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3)
- 2023(13553)
- 2022(11291)
- 2021(10238)
- 2020(8222)
- 2019(18513)
- 2018(18000)
- 2017(34270)
- 2016(18152)
- 2015(20234)
- 2014(20249)
- 2013(20037)
- 2012(19112)
- 2011(17649)
- 2010(18556)
- 2009(17500)
- 2008(16578)
- 2007(14989)
- 2006(13979)
- 2005(13350)
- 学科
- 济(94214)
- 经济(94055)
- 管理(49066)
- 业(48624)
- 企(37716)
- 企业(37716)
- 中国(32944)
- 融(28821)
- 金融(28821)
- 地方(28642)
- 银(26551)
- 银行(26538)
- 方法(26224)
- 行(25895)
- 农(23739)
- 数学(22555)
- 数学方法(22322)
- 业经(20314)
- 财(20282)
- 制(20109)
- 贸(17239)
- 贸易(17222)
- 易(16664)
- 地方经济(16285)
- 学(16213)
- 农业(16075)
- 发(13762)
- 体(13541)
- 策(13167)
- 环境(13063)
- 机构
- 学院(261258)
- 大学(257906)
- 济(123268)
- 经济(120685)
- 研究(99350)
- 管理(93488)
- 中国(82571)
- 理学(77417)
- 理学院(76490)
- 管理学(75489)
- 管理学院(74975)
- 财(58311)
- 京(55069)
- 科学(54355)
- 所(50157)
- 中心(45757)
- 研究所(44481)
- 财经(43945)
- 江(41822)
- 经(39704)
- 农(39669)
- 经济学(39327)
- 北京(36055)
- 范(35494)
- 院(35277)
- 师范(35186)
- 经济学院(34981)
- 州(33823)
- 财经大学(32249)
- 业大(31469)
- 基金
- 项目(157055)
- 科学(124454)
- 研究(121357)
- 基金(112667)
- 家(95844)
- 国家(94963)
- 科学基金(81406)
- 社会(78883)
- 社会科(74958)
- 社会科学(74943)
- 省(61950)
- 基金项目(57265)
- 教育(54491)
- 划(51394)
- 编号(49178)
- 自然(47955)
- 自然科(46839)
- 自然科学(46830)
- 资助(46640)
- 自然科学基金(45986)
- 成果(42156)
- 发(40686)
- 课题(36130)
- 重点(35876)
- 部(34625)
- 发展(34014)
- 展(33470)
- 创(33038)
- 国家社会(32644)
- 性(31870)
- 期刊
- 济(153745)
- 经济(153745)
- 研究(92798)
- 中国(62991)
- 融(45679)
- 金融(45679)
- 财(43249)
- 农(39012)
- 管理(38562)
- 学报(32985)
- 科学(32536)
- 教育(31075)
- 大学(25933)
- 经济研究(25659)
- 农业(25613)
- 学学(24231)
- 技术(23349)
- 业经(23343)
- 财经(22812)
- 经(19788)
- 问题(19493)
- 国际(18515)
- 贸(17979)
- 世界(15500)
- 技术经济(13950)
- 业(13164)
- 理论(12573)
- 现代(12523)
- 商业(12448)
- 坛(12285)
共检索到44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前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人对此充满了忧虑。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达拉拉: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好转,来自中央银行的大量流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林
菲利普·萨特尔(Philip Suttle)先生现任国际金融协会(IIF)首席经济学家兼副常务董事。作为一位资深的全球宏观经济学家,萨特尔先生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深入研究。在加入国际金融协会之前,萨特尔先生曾经在摩根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德铭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危机底部,公平、自由、开放的贸易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要理性地看待危机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全球经济更加平衡、协调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潘宏胜 林艳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的影响,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并反过来加剧危机恶化。作者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加强国际汇率政策协调、保持国际货币尤其是主要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国际和区域金融货币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失衡的有序调整。
关键词:
汇率 金融危机 国际政策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迈克尔·斯宾塞 许小萍
这些政策的达成并非易事,但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恢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包容性增长,并增强全球经济的持续开放性看起来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就要结束了。资产市场在2010年表现良好;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地区重拾增长势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正友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金融政策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从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组织体系、规范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的金融政策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创练 王浩楠 单敬群
美国货币政策是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扰动因素之一,这种扰动同时具有隐蔽性和异质性特征,由此使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制定面临复杂的协调难题。鉴于此,本文在测算美国货币政策对全球29个经济体溢出效应基础上,构建国际政策协调或非协调模型,同时通过逆推的方式识别在协调或非协调情形下的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测算各经济体货币政策规则协调与否的福利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并不能有效降低全球通货膨胀,但却导致部分经济体产出缺口下降和宏观杠杆周期上升;第二,美国货币政策向受其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输出金融风险;第三,当受美国货币政策牵引更大的经济体采取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时,美国货币政策对该经济体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以及货币政策福利损失都得到较大改善。结合各经济体特征可以发现,加强政府对经济体内部的干预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可以降低美国货币政策对各经济体的负面效应,并以较低政策成本维护内部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这也为各经济体应对外部货币政策冲击的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光磊
在全国银行贷款增长过快的大背景下,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运行却出现失衡现象。本文以鄂州市为例,重点分析了金融与经济互动中,区域金融运行呈现的与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步的新特点,并据此提出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金融 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国金室
动荡重组协调发展─—1995年国际金融形势概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金室1995年全球经济在调整中呈缓慢发展态势,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再单纯追求发展的速度,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9%。1995年全球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温德经
繁荣的文化是当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突出特质,而文化产业也是其支柱性产业。上海应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高度,积极调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路径并予以制度性的保障,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上海 国际金融中心 文化产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潘英丽
本文从沪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目标出发,分析了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各自功能定位、发展战略以及相互之间协调发展的机理。在人民币资本项下完全可兑换之前,上海的战略定位是建成综合功能健全、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内金融中心,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面临重大的战略转型,即从目前主要为内地经济提供涉外金融服务转向为东南亚国家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 香港 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小娟
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国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特征日益突出,这使得相互依存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的溢出效应越来越大,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越发显得必要和重要。目前的国际金融协调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也存在诸多的障碍。如何通过国际间的金融协调来减少国别之间的金融摩擦,缓和国际范围内的金融矛盾,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应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国际金融 协调与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三个失衡问题提出的简要回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论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结构性失衡指的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三个失衡"。当时的背景是,2015年股市波动,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市场。
关键词:
房地产 房地产金融化 实体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