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7)
- 2023(12737)
- 2022(11134)
- 2021(10574)
- 2020(8637)
- 2019(20061)
- 2018(20058)
- 2017(38948)
- 2016(21172)
- 2015(23909)
- 2014(24352)
- 2013(23719)
- 2012(21815)
- 2011(19592)
- 2010(19852)
- 2009(18201)
- 2008(17588)
- 2007(15588)
- 2006(13876)
- 2005(11836)
- 学科
- 济(82217)
- 经济(82118)
- 业(58852)
- 管理(58001)
- 企(46109)
- 企业(46109)
- 方法(35934)
- 农(33609)
- 数学(30331)
- 数学方法(29926)
- 中国(23907)
- 农业(22034)
- 业经(21400)
- 财(20428)
- 地方(19858)
- 学(17216)
- 制(15771)
- 理论(14558)
- 策(14527)
- 贸(14516)
- 贸易(14509)
- 易(14074)
- 和(13674)
- 教育(12887)
- 发(12575)
- 环境(12499)
- 银(12456)
- 银行(12424)
- 技术(12340)
- 务(11981)
- 机构
- 学院(297097)
- 大学(295855)
- 管理(120322)
- 济(115941)
- 经济(113043)
- 理学(104164)
- 理学院(103027)
- 管理学(101380)
- 管理学院(100822)
- 研究(98314)
- 中国(72730)
- 京(62268)
- 科学(60192)
- 财(53335)
- 农(49019)
- 所(48267)
- 中心(45056)
- 江(43865)
- 研究所(43755)
- 业大(43611)
- 财经(42266)
- 范(41956)
- 师范(41683)
- 北京(39378)
- 经(38407)
- 农业(37054)
- 州(35697)
- 院(35501)
- 师范大学(33441)
- 经济学(33172)
- 基金
- 项目(202530)
- 科学(159279)
- 研究(153456)
- 基金(145560)
- 家(124664)
- 国家(123496)
- 科学基金(106511)
- 社会(95670)
- 社会科(90280)
- 社会科学(90260)
- 省(79330)
- 基金项目(77428)
- 教育(69901)
- 自然(67930)
- 自然科(66270)
- 自然科学(66258)
- 划(66229)
- 编号(65092)
- 自然科学基金(65033)
- 资助(59324)
- 成果(53958)
- 部(44584)
- 重点(44491)
- 课题(44381)
- 发(43641)
- 创(41595)
- 项目编号(39237)
- 创新(38547)
- 教育部(38409)
- 人文(38080)
- 期刊
- 济(133511)
- 经济(133511)
- 研究(90435)
- 中国(57162)
- 农(49834)
- 学报(43904)
- 管理(42279)
- 科学(41954)
- 教育(37862)
- 财(37847)
- 大学(34249)
- 农业(33681)
- 学学(31966)
- 融(28099)
- 金融(28099)
- 技术(25040)
- 业经(24552)
- 经济研究(19798)
- 财经(19490)
- 图书(17538)
- 问题(17472)
- 经(16524)
- 理论(14763)
- 业(14631)
- 版(14486)
- 科技(14258)
- 现代(13959)
- 实践(13745)
- 践(13745)
- 技术经济(13670)
共检索到43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范 左琰
历史文化村镇属于"特色村镇"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出发,对上海市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上海13个历史文化村镇特色展开研究,并以嘉定区南翔镇、宝山区罗店镇以及浦东新区高桥镇三个案例,深入探索上海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政策及特色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政策导向 特色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梅 周宏伟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村镇 研究进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常春 吕昀
传统村镇的保护对象已经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发展到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本文引入谱系学原理,提出历史文化谱系概念,并从我国非典型传统村镇的保护实际出发,对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构建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AHP模型,最后提出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助益。
关键词:
传统村镇 保护 谱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 肖金玉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 相关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在目前我国的历史村镇保护中,传统的经典式保护已无法解决大量的保护问题,亟待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加以解决。以融贯学科为思维指引,分析当前保护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阐释"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历史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拟合的工作路线、技术重点与难点,并以重庆龚滩古镇保护作为验证对象进行说明,为历史村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融贯学科 拟合 工作路线 重点与难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超 张戈 宿裕
通过原住民参与为特色,力求得出以技术层次为主的传统规划方法以外的村镇文化传承策略。在认清现阶段规划编制制式对文化传承力度的实效性以及原住民对村镇文化提供固有优势的同时,借助公众参与的启示以及日本以村民参与为特点的农村规划方法论,寻求村镇文化传承更有效的途径。提出以"原住民参与型"及"原住民自主型"为特色的规划编制策略探寻的文化传承新方法。对原住民在规划编制中角色的转变、参与深度、对原真性的保持以及文化传承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
原真性 村镇文化 原住民参与 文化传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毅
不少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问题,其实质是传承特色小镇蕴涵的文化传统以实现小镇价值的整体提升。以上海新天地和思南公馆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为例,介绍特色小镇建设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历史文化与商业资本融合的具体途径,以供特色小镇建设者们参考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亦锋 黄燕 郭飞
江苏省许多村镇有3000多年的文化传统,以文化生态学视角研究村镇自然和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10多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化以历史上从没有的大规模和高强度发展,正在直接极大地影响着村镇内景观生态格局。现代城镇规划过分强调使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历史上的连绵水系格局已经被现代建设支离破碎地分解。研究从地理多视角:文化地理研究其地域文化传承,景观生态研究其自然空间状况,城市规划研究其实体空间布局。研究分析村镇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建设过程,确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而为村镇景观规划和管理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历史村镇 地理景观 文化生态 田园乡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明珠 赵思佳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浪潮席卷下,城市历史村镇成为一个城市珍贵但又脆弱的组成部分,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成为城市历史村镇保护、传承和创新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根据参与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不同,将城市历史村镇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分为古建民居导向的展示模式,创意阶层导向的体验模式以及社区居民导向的参与模式,并以广州市小洲村、黄埔古村和沙湾古镇作为案例,对其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以期对国内城市历史村镇选择文化导向的更新模式带来借鉴与启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系统科学评估村落价值特征是全面认识村落内涵与确定保护内容的关键环节,基于江西省湖洲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实践,构建符合村落语境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方法,建立多视角的价值体系分析框架。以价值研究为导向,基于村落各项价值特征的保护与延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保护区划制定、山水环境保护、内部格局保护、建筑风貌保护以及文化脉络保护五个方面,探讨村落保护措施制定的系统方法。实施导向下,侧重从村庄的环境提升、产业引导与管理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村庄规划可以解决村民现实之困与未来之需,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实现历史文化名村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系统科学评估村落价值特征是全面认识村落内涵与确定保护内容的关键环节,基于江西省湖洲历史文化名村的规划实践,构建符合村落语境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方法,建立多视角的价值体系分析框架。以价值研究为导向,基于村落各项价值特征的保护与延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从保护区划制定、山水环境保护、内部格局保护、建筑风貌保护以及文化脉络保护五个方面,探讨村落保护措施制定的系统方法。实施导向下,侧重从村庄的环境提升、产业引导与管理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确保村庄规划可以解决村民现实之困与未来之需,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实现历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李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所构建的城乡文化遗产体系量大面广,数据信息与保护状况十分复杂,通过多元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和必要。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研究和需求调研,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并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信息系统,旨在推动全国名城镇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展示及长效保护机制的完善,构建全国名城镇村保护管理信息化"一张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韦峰 徐维波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名镇的前提下延续特色文化、提升区域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是当前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朱仙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理念,从物质空间构成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根据其特征与分布,提出不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通过产业功能调整、文化资源培育以及重点地段的详细设计,力求实现特色文化产业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文化 保护 更新设计 朱仙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廖合群
运用调查法、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较大,但除5A、4A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外,其他景区知名度不大,消费者对其娱乐、购物满意度不高。研究区应以婺源、景德镇瑶里为龙头,依托江西四大名山,提升区位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开发乡村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