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7)
- 2023(16195)
- 2022(13385)
- 2021(12072)
- 2020(10287)
- 2019(22930)
- 2018(22476)
- 2017(44586)
- 2016(24198)
- 2015(26717)
- 2014(26458)
- 2013(26760)
- 2012(25003)
- 2011(22334)
- 2010(22798)
- 2009(21158)
- 2008(21502)
- 2007(19772)
- 2006(17553)
- 2005(15863)
- 学科
- 济(107480)
- 经济(107356)
- 业(103186)
- 管理(84196)
- 企(83214)
- 企业(83214)
- 方法(49791)
- 农(47919)
- 数学(41255)
- 数学方法(40909)
- 财(37479)
- 业经(32397)
- 农业(31784)
- 中国(27553)
- 务(24595)
- 财务(24577)
- 财务管理(24533)
- 制(24508)
- 企业财务(23198)
- 策(20644)
- 贸(20213)
- 贸易(20205)
- 易(19713)
- 技术(19402)
- 银(18919)
- 银行(18886)
- 行(17958)
- 划(17904)
- 地方(17774)
- 学(17698)
- 机构
- 学院(354724)
- 大学(348002)
- 济(156943)
- 经济(154047)
- 管理(142489)
- 理学(122218)
- 理学院(121118)
- 管理学(119466)
- 管理学院(118824)
- 研究(115041)
- 中国(94690)
- 财(76527)
- 农(72823)
- 京(71163)
- 科学(66925)
- 财经(59747)
- 所(58072)
- 农业(56263)
- 江(55667)
- 业大(55121)
- 经(54437)
- 中心(54256)
- 研究所(51966)
- 经济学(48480)
- 北京(44336)
- 财经大学(44050)
- 经济学院(44040)
- 州(43127)
- 院(40944)
- 经济管理(39933)
- 基金
- 项目(230804)
- 科学(183878)
- 基金(171695)
- 研究(167606)
- 家(149217)
- 国家(147831)
- 科学基金(128359)
- 社会(110646)
- 社会科(104897)
- 社会科学(104868)
- 省(90346)
- 基金项目(89639)
- 自然(82797)
- 自然科(80970)
- 自然科学(80943)
- 自然科学基金(79599)
- 教育(75142)
- 划(74906)
- 资助(71214)
- 编号(65572)
- 部(52584)
- 成果(51920)
- 重点(51125)
- 创(50068)
- 发(49962)
- 业(47692)
- 国家社会(46362)
- 创新(46245)
- 教育部(45203)
- 课题(44843)
- 期刊
- 济(178374)
- 经济(178374)
- 研究(105354)
- 农(72201)
- 中国(68832)
- 财(61814)
- 管理(54701)
- 学报(53422)
- 科学(51076)
- 农业(48272)
- 融(44025)
- 金融(44025)
- 大学(41743)
- 学学(40379)
- 业经(33501)
- 财经(30452)
- 技术(29480)
- 经济研究(27556)
- 教育(26376)
- 经(26104)
- 业(25715)
- 问题(23492)
- 技术经济(19822)
- 贸(18215)
- 世界(17996)
- 版(17587)
- 现代(16797)
- 统计(16797)
- 商业(16662)
- 财会(16186)
共检索到53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雯 张锦华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使其调整生产决策并最终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性。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8年在六个省份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试点开展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经营规模扩张、种植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调整三条渠道实现,但对不同自然风险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开展显著降低高自然风险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但对低自然风险地区的政策效果却截然相反。据此,本文为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基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壮 田云 陈池波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壮 田云 陈池波
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构造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试点地区的农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检验方法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专业化与农业技术进步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抑制农业碳排放的主要路径;尽管经营规模扩张有利于农业碳减排,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未明显推动经营规模扩张;相比其他地区,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碳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生忠 刘晓丹 邵全权
农业保险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配套措施,利用我国从2018年起在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实施的玉米收入保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来评估玉米收入保险试点对我国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玉米收入保险试点的实施显著增加了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而且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玉米收入保险试点的实施是通过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价格等途径促进各地区玉米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以上分析为我国继续扩大农业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也对更好地完善农业收入保险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根据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对农户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其对农业保险实施效果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讲,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作物产量、稳定农户家庭收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未具有明显的长期效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作物保险 农村保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美 冯文丽 高峰 薄悦
近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政府提供保费补贴的前提下,农户的有效保险需求依然不足。通过对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分析,研究农户的风险意识、保险认知与农业保险覆盖率的关系,发现政府提供保费补贴已不是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最主要动因,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关键在于农户对农业保险形成正确的认知及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符合农户风险规避需求的保险产品。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意识 保险认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宇峰
加入WTO后,农业保险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农业的一种创新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本文通过介绍江苏省面临的农业风险以及农业保险不断萎缩的局面和内在原因,解释了为何选择江苏省淮安市作为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同时,在分析其“联办共保”的保险模式后,总结了自2004年试点至今的两年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试点运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康 叶明华 李琴英 郑慧
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守好“三农”基本盘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的有效发挥与农业经济韧性具有内在契合性。以我国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政策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0年我国420个产粮大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韧性提高,并且数字化程度能够显著正向调节其促进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粮食种植规模较小地区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升对农业经济韧性促进作用更强。相较于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提升农业经济韧性的效果更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开始,在中央财政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祖荣
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已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共识。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必须明确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兼顾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并结合其他农业风险管理手段,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 农业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英杰
近年来,山东省将海洋牧场作为"海上粮仓"核心区进行重点打造,创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海洋牧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逐步构建市场化的海水养殖风险防范机制,促进长岛综合试验区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有效保障海水养殖产业健康长足发展。2019年9月,全国首单"海洋牧场保险+信贷"签发仪式在长岛综合试验区举行。该保险项目以长岛综合试验区海洋牧场为试验田,扩大海洋保险业务领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福星 贺娟 吴汉辉 冯中朝
[目的]农业保险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是重要的农村金融工具,体现了惠农富农的政策导向。随着农业保险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微观农户层面研究农业保险的收入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方法]文章基于2019年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808份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户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农业保险会显著增加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在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处理互为因果问题,PSM方法纠正选择性偏误,以及截尾和缩尾处理后,结论依旧稳健。农业保险对不同收入农户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随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农业保险的增收效果逐渐减弱。[结论]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收增收功能,从强政策宣传,提高保险密度与深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保险体系建设;以及实施倾斜性保费补贴和赔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罗向明 曾华盛 刘心怡
本文从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东部与中西部农户收入再分配以及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收入再分配三个维度,就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本文认为,保费补贴本质上是专门面向农户的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因此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但由于我国区域间保费补贴力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农户从保费补贴中获得的直接补贴收入和间接增收效应都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因而现行保费补贴格局会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农业保险在贫困农户和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分配效应则取决于其风险保障水平的高低,风险保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贫困农户从农业保险中所获得的增信效应较强,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信贷约束,有助于缩小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反之则会加大与富裕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补贴结构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水平,以达到更好的精准扶贫效果。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相对贫困 保费补贴 收入再分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荣 闫宇光 王新兰
政策性农业保险宏观上有助于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进入良性循环,微观上有助于实现农户自身福利效用最大化。本文利用辽宁省入户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意义及经济绩效。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农户具有显著的平滑消费、规避农业风险的福利效应;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农户个体的农业产出水平;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反贫困的福利意义,但是对于低收入的30%农户反贫困效果不明显;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满足农户消费需求的福利效用。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福利绩效 影响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柴智慧 张晓夏
高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保险对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参与农作物保险会显著扩大土地流转面积19.296万公顷,提升土地流转率1.427%;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保险密度、高保险深度的地区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对土地流转面积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最新农业保险政策试点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高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地区土地流转市场的环境优化及农业保险产品高质量供给。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激励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