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8)
- 2023(11546)
- 2022(9656)
- 2021(9205)
- 2020(7782)
- 2019(18108)
- 2018(18132)
- 2017(35974)
- 2016(19440)
- 2015(21855)
- 2014(21980)
- 2013(21151)
- 2012(19376)
- 2011(17400)
- 2010(17815)
- 2009(16784)
- 2008(16525)
- 2007(14748)
- 2006(13235)
- 2005(11992)
- 学科
- 济(79188)
- 经济(79087)
- 管理(63648)
- 业(56249)
- 企(47601)
- 企业(47601)
- 方法(33265)
- 数学(29790)
- 数学方法(29173)
- 财(23889)
- 农(21125)
- 制(19453)
- 中国(19187)
- 业经(16656)
- 务(14757)
- 地方(14747)
- 财务(14700)
- 财务管理(14668)
- 企业财务(13886)
- 贸(13588)
- 贸易(13579)
- 农业(13440)
- 易(13212)
- 银(12986)
- 银行(12978)
- 策(12839)
- 体(12822)
- 理论(12513)
- 行(12322)
- 学(12284)
- 机构
- 学院(269112)
- 大学(267633)
- 济(111783)
- 经济(109253)
- 管理(106269)
- 理学(90831)
- 理学院(89878)
- 管理学(88194)
- 管理学院(87674)
- 研究(86338)
- 中国(68490)
- 财(57471)
- 京(55821)
- 科学(49091)
- 财经(43843)
- 江(42081)
- 所(41779)
- 中心(40674)
- 经(39584)
- 研究所(37078)
- 农(36809)
- 北京(35179)
- 业大(35147)
- 范(34326)
- 师范(34068)
- 经济学(33741)
- 州(33097)
- 财经大学(32337)
- 院(32038)
- 经济学院(30204)
- 基金
- 项目(173956)
- 科学(138613)
- 研究(131500)
- 基金(126543)
- 家(107844)
- 国家(106948)
- 科学基金(93604)
- 社会(83510)
- 社会科(79269)
- 社会科学(79250)
- 省(67854)
- 基金项目(66168)
- 教育(61818)
- 自然(59969)
- 自然科(58600)
- 自然科学(58589)
- 自然科学基金(57515)
- 划(56878)
- 编号(54646)
- 资助(53026)
- 成果(45520)
- 部(39218)
- 重点(38584)
- 课题(38271)
- 制(36980)
- 发(36471)
- 创(36309)
- 教育部(34421)
- 创新(33915)
- 国家社会(33730)
- 期刊
- 济(127797)
- 经济(127797)
- 研究(83110)
- 中国(54811)
- 财(46400)
- 管理(41253)
- 科学(33705)
- 农(33617)
- 学报(33262)
- 教育(31440)
- 融(29473)
- 金融(29473)
- 大学(27174)
- 技术(25388)
- 学学(25357)
- 农业(22320)
- 财经(21710)
- 业经(20448)
- 经济研究(20136)
- 经(18580)
- 问题(16637)
- 贸(13849)
- 统计(13429)
- 技术经济(13086)
- 现代(12727)
- 策(12694)
- 理论(12631)
- 国际(12367)
- 财会(12118)
- 业(11636)
共检索到412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镭 朱宇方
文章以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框架,从"社会福利"概念着手,从构架设计到操作运行的制度契合性,对战后德国住房建设的投资模式进行剖析,并辅之以与美国模式的比较,深入解读政策工具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文章研究发现:住房投资模式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制度属性,因此并不具有应用层面的普适性。充分理解政策工具的制度属性,可以为制定符合我国制度体制、具有专属性的住房投资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俊怀 陈希萍
文章认为,近几年来相继推出的提高租金、出售产权和推行住房基金等住房制度改革的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政策和体制上的原因,并未达到既定的目标。借鉴这些经验与教训,关键是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住房供应体制。这一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建立住房管理合股公司;(2)建立相应的金融制度,向住房管理公司和个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3)增加职工工资以弥补房租提高后加大的支出。(4)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住房非常缺乏。据估计当时缺少80万套住房。而同时也缺少所需的建房资金。这种情况促使住房困难户组成一个储蓄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储蓄必须在共同的储蓄箱里存款,以便互相支持。这样能促使建房资金从个人手中收集起来(而国家无需拨款)。到现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清平 孙宏志 王强 路应金
基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问题的数理模型研究,探索性提出了一套政策公平度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及其对应的数理模型体系;尝试通过政策实际公平度、政策受益度、政策受益差异等概念和计算模型赋予公平性的直观表达。本体系对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历史上和现存的一系列公平性问题做出的定量分析和定性研判,为该制度的完善提出合乎数理科学所揭示的内在规律要求的改进方向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住房公积金 公平度 数理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建军 任娟娟 鞠方
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支付能力和非住房消费水平产生了深刻变革。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数据,评估公积金制度对不同类型缴存家庭非住房消费的影响,检验该制度是否提高了缴存家庭的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缴存公积金能够提升家庭非住房消费,但对于不同工作单位组成的家庭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家庭非住房消费水平显著高于在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的家庭。此外,公积金缴存额增加对于低消费家庭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高消费家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他类型单位工作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导致其因缴存公积金感受到了明显的相对剥夺感。本文的发现对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为消除公积金带来的不平等,作者认为有必要扩大公积金覆盖范围,制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公积金制度,并进一步拓宽公积金使用渠道,盘活公积金资产,提升低提取率和低提取额群体的收益,以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非住房消费 相对剥夺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宗容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构建应立足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以"选择性保障"作为近期住房保障的目标模式,建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有机结合、辅以货币化补贴的保障型住房供应分配体系,具体建议:一是尽快制定全国性法律规章;二是明确和规范地方政府实施住房保障的职责;三是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四是发展和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五是加强各种配套手段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
住房 住房保障制度 模式选择 实施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群 宗跃光
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涉及相对单一的私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以共有产权形式结合在一起,通过应用共有产权理论并结合姜堰、如皋、淮安等城市试点实践加以分析,这在产权理论上是可以探讨的,在现行法制下是可行的,在实践中是可操作的,但应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关键词:
共有产权 住房保障 城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荣桂 吕萍
建国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四次政策范式转变。2007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相对成熟,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政策工具选择更加丰富,政策工具设定也更加合理有效。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精细化不够,容易发生政策范式的不稳定;二是保障范围局限于城市,未考虑农村居民利益。城乡之间住房保障的差异将导致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与现有政策的矛盾,政策工具设定和政策工具选择若与现实需求发生偏离,或将引起新的住房保障政策范式转变。
关键词:
政策范式 住房保障制度 转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钟荣桂 吕萍
建国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其中有四次政策范式转变。2007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相对成熟,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政策工具选择更加丰富,政策工具设定也更加合理有效。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精细化不够,容易发生政策范式的不稳定;二是保障范围局限于城市,未考虑农村居民利益。城乡之间住房保障的差异将导致农民群体的利益需求与现有政策的矛盾,政策工具设定和政策工具选择若与现实需求发生偏离,或将引起新的住房保障政策范式转变。
关键词:
政策范式 住房保障制度 转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盛亚 戴建新
基于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从国家顶层政策设计视角选取2012-2016年中国、德国、美国"互联网+制造"模式11项产业政策为分析样本,对比顶层政策的高效性、合理性。研究发现,人才培养仍然是各国政策的关注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角色至关重要,政策出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比创新性更重要。最后,提出中国政府利用"互联网+制造"模式发展契机,通过细化顶层政策设计、建立制造和技术传承新范式等促进制造业良性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制造” 产业政策 顶层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大伟 诸大建
本文通过分析住房的属性,指出单纯依靠市场提供住房必定产生负外部性,而这些负外部性的消除有赖于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提供。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提供以集中供应为主,这种模式导致了提供的不公平、无效率以及资源浪费、居住空间分异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指出,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提供应以强制配建为主,集中供应为辅。本文提出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强制性指标配建模式,并对现阶段实施该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该模式的实际运作进行了初步阐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重光
住房建设与房地产业是不同的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区别,具有不同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所以不能混为一谈。要研究构建完整的、科学的住房和土地制度和政策体系。在正确全面分析城镇居民住房的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长效机制和必要措施,促进城镇住房问题的解决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住房建设 房地产业 供求矛盾 二级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文海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指城镇在职职工在其工作年限内,由职工本人及所在单位,分别按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交存,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记入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帐户,由住宅资金管理部门按照规定专项用于住房建设,发放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等方面。理论界对住房公积金制度性质持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这几种观点作一梳理并给出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五计划建议的有关论述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定位及其完善提出作者的看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涛 冯琼 刘家诚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南省住房保障体系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住房结构失衡、房价调控面临巨大压力以及保障房存在产权不清、国有土地价值缺位等问题,因而面临保障房分配及管理难度大等困难;然后,借鉴英国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经验,提出了海南试点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政策建议,以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为主,构建新型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并进一步在吸引适合海南十二大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海南 共有产权 住房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筱清 翟彦杰
本文首先讨论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法律属性问题,认为住房公积金本质上具有工资性,归属于缴存者个人所有但其权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本文从法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的缺陷,探讨了现行管理模式的三种可能的改革方向。最后,本文提出应当以政策性银行模式改革现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提出了完善现行制度的若干过渡性改革建议。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法律属性 管理模式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