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5)
- 2023(16420)
- 2022(13555)
- 2021(12645)
- 2020(10180)
- 2019(22876)
- 2018(22467)
- 2017(43386)
- 2016(23625)
- 2015(26064)
- 2014(26066)
- 2013(25825)
- 2012(24120)
- 2011(21723)
- 2010(22604)
- 2009(21066)
- 2008(21303)
- 2007(19494)
- 2006(17625)
- 2005(16380)
- 学科
- 济(101534)
- 经济(101402)
- 业(97384)
- 企(77118)
- 企业(77118)
- 管理(75623)
- 农(48564)
- 方法(36820)
- 业经(33171)
- 农业(32522)
- 中国(31423)
- 财(30411)
- 数学(28267)
- 数学方法(27958)
- 制(24736)
- 地方(23879)
- 务(20972)
- 财务(20941)
- 财务管理(20909)
- 策(20596)
- 银(20542)
- 银行(20523)
- 技术(19964)
- 企业财务(19845)
- 行(19812)
- 融(18933)
- 金融(18933)
- 贸(18534)
- 贸易(18515)
- 理论(18368)
- 机构
- 学院(339129)
- 大学(329662)
- 济(145040)
- 经济(141987)
- 管理(132822)
- 研究(114234)
- 理学(111950)
- 理学院(110800)
- 管理学(109300)
- 管理学院(108635)
- 中国(95122)
- 财(70860)
- 京(69573)
- 农(66066)
- 科学(65360)
- 所(57461)
- 江(55605)
- 财经(54135)
- 中心(53896)
- 研究所(51004)
- 农业(50279)
- 业大(49370)
- 经(49025)
- 北京(44255)
- 州(44246)
- 范(42992)
- 经济学(42792)
- 师范(42611)
- 院(40622)
- 财经大学(39390)
- 基金
- 项目(211626)
- 科学(168063)
- 研究(161784)
- 基金(152275)
- 家(130136)
- 国家(128752)
- 科学基金(112007)
- 社会(104074)
- 社会科(98276)
- 社会科学(98253)
- 省(85195)
- 基金项目(79256)
- 教育(73565)
- 划(69394)
- 自然(69345)
- 自然科(67768)
- 自然科学(67753)
- 编号(67225)
- 自然科学基金(66589)
- 资助(61923)
- 成果(54872)
- 发(50115)
- 部(47222)
- 重点(46957)
- 课题(46870)
- 创(46506)
- 业(43538)
- 性(43521)
- 创新(42682)
- 国家社会(42448)
- 期刊
- 济(177349)
- 经济(177349)
- 研究(106582)
- 中国(77211)
- 农(67798)
- 财(56168)
- 管理(53324)
- 融(45611)
- 金融(45611)
- 科学(45592)
- 学报(45414)
- 农业(45302)
- 教育(39186)
- 大学(36330)
- 学学(34439)
- 业经(34145)
- 技术(32133)
- 财经(26866)
- 经济研究(26077)
- 业(24137)
- 经(23067)
- 问题(22919)
- 技术经济(18419)
- 世界(17834)
- 贸(17280)
- 现代(16805)
- 农村(16300)
- 村(16300)
- 版(16250)
- 商业(16046)
共检索到54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多年来,农业保险的低迷发展已经证明,单纯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难以持续,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保险发展已成共识。那么在实践中,政府如何主导、保险公司如何运营,才能实现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户的三方共赢,并以此保证农业保险发展的商业可持续,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新的认识起点下面临的新课题。从2004年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一些颇有成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和做法不断涌现出来,例如浙江省的共保体模式、苏州市的委托代办模式、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相互制模式,以及福建省农房统保的做法等等,这些都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微观领域的实践智慧。我们希望关注这些实践发展,从中提取对未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在不断完善中实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宏伟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发展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业保障之路。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国际经验 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静
商业保险作为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商业保险参与政策性农险的方式和程度主要受到区域客观禀赋、政府政策目标和组织机构比较优势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主要采用"联办共保"和"委托代办"模式开办政策性农险,在这两种模式中商业保险在风险、激励与约束、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均有差异。从效率和激励效果来看,"联办共保"模式应是较优选择。商业保险在参与政策性农险时必须处理好"分散农业系统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难题。
关键词:
商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联办共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寇晨欢 冷志杰 贾晓菁
农业保险能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但由于存在高赔付和高风险等容易引发市场失灵的特征以及基于中国的现实国情,需要政策支持体系保驾护航。通过分析美国和日本两个农业强国运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挖掘其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即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建立三级风险保障机制和公共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中国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经验借鉴,并提出立法—机制—补贴的路径,驱动中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达到农业保险稳定农村经济,实现农户、市场和国家利益多赢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农业经营的风险性是产生农业保险业的根本原因,农业保险的商业性可能使市场失灵,催生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兴起。借鉴发达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健全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和再保险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是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
市场失灵 风险分散 再保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一丁 刘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向丽 罗伟 陈信
2004年以来,连续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迈入了实质性的推广阶段,业务放量增长,但与此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准公共产品,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实质推广阶段尚面临不少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 农业保险 难点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利
一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农业科技、金融、保险)之一,从世界范围看,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历程。本世纪以来,农业保险以农作物的承保为代表,最早发生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农业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大规模地走上了产业化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晓红 李坤英
农业保险不同于常规的商业保险,其独有的政策性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环境营造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评价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现状及成效的基础上,从农业保险的需求、供给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剖析了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财政扶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国华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创新性产品,在应对全球天气变化带来的农业生产风险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不同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在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日本、加拿大和印度等国家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对世界各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总结日本、加拿大和印度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比3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情况,分析中国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国外农业天气指数保险发展依靠各国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运行过程中又根据各国的现实需要创造了适合本国发展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产品。各国依靠自身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天气指数保险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了部分农业生产问题,对保障本国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印度创新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日本实施自愿和强制参保制度以及加拿大开办农作物保险并向农民解释其原则等做法,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农业天气指数保险 农业保险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立明
本文以农作物一切险为代表回顾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总起来看,农业保险的表现令人失望,主要原因在于这一计划建立在错误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错误的理论导致对此类保险项目的潜在价值估计过高。一种比较流行的现点认为农业保险是取代政府的灾害救济的最佳形式,但是实际调查和历史记录表明,灾害救济与农业保险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不强,并且保险计划并不能积累起足够的资金应对大灾,最终的结果是还得实行灾害救济。在中国实行政府资助的农业保险计划还面临一些特殊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的“逆淘汰”机制、反哺农业问题、农民的组织程度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保险计划的实施便无从谈起。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灾害救济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农业投入越来越大,风险也就越来越高。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对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光清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稳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分散农业风险和经济补偿的重要工具,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业大市——荆州市为例,介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办方式和成效,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点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农险 实践 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志芳
政策性农业保险不属于一般商业保险的范畴,作为一种农业风险治理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发挥了保障经济、减灾防损和经济补偿的重要作用。但从其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的许多问题已成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制约,亟待加以完善。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发展 政策性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