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2)
2023(16044)
2022(13809)
2021(13086)
2020(10914)
2019(24738)
2018(24727)
2017(48375)
2016(26316)
2015(29242)
2014(29219)
2013(28826)
2012(26552)
2011(24081)
2010(24332)
2009(22408)
2008(21987)
2007(19636)
2006(17461)
2005(15382)
作者
(76004)
(63653)
(62713)
(60137)
(40173)
(30477)
(28465)
(24895)
(23985)
(22718)
(21476)
(21465)
(19960)
(19945)
(19726)
(19373)
(18974)
(18800)
(18117)
(18078)
(15816)
(15588)
(15347)
(14623)
(14340)
(14141)
(14135)
(14099)
(12921)
(12581)
学科
(103947)
经济(103837)
(81515)
管理(75442)
(57215)
企业(57215)
(49314)
方法(45308)
数学(39521)
数学方法(39039)
农业(32738)
中国(28390)
(27119)
业经(25977)
(23068)
(21728)
地方(21413)
环境(21005)
(18915)
贸易(18909)
(18431)
(18253)
银行(18214)
(17858)
(17344)
(16906)
财务(16841)
财务管理(16808)
技术(16702)
(16400)
机构
学院(373355)
大学(370617)
(150821)
管理(149735)
经济(147539)
理学(129718)
理学院(128338)
管理学(126195)
管理学院(125516)
研究(124775)
中国(97028)
科学(78076)
(77907)
(76237)
(69828)
(62707)
业大(60828)
农业(58653)
中心(58131)
研究所(57153)
财经(55582)
(55433)
(50746)
北京(48857)
(48130)
师范(47725)
(44859)
(44614)
经济学(44112)
财经大学(41174)
基金
项目(256124)
科学(201676)
研究(187867)
基金(186352)
(162170)
国家(160750)
科学基金(138221)
社会(118904)
社会科(112392)
社会科学(112364)
(100251)
基金项目(99120)
自然(90013)
自然科(87828)
自然科学(87807)
自然科学基金(86221)
教育(84402)
(83794)
编号(77262)
资助(76459)
成果(62004)
(56766)
重点(56758)
(54966)
(52631)
课题(52021)
创新(49065)
科研(48853)
国家社会(48548)
教育部(48141)
期刊
(167689)
经济(167689)
研究(109776)
(75493)
中国(70470)
学报(59981)
科学(55411)
农业(51203)
(50679)
管理(50217)
大学(45812)
学学(43651)
(40088)
金融(40088)
教育(36980)
业经(31988)
技术(29857)
财经(26107)
(24575)
经济研究(24530)
问题(22728)
(22130)
(19075)
科技(18203)
理论(17953)
技术经济(17804)
资源(17618)
图书(17249)
现代(17025)
实践(16534)
共检索到54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改艳  赖永波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对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作物保险通过改变农户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会引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行为的调整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对福建省稻农的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现行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增加化肥的投入数量会提高其参保意愿,增加农药投入量会降低其参保意愿;相对于未参保的农户,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增加了6.21%,而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降低了1.82%。再以农户耕地规模为分类标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比普通农户降低了3.41%;在农药投入上,规模农户比普通农户降低了4.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应针对农户"低碳型"与"高碳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和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和保障水平设计更精准化;应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发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应建立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利益诱导机制,引导农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郭颂平  罗向明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保费补贴会改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期望收益,进而会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最终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本文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造成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二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三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财政补贴的环境效应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覆盖结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比例,诱使农民采用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使农业保险真正实现维护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和谐统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荣琴  
农作物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作物保险具有区别于其他保险的属性。必须从不同角度揭示农作物保险的时空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做好农作物保险的季节性安排,遵循农作物保险的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科学进行费率厘定和保险区域划分,合理配置农作物保险资源。必须树立长期与动态的经营理念,克服农作物保险经营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建立农作物保险理赔制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为农作物保险经营奠定牢固的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少群  庹国柱  
对农作物保险的经营来说,通过危险单位区划,对农作物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了风险的识别和范围划分,这就为在空间、时间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经营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危险单位区划的基础上,保险人就可以按不同危险单位内的风险强度进一步划分风险区域,进而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法计算不同风险区域的费率。费率分区是保险企业成功经营农作物保险的基础和前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向明  张伟  谭莹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会提高被保险农产品的预期收益,激励农民加大对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引发种养结合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缺乏有效政策约束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农民增加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实施量,最终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广东中山市农业保险试点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专业化的养殖和种植大户数量在农业保险实施后显著增加,由此引致的农用化学品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也日益严重。为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对低碳、环保型农业实施更优惠的保险费率和更高的保障水平,以及与涉农信贷相结合的抵押贷款制度,进而构建支持低碳农业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学君   颜筱熹  
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因其在赔付效率、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被认为是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有益补充甚至是替代。在实施天气指数保险的国家当中,印度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本文在简要梳理印度农作物天气指数保险计划(RWBCIS)在其农业保险体系构建中的定位及其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其产品设计、运营体系以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具体措施和实施经验。研究发现,印度将RWBCIS定位为传统农作物产量险的有效补充,并结合地理位置、耕地分布及气候类型下的适用性,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RWBCIS的有序实施得益于完备的保险基础数据、健全透明的信息平台、精细化的产品设计和覆盖面广泛的气象网络的共同支撑;通过制定投保作物日历以及监督惩罚机制明确权责分配,提高保险市场的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印度实施RWBCIS的政策思路及其在保险运行机制设计上的具体安排,或为中国农业保险顶层制度设计以及产品创新提供值得借鉴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超民  
本文分析了美国《联邦作物保险法》,指出我国作物保险政策应当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提出建立有关作物保险的立法体系,依法管理作物保险事务;建立国家政策性作物保险公司并接受政府指导和立法机构监督;作物保险要强调强制性,建立强制性巨灾保险;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鼓励农户诚实经营、减少投机,提高作物保险的制度可靠性,杜绝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作物保险计划应当逐步进行市场化经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左斐  徐璋勇  
农作物保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工具。学术研究领域对农作物保险影响作物产出的相关探讨由来已久,在不少问题上存有争论,而关于这一主题,近年来的总结性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9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的结果,提炼出农作物保险作用于产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保险通过"长期机制"和"短期机制"的共同作用对农作物产出带来影响。据此框架,论文从农作物保险对生产行为、对农业生产者收益和对产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并总结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最后立足国内对今后这一主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涛  聂建亮  武宾霞  李曼  史培军  
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作物保险费率定价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产量统计模型是农作物保险精算中较为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种模型,适用于中国开展的农作物保险实践。论文在广泛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产量统计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该模型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1)产量统计模型中的趋势处理和分布拟合环节是模型不确定性的两个主要来源。针对农作物单产趋势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开发可灵活表达趋势变化规律的模型,并注重趋势检测结果的验证。对于概率密度分布模型的选择必须遵循作物和风险的区域特征。(2)产量统计模型尚不能有效解决空间相关风险累加的问题。引入空间要素,形成产量的综合时空统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小静  王国军  
系统性风险削弱了传统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能力,是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大部分县级区域的农作物系统性风险处于高和较高的等级水平内,四种主要农作物的系统性风险大小依次为棉花>小麦>花生>玉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建立有效的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在创新指数化农作物保险的同时,政府的财政补贴、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也应根据省域内作物种类、风险水平的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以有效应对农作物系统性风险给农业保险经营带来的潜在问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晓峰  
区域产量保险设计初衷,旨在应对以个体实际损失为理赔依据的传统型农业保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管理成本偏高、服务效率偏低等问题。目前区域产量保险在美国和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实践,其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糖料蔗是广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由于传统型农业保险的缺陷在广西糖料蔗表现尤为突出,导致糖料蔗种植保险推广面临较大阻力。区域产量保险应用于广西糖料蔗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挑战,且有赖于一系列限制条件的满足,需要科学制定风险区划、制定客观的理赔依据、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划分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分区的关键是确定区域大小及指标体系,难点是如何尽量将必要却难以量化的指标合理量化。本文以划分湖北中稻县级产量保险风险分区为例,探讨如何在综合考虑气候、农业灾害、地形地貌、水利设施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当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少数量化具有一定难度的重要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芳  方伶俐  
目前农作物区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相关研究中,大多是选取几个主导指标,然后使用聚类分析进行划分。若指标更全面、数量更多且类别丰富,则不适宜直接进行聚类。本文以湖北水稻为例,选取气候、灾害、地形、水利、产量等6类共12个指标,联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划分湖北中稻县域产量保险风险区划,效果较好。实证结果表明,鄂西北风险较高,鄂东南和鄂西南风险中等,其他地区风险较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伶俐  李文芳  
本文以湖北省农业保险业务量较小的孝感市和十堰市及业务量相对较大的襄樊市和宜昌市共376户农户为对象,运用Logit计量模型对农户农作物保险购买决策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家庭总收入、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耕地面积、受访者的受教育年限及风险认知程度对农户农作物保险购买决策有明显影响,并不因各地农业保险开展水平而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柴智慧   张晓夏  
高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保险对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参与农作物保险会显著扩大土地流转面积19.296万公顷,提升土地流转率1.427%;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保险密度、高保险深度的地区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对土地流转面积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最新农业保险政策试点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高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地区土地流转市场的环境优化及农业保险产品高质量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