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7)
- 2023(8442)
- 2022(7323)
- 2021(7315)
- 2020(6019)
- 2019(14087)
- 2018(14095)
- 2017(28125)
- 2016(15183)
- 2015(16799)
- 2014(16635)
- 2013(16165)
- 2012(14755)
- 2011(13445)
- 2010(14101)
- 2009(13113)
- 2008(12864)
- 2007(11871)
- 2006(10893)
- 2005(9701)
- 学科
- 济(63528)
- 经济(63450)
- 业(53761)
- 农(48265)
- 管理(40633)
- 农业(32577)
- 企(31337)
- 企业(31337)
- 方法(26374)
- 数学(24033)
- 数学方法(23486)
- 业经(18124)
- 中国(15782)
- 财(14360)
- 制(14277)
- 策(14111)
- 地方(11998)
- 贸(11701)
- 贸易(11695)
- 易(11459)
- 银(10629)
- 银行(10627)
- 农业经济(10372)
- 及其(10200)
- 行(10193)
- 收入(10142)
- 发(10070)
- 体(9488)
- 理论(9420)
- 村(9358)
- 机构
- 学院(213963)
- 大学(205662)
- 济(92258)
- 经济(90404)
- 管理(88891)
- 理学(77013)
- 理学院(76365)
- 管理学(74879)
- 管理学院(74515)
- 研究(67484)
- 中国(55673)
- 农(51384)
- 京(42252)
- 财(40617)
- 科学(39050)
- 农业(38624)
- 业大(36107)
- 江(33489)
- 中心(33450)
- 所(33188)
- 财经(31313)
- 研究所(29691)
- 经(28414)
- 经济管理(26788)
- 范(26396)
- 北京(26299)
- 州(26278)
- 师范(26216)
- 经济学(25605)
- 农业大学(23649)
- 基金
- 项目(138240)
- 科学(110420)
- 研究(106197)
- 基金(100575)
- 家(85653)
- 国家(84801)
- 科学基金(74212)
- 社会(67521)
- 社会科(63640)
- 社会科学(63626)
- 省(55377)
- 基金项目(52258)
- 教育(48336)
- 自然(46867)
- 编号(46633)
- 自然科(45844)
- 自然科学(45836)
- 自然科学基金(45044)
- 划(44704)
- 资助(41956)
- 成果(37344)
- 部(31062)
- 课题(30340)
- 发(30228)
- 农(30019)
- 重点(29867)
- 创(28452)
- 国家社会(27077)
- 人文(26956)
- 性(26860)
- 期刊
- 济(109929)
- 经济(109929)
- 研究(60605)
- 农(56090)
- 中国(44010)
- 农业(37595)
- 管理(29546)
- 科学(28685)
- 财(28624)
- 学报(27146)
- 融(26381)
- 金融(26381)
- 业经(25926)
- 大学(22656)
- 教育(22347)
- 学学(21678)
- 技术(20081)
- 业(17432)
- 问题(15522)
- 农村(14887)
- 村(14887)
- 经济研究(14861)
- 财经(14621)
- 农业经济(14474)
- 经(12434)
- 世界(11869)
- 经济问题(11599)
- 统计(11588)
- 技术经济(11539)
- 版(11304)
共检索到32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廖文梅
基于1273户农户调研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厘清政策引导因素和贫困程度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行为及其偏差的影响,并构建"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和"有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这2个模型分析林业规模经营从意愿向行为转化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林业政策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程度更显著,贫困程度只在区域宏观层面对农户林业规模经营行为有影响。其中,是否获得森林抚育补贴、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能显著促使农户林业规模经营意愿向行为转化。因此,建议优化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林农的资金补贴力度,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非农就业的安置和引导,为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帮扶;加强林业经营体系建设,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童洪志
[目的]为促进农户发展规模化特色产业脱贫,探索政府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措施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行为的动态影响机制,为后续脱贫攻坚政策实施提供政策制定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政府与农户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产业扶贫项目补贴、贷款失信惩戒、科技培训3种扶贫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影响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政府单独采取补贴或培训措施对农户激励效果不佳,贷款失信惩戒措施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补贴与贷款失信惩戒或培训组合刺激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经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扶贫政策工具合理组合对农户的激励作用效果最佳。[结论]政府应将补贴与贷款失信惩戒或培训服务组合实施有助于推动农户扩大生产发展特色产业规模经营。从长远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可逐渐降低3种扶贫政策工具的实施强度,农户也会渐渐自发地进行规模化特色产业生产经营来实现稳定脱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力 彭瑞峰
文章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贫困测算指数识别相对贫困农户群体,分解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对农户脱离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使用二元选择模型测算政府引导的外部环境与农户经济行为选择的脱贫效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当农户处于弱相对贫困状态时,政府引导能够有效带动农户脱离相对贫困;农户经济行为选择是相对贫困减缓的关键因素;政府营造的外部环境改善可以有效引导农户经济行为选择。
关键词:
政府引导 经济行为 相对贫困减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徐加 张忠根 倪爱娟
在我国,推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一系列条件,其中农户的意愿不容忽视。基于此,我们对位于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浙江省的农户作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被调查农户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时间为1995年6月至7月,调查对象为与从事粮食生产有关的农户,调查范围为浙江省有关县市。样本的抽取采取随机抽样法决定,调查方式为逐户问卷采访。被调查农户有177户,分布在33个县(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统计处理结果表明,被调查农户1994年底的有关经济指标为:家庭平均人口4.25人,平均劳动力2.58个,其中,常年务农劳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雪萍 王璐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林业栽培技术服务为例,基于1342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IV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模型考察林业社会化服务对林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林业栽培技术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林地规模经营行为,但对不同林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林业工作站或技术推广站主导的栽培技术服务在促进农户规模化经营行为中承担主要角色,反映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市场化主体供应的服务未能很好地满足农户林地规模化经营的需求。因此,政府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扩大服务的受众面;培育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化和精准化发展。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营 内生性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视角实证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中环节发展水平较高,产前和产后环节发展相对薄弱;2)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产中和产后环节生产性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3)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大规模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更为显著;4)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傅晨 狄瑞珍
本文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 ,构建一个贫困农户行为模型 ,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在扶贫过程中 ,贫困农户的“败德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 ,中国的扶贫宜采取间接式的。
关键词:
贫困农户 扶贫 行为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一鸣
扶正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策邓一鸣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生产行为偏差农户生产行为是经济行为结构的主体,消费和积累行为都以生产行为为基础。因此,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合理,对农户经济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正贫困地区农户封闭性自给半自给经济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宇 张敏新
以林业税费改革减轻林农负担、刺激林业生产增长的目标为出发点,分析了税费改革的政策效应:以"让利"为特征的单纯性地取消某些税种和降低某些收费的改革,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障碍;后林业税费时期,要实现基于税费改革的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提高税费改革效应,必须针对林农的小规模经营,从限额采伐制度、林权流转制度、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合理的税收政策以及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等方面构建新的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
关键词:
后林业税费时期 改革绩效 政策需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本文以农户占有或使用耕地的可变动性为逻辑起点,在分析耕地可得性内涵、获取条件变迁的基础上,探讨耕地可得性变动对农户大田种植生产经营的决定作用和收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农村人地关系已有显著改善,提高大田种植农户耕地可得性的条件已初步具备;通过耕地使用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户优化生产抉择和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耕地可得性的提高通过增加总产出、提高要素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显著增加农户大田种植收入,还能促进种植业现代化进程和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合理的耕地流转租金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大田种植农户通过耕地可得性提高以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刚 鲁斯玮
基于系统相关性,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需同时考虑耕地面积扩大和部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在阐发金融素养影响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素养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发现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因农户所在地区和确权土地拥有情况不同,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恩胡 薛小荣
我国农户小规模经营对农户经营成本与收益具有一定的影响,交易费用是小规模农户参与商品化农业经营困难的根源。建议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要从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流通组织、推进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储存技术和储存设施、发展农产品期货交易等方面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翁飞龙 霍学喜
农业新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苹果栽培新技术为例,分析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并利用陕西省苹果主产区414户规模经营农户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技术类型看,数字金融主要促进了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和花果管理新技术的采用。虽然数字金融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尚未显现,但基于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分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在中等规模组最大。数字金融对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的影响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信贷约束、降低风险冲击、促进市场参与影响规模经营农户新技术采用,且中介效应在不同经营规模、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以及不同技术类型方面存在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柯福艳 徐红玳 毛小报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浙江省蔬菜产业为例,基于倒U曲线理论,采用二次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目标下的适度经营规模及农户的经营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微观目标下农户的适度经营规模要远高于宏观目标下农户的适度经营规模,但均能保证农户获得高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与非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相比,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综合素质较高,且其综合生产经营行为更加审慎、积极与科学;扩大生产规模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适度规模经营农户能够获得更高总收入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应根据政策调整目标确定重点支持的生产规模范围;出台统一土地流转指导价格,主导发展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大力提高农民经营决策的综合素质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