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0)
- 2023(15710)
- 2022(12789)
- 2021(11806)
- 2020(9940)
- 2019(22421)
- 2018(22285)
- 2017(44175)
- 2016(23577)
- 2015(26147)
- 2014(25878)
- 2013(25406)
- 2012(23251)
- 2011(20863)
- 2010(21493)
- 2009(20285)
- 2008(20348)
- 2007(18553)
- 2006(16584)
- 2005(15165)
- 学科
- 济(101559)
- 经济(101447)
- 业(101206)
- 企(81526)
- 企业(81526)
- 管理(81496)
- 农(47719)
- 方法(46381)
- 数学(37927)
- 数学方法(37310)
- 业经(32140)
- 农业(31631)
- 财(31428)
- 中国(26085)
- 制(23078)
- 务(22197)
- 财务(22151)
- 财务管理(22120)
- 企业财务(20992)
- 策(20528)
- 技术(19816)
- 贸(18702)
- 贸易(18693)
- 易(18263)
- 划(18184)
- 理论(18098)
- 环境(17949)
- 银(17879)
- 银行(17867)
- 行(17072)
- 机构
- 学院(343581)
- 大学(333319)
- 济(147498)
- 经济(144681)
- 管理(140540)
- 理学(120870)
- 理学院(119790)
- 管理学(117815)
- 管理学院(117198)
- 研究(106387)
- 中国(88806)
- 财(70319)
- 京(68029)
- 农(66614)
- 科学(62677)
- 财经(55294)
- 江(53409)
- 所(52790)
- 业大(52125)
- 中心(51043)
- 农业(50976)
- 经(50248)
- 研究所(47400)
- 经济学(44145)
- 北京(42235)
- 州(41910)
- 财经大学(40607)
- 经济学院(40014)
- 经济管理(39191)
- 范(38848)
- 基金
- 项目(224226)
- 科学(179123)
- 基金(165419)
- 研究(164846)
- 家(142316)
- 国家(140995)
- 科学基金(123992)
- 社会(108060)
- 社会科(102388)
- 社会科学(102359)
- 省(89290)
- 基金项目(86507)
- 自然(79942)
- 自然科(78198)
- 自然科学(78181)
- 自然科学基金(76838)
- 教育(74353)
- 划(72667)
- 资助(68585)
- 编号(66438)
- 成果(51825)
- 部(49838)
- 重点(49256)
- 创(49039)
- 发(48279)
- 业(45356)
- 创新(45174)
- 课题(44869)
- 国家社会(44683)
- 制(43181)
共检索到513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向明 张伟 谭莹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会提高被保险农产品的预期收益,激励农民加大对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而引发种养结合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在缺乏有效政策约束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农民增加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实施量,最终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针对广东中山市农业保险试点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专业化的养殖和种植大户数量在农业保险实施后显著增加,由此引致的农用化学品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也日益严重。为解决政策性农业保险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建议政府调整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对低碳、环保型农业实施更优惠的保险费率和更高的保障水平,以及与涉农信贷相结合的抵押贷款制度,进而构建支持低碳农业发...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环境效应 绿色补贴 环境污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保忠 王秀秀 史芳 曾福生
建成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是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基于国内现有补贴政策,分析我国农业补贴与农业绿色补贴的环境效应差异,探讨当前我国农业绿色补贴政策的改革成效和存在问题。研究表明,理论上,农业补贴的技术效应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农业补贴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性效应等会加剧农业环境污染,但农业绿色补贴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都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实践中,随着我国的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农民稳定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目标或基本达成或初显成效,但是仍存在农业绿色补贴的绩效不高、农业绿色补贴政策统筹不够、农业绿色补贴执行难度大等问题。因此,从深化农业绿色补贴制度改革提升补贴的激励效果、统筹制定农业绿色补贴政策发挥补贴示范引领作用、科学制定补贴申请核查机制同时夯实基层农经工作队伍等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伟 郭颂平 罗向明
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的保费补贴会改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期望收益,进而会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最终对农村环境造成影响。根据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本文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环境效应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造成的环境污染结构效应;二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张造成的环境污染规模效应;三是由农业保险引致的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效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财政补贴的环境效应问题,通过不断优化农业保险覆盖结构、保障水平和保费补贴比例,诱使农民采用环保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使农业保险真正实现维护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环境效应 财政补贴 低碳农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广覆盖,低保障、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商业保险消费总量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家庭收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倒U形关系,而与商业保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设计。超率累退保费补贴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和整体保障水平。文章的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实现金融普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粟芳 方蕾
保费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部分,不合理的补贴制度无法真正实现"低保费、广覆盖,低保障、保成本"的普惠目标。文章构建了农业保险收入消费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带门槛的固定补贴费率模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支出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先升后降;当商业保险的实际费率水平低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消费总量明显下降,商业保险消费总量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单调递增。基于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的分析证实,家庭收入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倒U形关系,而与商业保险存在正相关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超率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正军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是农业保险制度运行的载体。从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先后经历了探索、选择和发展等不同历史时期。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特色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需要从农业保险组织管理与基层服务、财政保费补贴、大灾(巨灾)风险分散和市场监督与管理等模式逐一设计。论文试图以此揭示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进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改艳 赖永波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对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作物保险通过改变农户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会引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行为的调整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对福建省稻农的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现行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增加化肥的投入数量会提高其参保意愿,增加农药投入量会降低其参保意愿;相对于未参保的农户,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增加了6.21%,而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降低了1.82%。再以农户耕地规模为分类标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比普通农户降低了3.41%;在农药投入上,规模农户比普通农户降低了4.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应针对农户"低碳型"与"高碳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和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和保障水平设计更精准化;应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发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应建立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利益诱导机制,引导农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文军 袁辉
本文梳理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享有财政补贴后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4—2011年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赔付支出和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是保费赔付和保费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协整关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调节效应显著。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财政补贴 保费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来存
在农民风险倾向随收入变化的假定下,政府保费补贴额的下限(或上限)取决于: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效用曲线拐点处的农民收入水平(或农民理想的效用水平),农民自身收入水平,农民、政府的保费支付比例。文章以湖南为例,其分析表明,湖南农民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补贴下限对应的3204元的收入水平,农民属于中等收入层次,收入每增加1%,效用水平提高0.22%,(理想效用值为97时的)补贴上限为年人均238元。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进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理论依据,提出补贴的必要条件是农业风险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导致农业保险合同双方出价存在"价差",充分条件是农业本身的重要地位及农业保险对于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运用风险定价法,从农户和保险人角度测算了补贴的额度问题。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 理论依据 补贴额度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彭进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具有动态性和多维性的最优边界,补贴的不足和过高均会减少福利。本文将消费者剩余和外部性结合起来构建了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模型,探讨了最优补贴边界的决定标准;从保户和保险机构两方面分析了直接补贴原保险相对低效率的原因所在,提出了涵盖运作主体、基金运作方式、费率和再保险责任限制方式等要素的以再保险补贴为核心的最优补贴方式的构想。相对于直接补贴原保险的做法,这种构想更有利于实现农业风险的分散,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进而实现农业保险供给的扩张。
关键词:
农业保险 补贴 最优边界 补贴方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饶祎平
美国农业保险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传统的农作物保险计划成功转型为公私合作模式,为美国农业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安全网。美国这种公私合作的保险经营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为其提供了差异化的财政补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问题,实现财政补贴效益的最大化,也实现了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利益的均衡化。基于此,本文在中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发展历程、运行机制、政府角色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美国这种财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互动结合的经验及其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饶祎平
美国农业保险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传统的农作物保险计划成功转型为公私合作模式,为美国农业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安全网。美国这种公私合作的保险经营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为其提供了差异化的财政补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失灵问题,实现财政补贴效益的最大化,也实现了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利益的均衡化。基于此,本文在中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发展历程、运行机制、政府角色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美国这种财政补贴政策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互动结合的经验及其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保险理论中市场失灵问题的中外文献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基础。认为以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特性,并且提出,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保险所需政策性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相关支农政策相比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准公共产品 外部性 政策性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