对较低的市场发展初期,由于严格监管的有效性不足且与地方发展目标相冲突,政府通常会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换取地方发展。随着监管技术与监管能力提高,严格监管能够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并促进整体食品产业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政府目标。然而地方政府由于无法克服政策性负担导致的规制俘获,往往难以实施严格监管。只有通过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香花  高博  李世辉  
依托资源依赖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前景理论,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策性负担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性负担能够发挥资源支持作用,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并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可以增强政策性负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市场化进程快的地区政策性负担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顺周期行为特征,从财政分权体制和预算款约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具有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而预算软约束有助于其融资能力,使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变为现实。同时,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采用的是反周期的扩张性调控,而在经济繁荣期,所采用的则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这与我们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在经济衰退期,基建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经济繁荣期,行政管理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的新模式、财政分权和其他财政改革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