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0)
- 2023(14768)
- 2022(11809)
- 2021(10901)
- 2020(9183)
- 2019(20274)
- 2018(20214)
- 2017(39644)
- 2016(21465)
- 2015(23559)
- 2014(23512)
- 2013(23093)
- 2012(21024)
- 2011(18608)
- 2010(19170)
- 2009(18072)
- 2008(18397)
- 2007(16909)
- 2006(15270)
- 2005(14075)
- 学科
- 业(96915)
- 济(88361)
- 经济(88241)
- 企(77343)
- 企业(77343)
- 管理(73023)
- 农(47355)
- 方法(36050)
- 业经(31727)
- 农业(31413)
- 财(29720)
- 数学(27772)
- 数学方法(27494)
- 中国(25590)
- 制(22565)
- 务(21348)
- 财务(21316)
- 财务管理(21287)
- 企业财务(20249)
- 策(20086)
- 技术(18354)
- 银(17079)
- 银行(17058)
- 贸(16408)
- 贸易(16398)
- 行(16288)
- 体(16170)
- 易(16013)
- 理论(15741)
- 地方(15198)
- 机构
- 学院(309820)
- 大学(300736)
- 济(133194)
- 经济(130657)
- 管理(125511)
- 理学(107182)
- 理学院(106213)
- 管理学(104737)
- 管理学院(104165)
- 研究(98974)
- 中国(83368)
- 财(65203)
- 农(64640)
- 京(61814)
- 科学(57782)
- 财经(50749)
- 所(49624)
- 江(49319)
- 农业(49274)
- 业大(47752)
- 中心(47173)
- 经(46151)
- 研究所(44381)
- 经济学(39621)
- 州(38514)
- 北京(38375)
- 财经大学(37175)
- 经济学院(35787)
- 范(35392)
- 师范(35051)
- 基金
- 项目(199433)
- 科学(159595)
- 研究(147733)
- 基金(147554)
- 家(127079)
- 国家(125795)
- 科学基金(110187)
- 社会(97250)
- 社会科(91861)
- 社会科学(91841)
- 省(78720)
- 基金项目(77538)
- 自然(70515)
- 自然科(69002)
- 自然科学(68983)
- 自然科学基金(67853)
- 教育(65922)
- 划(64216)
- 编号(59935)
- 资助(59675)
- 成果(47746)
- 部(44610)
- 重点(43661)
- 创(43609)
- 发(43296)
- 业(42784)
- 课题(40192)
- 国家社会(40175)
- 创新(40020)
- 性(39812)
共检索到47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小鹏 梁平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的因果识别方法定量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业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增强了农民的专业化种植倾向,弱化了多样化种植行为,同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特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一年后对专业化影响明显高于试点当年的程度;地区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保险深度越高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该地区农业专业化正向影响程度越大。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种植风险 种植专业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小鹏 梁平
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的因果识别方法定量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业种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增强了农民的专业化种植倾向,弱化了多样化种植行为,同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特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一年后对专业化影响明显高于试点当年的程度;地区间也存在明显差异,保险深度越高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该地区农业专业化正向影响程度越大。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种植风险 种植专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军 宋岭 王树声
本文将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的现行保险条款作为假定条件,采用动态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对农民与保险公司的行为做出模拟,得出了"保费将越来越高、投保农民越来越少"的结论。为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政府可考虑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大宗农产品实行强制性保险并制订与之相配套的小额信贷、病虫害防治、灾害救济政策;加大科研投入,绘制各县域的风险损失图和频率图;同时为下一步乡镇、村一级的费率分区做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民 保险公司 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燕 林乐芬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挥着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受损农民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障功能。本文基于200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DID模型、动态静态面板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模型等,基于农民视角实证考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显著增进了农民福利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具有一定的福利改善作用,这主要通过灾前保费支出效应实现——人均保费支出的农民福利改进效应显著,虽然在短期内增强了农民福利波动,但长期看改善了农民福利水平;随着农民福利水平的上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改善效应逐渐减弱;灾后保险赔付的福利效应尚未体现,这是由农业保险赔付效率不高造成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彭诚 彭云
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四川省长宁县以乡镇为单位,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几年来,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以2009年为例,全县共有15万户(次)农民参保,各参保险种均全面完成考核任务。共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宇峰
加入WTO后,农业保险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的一种创新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江苏省面临的农业风险以及农业保险不断萎缩的局面和内在原因,解释了为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作为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同时,在分析其“联办共保”的保险模式后,总结了自2004年试点至今的两年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试点运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群众"满意工程":1.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制度。2.创新方式,探索查勘理赔工作新路径。3.建立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完善基层保险服务网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九杰 崔恒瑜 吴本健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支农政策工具之一,除了起到农业风险管理作用之外,从长期来看还具有促进农民增收等效应。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讨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作用路径,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我国各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作为外生冲击,利用2000~2016年的省级数据,使用渐进性双重差分的方法,评估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收入结构的长期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和人均非农收入的影响均是正向显著的,并且有助于区域内农村居民非农收入比重提高,这一效果随试点时间推进不断强化。此外,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对于城乡关系的间接效应,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对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一定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帆 李倩 区翠婵
农业风险的多元化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构建必须以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户三方行为主体为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本文对各主体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结合数学规划思想设计各方参与主体的约束条件,通过求解数学规划问题,获得无政府参与和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情况下(P,I)的一般形式。由此得出在面临高风险、高损失的情况下,政府对投保人和承包人都予以补贴时方可实现均衡的结论。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 主体 行为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开始,在中央财政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壮 田云 陈池波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壮 田云 陈池波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本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七种主要经营模式中生产者、保险公司与政府地位,不同模式的异同点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地区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状况区别对待,最终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模式 比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毛文博 管星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补偿机制符合我国国情。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拥有经营机构的选择权和监督权,保险企业拥有经营权,两者既统一,又辩证。实践中,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的过死",扭曲了保险企业行为,抑制了保险功能发挥。理顺政府和保险企业的关系对今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府和企业 主体定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