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1)
2023(9101)
2022(7523)
2021(7020)
2020(5836)
2019(13150)
2018(12636)
2017(25313)
2016(13443)
2015(14803)
2014(14814)
2013(14509)
2012(13649)
2011(12243)
2010(12790)
2009(12001)
2008(11390)
2007(10202)
2006(9283)
2005(8616)
作者
(37132)
(30753)
(30253)
(29271)
(19993)
(14794)
(14247)
(11884)
(11669)
(11363)
(10427)
(10327)
(9936)
(9912)
(9805)
(9644)
(9109)
(9048)
(8985)
(8761)
(7780)
(7434)
(7384)
(7096)
(7053)
(7029)
(6893)
(6772)
(6300)
(6211)
学科
(53146)
经济(53083)
管理(38948)
(38714)
(31450)
企业(31450)
(27777)
金融(27777)
(25046)
银行(25036)
(24321)
中国(21156)
方法(20119)
(17810)
数学(17518)
数学方法(17261)
(15016)
(14217)
(12552)
贸易(12542)
(12337)
地方(11862)
(11404)
财务(11376)
中国金融(11369)
财务管理(11357)
业经(11257)
企业财务(10933)
(9964)
(9774)
机构
学院(184890)
大学(183873)
(81769)
经济(79938)
管理(69036)
研究(65156)
理学(58113)
理学院(57503)
中国(57293)
管理学(56687)
管理学院(56317)
(42473)
(37887)
科学(35788)
财经(32704)
(32563)
中心(32469)
(29725)
研究所(29186)
(28881)
(28256)
经济学(26385)
财经大学(24458)
北京(24274)
(24274)
(23984)
经济学院(23891)
业大(23862)
金融(23844)
(23522)
基金
项目(116716)
科学(92221)
研究(87883)
基金(85085)
(73331)
国家(72673)
科学基金(62151)
社会(56267)
社会科(53651)
社会科学(53641)
(44690)
基金项目(43352)
教育(40019)
自然(38658)
(37912)
自然科(37827)
自然科学(37818)
自然科学基金(37180)
资助(36491)
编号(35167)
成果(30372)
(26623)
重点(26388)
(25989)
(25507)
课题(25192)
(24787)
国家社会(23381)
创新(23189)
教育部(23109)
期刊
(89383)
经济(89383)
研究(60805)
(39623)
金融(39623)
中国(36881)
(32119)
(26437)
学报(25307)
管理(25304)
科学(23311)
大学(19757)
教育(19086)
学学(18703)
农业(17059)
财经(16248)
经济研究(15150)
(13894)
技术(13631)
业经(13175)
国际(12855)
(12261)
问题(11596)
理论(10108)
世界(9222)
实践(9079)
(9079)
(8703)
现代(8429)
统计(8216)
共检索到294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刚  
“吃、穿、住、行”是民生问题,当人们的“吃、穿”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住”的问题就被提升到首要位置,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解决住房问题。文章在阐述了几个典型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后,着重比较了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以探讨在中国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及相关举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巧  
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设立是为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贯彻实施住房市场发展目标。政策性住房金融是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公共住房生产和消费提供有效资金融通。在介绍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国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设置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政策性住房金融发展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会芬  
住房是一个既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特殊商品。在大多数国家,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包括廉租房)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少发达国家住房金融体系中,除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抵押银行、保险公司外,还存在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为中低收入群体或特定群体提供低息住房贷款、进行住房贷款担保或保险、支持公共住房建设、对住房金融机构二级市场进行流动性支持等,在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会芬  
住房是一个既有经济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特殊商品。在大多数国家,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包括廉租房)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少发达国家住房金融体系中,除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抵押银行、保险公司外,还存在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为中低收入群体或特定群体提供低息住房贷款、进行住房贷款担保或保险、支持公共住房建设、对住房金融机构二级市场进行流动性支持等,在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世波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具有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雏形。但住房公积金制度由于设计的制度性缺陷,无法承担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功能。因此,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制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有其必要性。目前,构建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以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组织体系,形成完善的住房资金组织系统,构建完善的内外监管体系,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完善住房金融的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随着国务院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方案的正式批复及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定位的明确,下一步如何有效推进农发行改革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新议题。本文以2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杜邦财务分析法为基础,比较了农发行与国际同行在主要财务指标方面的异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国际借鉴。主要结论为:农发行盈利性指标及资产周转指标低于商业性银行及国际平均水平,表明其政策性功能表现突出;而财务杠杆虽然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其对农发行政策性功能的有效发挥起到了重大作用;未来农发行改革空间巨大,可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本文通过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9个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产项目的比较,深入分析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及资产质量方面的异同,系统地论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为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找准自己在国际同行中的位置及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勇  
研究发达国家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国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针对我国当前政策性住房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对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立法和监管;二是构建完善的住房金融市场结构;三是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发展要与商业性住房金融业务发展相适应;四是对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择机建立国家住房储蓄制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剑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经验都表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利于提高住房金融效率、发展资本市场和促进金融稳定。本文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条件、法律监管等问题,介绍了三种证券化业务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实践,结合中国住房金融体系和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得出几点经验教训和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白钦先  张坤  
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进行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其资金来源及经营发展情况。本文以世界上具有典型代表性的20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规模、结构和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系统地论述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找准自己在国际同行中的位置及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研究结论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发挥负债的"税盾"作用;发行债券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最佳的负债融资方式;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融资,以降低筹资成本;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做好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孝红  郑弘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转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改革进程中,如何借鉴其他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经验,保证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化转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王吉献  
在指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已运作20余年却仍无专门法律可依的局面、认清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律地位是立法前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并逐一梳理了公私法人之争、《民法通则》法人之争,最终作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是特殊公法法人的论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