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5)
2023(13215)
2022(11058)
2021(10194)
2020(8607)
2019(18912)
2018(18711)
2017(36731)
2016(19517)
2015(21494)
2014(20838)
2013(20212)
2012(18375)
2011(16088)
2010(16573)
2009(16028)
2008(15997)
2007(14636)
2006(13145)
2005(12163)
作者
(52427)
(43476)
(43443)
(41127)
(28043)
(20659)
(19848)
(16570)
(16433)
(15859)
(14564)
(14512)
(13923)
(13572)
(13517)
(13285)
(12975)
(12758)
(12720)
(12381)
(10662)
(10515)
(10493)
(10017)
(9802)
(9729)
(9656)
(9592)
(8579)
(8422)
学科
(88902)
(80587)
企业(80587)
(79434)
经济(79338)
管理(78581)
方法(32821)
(31976)
业经(29701)
(27330)
数学(24352)
数学方法(24071)
(22951)
财务(22921)
财务管理(22886)
企业财务(21738)
中国(20772)
(19607)
农业(19130)
(18604)
技术(17773)
(16986)
理论(16445)
(15219)
环境(15044)
(14996)
贸易(14988)
(14611)
(14453)
银行(14452)
机构
学院(275896)
大学(267010)
(116975)
管理(115443)
经济(114681)
理学(97447)
理学院(96651)
管理学(95515)
管理学院(94983)
研究(82280)
中国(71118)
(62176)
(54818)
财经(47542)
科学(45364)
(43275)
(43011)
中心(40020)
(39553)
(38551)
财经大学(34775)
研究所(34740)
经济学(34578)
北京(34310)
(34277)
业大(33750)
商学(32232)
商学院(31912)
经济学院(31238)
(31084)
基金
项目(172555)
科学(138994)
研究(133287)
基金(127127)
(106889)
国家(105861)
科学基金(94512)
社会(87040)
社会科(82513)
社会科学(82495)
(68048)
基金项目(66235)
教育(59705)
自然(59019)
自然科(57678)
自然科学(57667)
自然科学基金(56693)
编号(55693)
(54910)
资助(51810)
成果(44900)
(38615)
(38099)
重点(37663)
(36995)
(36887)
课题(36793)
(35788)
国家社会(35731)
项目编号(35557)
期刊
(137791)
经济(137791)
研究(84423)
(52878)
中国(52230)
管理(47004)
(36767)
(33229)
金融(33229)
科学(31987)
学报(30535)
业经(25130)
农业(25121)
技术(24901)
大学(24366)
财经(23718)
教育(23529)
学学(23110)
经济研究(22146)
(20304)
问题(16795)
财会(15878)
技术经济(15397)
(15233)
现代(14672)
(14525)
理论(13731)
会计(13655)
商业(13489)
世界(12952)
共检索到424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圣  周敏  
以2008年颁布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研究背景,选择重污染行业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06与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与政府补助以及违规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补助、违规风险均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实施后,相较于规避违规风险,企业更愿意为了获得下一期的政府补助而增加环境信息的披露。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姚圣  周敏  
以2008年颁布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研究背景,选择重污染行业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06与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与政府补助以及违规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政府补助、违规风险均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实施后,相较于规避违规风险,企业更愿意为了获得下一期的政府补助而增加环境信息的披露。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晓宇  韩淑亚  周昊明  
环境法规的目标是使企业意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在企业出现环境违规行为时施加的环保处罚导致企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应高于企业为环境合规增加的费用支出,进而激励企业开展环境管理。利用KMV模型和PSM方法实证检验企业环境违规行为对其债务履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环境违规且被处罚的企业,其债务履约行为并未显著低于环境绩效好的企业,甚至优于环境未违规企业的履约表现。说明当前我国对环境违规企业的处罚威慑力不足。应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优化环保标准;加强银行信贷审核,构建环境违规披露负面清单;利用舆论力量,扩大企业环境违规的负面影响,加大企业违规事件的曝光度,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关注,进而降低企业环境违规动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霞  
以2002—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和收购方企业匹配数据集,研究并购活动发生后目标企业税务规避行为对收购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目标企业的税务规避行为显著降低了并购绩效,这种税务规避的负面价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并购方具有更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税务规避行为更容易产生违规处罚和诉讼风险,从而给并购后的未来绩效带来不利影响。文章拓宽了税务规避经济后果的研究视野,对规范企业并购行为和财务税务决策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霞  
以2002—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并购活动中的目标企业和收购方企业匹配数据集,研究并购活动发生后目标企业税务规避行为对收购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目标企业的税务规避行为显著降低了并购绩效,这种税务规避的负面价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并购方具有更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税务规避行为更容易产生违规处罚和诉讼风险,从而给并购后的未来绩效带来不利影响。文章拓宽了税务规避经济后果的研究视野,对规范企业并购行为和财务税务决策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珊  邹梦琪  
基于企业受到违规处罚的外生研究场景,运用文本分析技术,通过构建双重差分等模型识别了负面冲击下企业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的价值保护效应。研究发现,违规处罚后企业会显著提升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质量;且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对企业价值产生了保护效应。机制检验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提高是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实现企业价值保护的主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声誉风险管理动机较强、媒体关注度较高以及面临更严重处罚的样本中,违规处罚后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文本信息披露质量的现象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德芳   李良伟   王梦凯  
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策。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否发挥治理效应,进而规制信息披露违规、助力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替代核心变量、滞后数据、控制高阶固定效应等检验,实证结果依旧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内部控制质量发挥积极的治理效应,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披露违规的相关文献,还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治理、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构建数字经济体系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芸  
政府补助是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在实施兑现过程中却频繁出现企业对政府补助进行违规会计处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政府补助的总体情况,并从相关案例入手揭示了上市公司在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处理行为提供帮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小伟  丁忠明  
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机制,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任何违反法律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受到处罚。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连续经营活动中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在法律和经济收益之间行为与结果相悖的合理解释。文章从梳理中国证券法律、法规和准则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开始,分析企业面临的合法性压力和公司治理路径依赖之间的矛盾,根据2001—2012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处罚的企业再次违规的数据,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检验企业再次违规影响因素,发现上一年违规处罚对其再次违规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作为间接性因素的高管变更、退市压力对避免违规有正相关关系,处罚及时性和企业规模对再次违规有负相关关系。文章证实了企业没有信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7年间中国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视角研究企业金融化行为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信息披露违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表明金融化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套利与财务舞弊动机。机制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加剧了公司业绩波动性,挤出了公司实物资本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股东与管理层对公司财务资源的"掏空"动机,进而增强了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倾向。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融资约束较低、盈余质量较低以及审计质量较低时,企业金融化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一方面验证了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资本逐利动机,另一方面验证了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在抑制金融化企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强金融管制,严格打击金融资产频繁交易、违规套利行为,同时加强对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信息监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梦凯  刘一霖  李良伟  马德芳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具体表现为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能够抑制企业信息披露的违规倾向、违规次数,在考虑遗漏变量偏差、自选择问题、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2)渠道检验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但是在不同政府行业管制的情境下,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抑制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不仅补充了党组织治理和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还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净化市场生态、维护资本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梦凯  刘一霖  李良伟  马德芳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从“双向进入”和“交叉任职”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1)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具体表现为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能够抑制企业信息披露的违规倾向、违规次数,在考虑遗漏变量偏差、自选择问题、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2)渠道检验发现,党组织参与治理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降低经营风险发挥积极的治理作用,进而抑制企业信息披露违规。(3)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信息披露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但是在不同政府行业管制的情境下,党组织参与治理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抑制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不仅补充了党组织治理和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还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净化市场生态、维护资本市场经济秩序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积田  田博傲  马珊  
审计委员会作为企业发挥内部监督职能的重要机构,研究其学术经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以2010—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学术背景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学术经历有效抑制了企业的违规倾向,减少了企业的违规次数;而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学术经历主要抑制了信息披露和公司经营类的违规行为;相较于高校和协会的经历,审计委员会科研机构学术经历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最强。研究结果在丰富审计委员会和企业违规相关文献的同时,为优化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治理能力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邓建平   白宇昕  
本文以2009年至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了海外背景董事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背景董事显著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海外董事不同的地区经历、不同的教育工作背景、不同的董事类型都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经济后果检验则发现,海外背景董事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丰富了董事特征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并为提高企业环境信息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从而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姚海博  王正斌  吕英  
本文从董事专业背景角度考察了在环保制度压力下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决策过程进行划分,考察了董事的专业背景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内在过程。通过对2010~2016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董事会中具有工商管理专业背景董事的比例越高,企业越愿意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且披露的环境信息质量越好;董事会中具有法学专业背景董事的比例越高,企业越不愿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且披露的环境信息质量越差。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本文给出了企业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