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5)
- 2023(18203)
- 2022(15358)
- 2021(14163)
- 2020(11798)
- 2019(27149)
- 2018(27073)
- 2017(52256)
- 2016(28356)
- 2015(31782)
- 2014(32018)
- 2013(31239)
- 2012(28908)
- 2011(26472)
- 2010(26807)
- 2009(24819)
- 2008(24119)
- 2007(21172)
- 2006(19550)
- 2005(17750)
- 学科
- 济(129382)
- 经济(129241)
- 管理(80689)
- 业(72897)
- 企(59690)
- 企业(59690)
- 方法(50279)
- 数学(43951)
- 数学方法(43473)
- 中国(35164)
- 农(32614)
- 地方(30405)
- 财(29968)
- 业经(27880)
- 学(26955)
- 制(24409)
- 农业(21625)
- 贸(19911)
- 贸易(19898)
- 易(19137)
- 理论(18722)
- 银(18493)
- 银行(18448)
- 融(18402)
- 金融(18400)
- 和(18380)
- 环境(17832)
- 行(17767)
- 体(17643)
- 策(17615)
- 机构
- 大学(405967)
- 学院(400741)
- 济(169823)
- 经济(166154)
- 管理(156854)
- 研究(140638)
- 理学(133953)
- 理学院(132373)
- 管理学(130225)
- 管理学院(129439)
- 中国(104790)
- 京(88505)
- 科学(83465)
- 财(79793)
- 所(69944)
- 研究所(63088)
- 中心(62484)
- 财经(62175)
- 江(61414)
- 农(60271)
- 北京(56943)
- 经(56452)
- 范(56016)
- 师范(55598)
- 业大(55408)
- 经济学(52047)
- 院(50988)
- 州(49420)
- 经济学院(46496)
- 农业(46371)
- 基金
- 项目(264319)
- 科学(208372)
- 研究(197864)
- 基金(191654)
- 家(165299)
- 国家(163917)
- 科学基金(141293)
- 社会(126180)
- 社会科(119644)
- 社会科学(119614)
- 省(101007)
- 基金项目(100934)
- 教育(90230)
- 自然(89039)
- 自然科(86959)
- 自然科学(86942)
- 自然科学基金(85372)
- 划(85230)
- 编号(81647)
- 资助(78503)
- 成果(68815)
- 重点(58724)
- 部(58556)
- 发(56996)
- 课题(56093)
- 创(53658)
- 国家社会(52166)
- 教育部(50891)
- 项目编号(50307)
- 创新(50085)
- 期刊
- 济(195936)
- 经济(195936)
- 研究(128596)
- 中国(79865)
- 学报(60510)
- 财(59429)
- 管理(58893)
- 农(54862)
- 科学(54284)
- 教育(47276)
- 大学(46379)
- 学学(41763)
- 融(39107)
- 金融(39107)
- 农业(37049)
- 图书(36141)
- 技术(34894)
- 经济研究(32010)
- 财经(31470)
- 业经(29870)
- 书馆(27154)
- 图书馆(27154)
- 经(27068)
- 问题(25615)
- 技术经济(20081)
- 理论(19612)
- 贸(19255)
- 坛(19105)
- 论坛(19105)
- 业(18944)
共检索到62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洪芳林 龚蛟腾
[目的/意义]旨在例析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政策规划与行业实践探索二者间“分治融合”的互动关系,挖掘过去经验与未来方略“时序扬弃”的转换逻辑。[方法/过程]以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采集抽取国家各部委、三大经济圈所属省市颁布的相关政策及公共图书馆“十四五”规划文本内容,通过三级编码分析,归纳出由58个初始概念、9个初始范畴和3个主范畴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环境框架。通过代表性多案例分析、演绎归纳方法提炼三大经济圈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实践发展过程,并用生命周期、责任相关者和政策赋能理论予以解释。[结果/结论 ]从技术意蕴、组织质态与环境理路3个维度,比较公共图书馆智慧空间“政策基础、政策过程、政策目标”政策环境框架与从“零星探索”到“实质推进”的实践发展过程的互动关系,建构政策引导公共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变革双轮驱动理论解释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甘星 甘伟
科技金融效率是评价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本文构建了科技金融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方法对2006—2014年三大经济圈十省市的科技金融相对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北京、广东科技金融一直处于技术有效,即达到了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最佳状态。上海、天津科技金融投入则处于技术相对有效,其他六省市始终处于明显非技术有效状态。本文进一步剖析了这十省市科技金融效率差异的形成原因,并从政府、企业、金融市场、高技术产业、人才等五方面对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技术创新 DEA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媛媛
通过分析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产业同构程度,文章认为,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同构程度高于京津冀区域,但产业同构并非明显滋生恶性竞争;两大经济圈出现产业同构的原因存在差异,京津冀主要依赖于资源禀赋和体制机制因素,而长三角主要源于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
关键词:
经济圈 产业同构 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来盛
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行政辖区调整成为整合城市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城市群12个撤县(市)设区的案例为样本,实证检验以撤县(市)设区为代表的辖区合并是否有利于提升经济绩效。研究得出:撤县(市)设区显著改善了区域经济绩效,为我国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方向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汪龙 马智胜
考虑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基于2003-2012年市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模型测度出中国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都市圈35个城市的工业效率。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工业发展综合效率水平均相对较低。同时,对区域工业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水平平、科学技术支出与综合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资本与劳动比、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综合效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大生产技术研发投入入,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提升;合理调整地区外资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和人力优势;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力度,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体系;切实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优化能源结构...
关键词:
工业效率 数据包络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陈乐巩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经济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搜集了2010—2013年四年的数据,利用GDP等指标分析了三大经济区对全国的贡献,并从无形资产结构、知识产权指数、专利申请授予量以及专利有效量的角度对三大经济区无形资产的质量情况作对比。研究发现,三大经济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且无形资产整体质量领先全国。但三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无形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马丽岩 孙贵珍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2013—2015年期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BM-DEA模型测算其在雾霾约束下和非雾霾约束下的绿色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雾霾约束下三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总体上呈现增长的变化趋势,珠三角地区年均绿色经济效率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雾霾约束促使京津冀地区大多数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下降,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效率上升。三地区PM2. 5和PM10的减排潜力依次下降,且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减霾重点在PM10上,而珠三角地区则在PM2. 5上。
关键词:
雾霾 城市 绿色经济 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成
信息消费作为我国新型消费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巩固扩大传统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和传统消费融合催生了多种消费新业态,有力提升了信息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信息消费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新业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珠三角城市群信息消费和新业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明显大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消费 区域经济增长 新业态 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城
本文以"竞合"为背景,运用基本份额偏离法分解了2000年和200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构的差异,并运用两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高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贡献程度来阐释这些内部差异。进而说明高级人力资本要素是衡量区域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变量之一。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集约利用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竞争力 高技术产业 偏离份额分析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广胜
构建表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最小二乘等方法研究了三大经济圈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物流业产值总和占全国总额比重较高;在2003-2013年研究样本内三大经济圈指标权重具有较高共性,两者发展支撑要素趋于一致;其物流竞争力与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具备相互促进的作用,且物流竞争力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更显著,物流竞争力水平的提升能有效提高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爽 冯晶 杜传忠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条件、创新环境、产业组织形态等不同,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程度、特征与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别。两大经济圈应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特别是应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建 刘云霞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结构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之间的微妙关系更为国内经济学家所关注。选取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研究样本,把银行业结构变量引入通常的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将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降低京津冀经济圈银行集中度将会给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最后,提出优化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静文 王春超
本文利用2003-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所属省份的县市数据,使用断点回归法研究了城市圈的形成对城市圈整体经济绩效的影响以及城市圈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由于城市圈基本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立,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远近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属于城市圈范围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圈临界线附近县市样本,进而判断城市圈形成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圈的形成主要通过"蒂伯特选择"机制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两个路径改善了城市圈区域的整体经济绩效;并且城市圈的形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北京未能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的经济增长,而长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
关键词:
城市圈 区域经济增长 断点回归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志锋 杨少丽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具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特征,这在我国三大外商投资密集区——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都市圈之间同样存在。文章利用三区域代表城市——上海、深圳和北京1987—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对FDI对其经济增长以及公共服务、产业聚集、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比较,并将结论进一步扩展到三大都市圈。进而分析了FDI对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检验了文章所提出的传导机制中FDI对公共服务、产业聚集以及对外贸易的影响效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人力资本竞争力状况比较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我国城市群消费活力的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例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信息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城市群落的崛起、经济绩效与区域收入差距——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的分析
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形成模式比较
城市群落崛起、经济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圈的分析
中国三大城市群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
会展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与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京津冀都市圈与长三角区域增长路径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