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0)
- 2023(4198)
- 2022(3580)
- 2021(3351)
- 2020(2660)
- 2019(6221)
- 2018(5989)
- 2017(12666)
- 2016(6826)
- 2015(7416)
- 2014(7517)
- 2013(7333)
- 2012(7057)
- 2011(6297)
- 2010(6568)
- 2009(6131)
- 2008(5994)
- 2007(5531)
- 2006(5166)
- 2005(4653)
- 学科
- 济(29477)
- 经济(29451)
- 管理(20333)
- 业(19802)
- 企(14721)
- 企业(14721)
- 方法(11461)
- 数学(10635)
- 数学方法(10474)
- 农(9762)
- 财(8977)
- 中国(8405)
- 地方(7729)
- 策(7598)
- 税(6774)
- 税收(6621)
- 收(6578)
- 农业(6502)
- 贸(6388)
- 贸易(6384)
- 易(6244)
- 制(5810)
- 及其(5686)
- 政策(5427)
- 业经(5420)
- 银(5164)
- 银行(5159)
- 行(4965)
- 方针(4791)
- 学(4781)
- 机构
- 学院(94651)
- 大学(92263)
- 济(45336)
- 经济(44439)
- 管理(36791)
- 研究(33695)
- 理学(30981)
- 理学院(30701)
- 管理学(30289)
- 管理学院(30107)
- 中国(26710)
- 财(22958)
- 京(18833)
- 科学(17736)
- 财经(16982)
- 所(16482)
- 中心(15635)
- 江(15578)
- 经(15385)
- 研究所(14557)
- 经济学(14155)
- 农(13742)
- 经济学院(12768)
- 财经大学(12291)
- 院(12246)
- 北京(12044)
- 州(11913)
- 范(11897)
- 师范(11824)
- 业大(11190)
- 基金
- 项目(57430)
- 科学(46037)
- 研究(45195)
- 基金(41809)
- 家(35304)
- 国家(34991)
- 科学基金(30223)
- 社会(29130)
- 社会科(27710)
- 社会科学(27707)
- 省(22113)
- 教育(20740)
- 基金项目(20720)
- 编号(18762)
- 划(18430)
- 自然(18242)
- 资助(18196)
- 自然科(17794)
- 自然科学(17791)
- 自然科学基金(17499)
- 成果(16327)
- 课题(13470)
- 发(13461)
- 部(13366)
- 重点(12905)
- 策(12494)
- 性(12256)
- 国家社会(11958)
- 教育部(11687)
- 创(11627)
共检索到152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琪
为力保2009年8%的增长目标,我们应当做几件事情: 第一,要把前期即2008年11月份开始的积极财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进,要进一步放松,甚至包括基础设施等为基础的4万亿的投资计划,应当有所扩大。第二,要增加家电下乡的范围扩大,应当加快。范围指的是最近扩大由14个省市扩大到全国,这是一个范围扩大。这已经做出安排了,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区域污染 政策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王婷 李文乐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经济增长目标约束的现实背景,构建货币当局调整基础货币的政策规则,采用2001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分阶段拟合货币政策规则,并将货币政策调控剥离为预期内和预期外货币政策,进而在SVAR框架下测度其各自对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在面临"保增长"压力的"非吻合时期"对产出缺口的响应力度是"吻合时期"的3.9倍,经济增长目标构成货币政策调控的"底线"约束;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下,预期外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冲击效应相对显著,而预期内货币政策会引发显著的信贷期限结构转移现象。因此,应弱化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货币政策决策的挤压,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独立性,通过加强预期管理引导经济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信贷规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邱惠 杭静 徐现祥
现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目标既可引领经济增长,又会加剧资源错配。对此,本文提出一个逻辑自洽的解释:特惠政策。在理论上,本文证明当政府资源有限时,为了最大化辖区产出,政府采取偏向大企业的税收特惠政策来吸引流动性要素,从而增加辖区产出并加剧要素错配。在实证上,本文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省级增长目标数据,实证发现:增长目标每增加1个百分点,税收减免特惠程度显著提高3.2%;税收特惠政策偏向大企业,而不是偏向中小企业;在增长目标激励下,税收特惠政策加剧地区内的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本文揭示了地方政府为达成经济增长目标而实施特惠政策的普遍做法,表明新时代发展需要转向普惠政策,提高发展质量。
关键词:
增长目标 税收 特惠政策 要素错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丹鹤 汪晓辰
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境规制问题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了不同环境规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传导机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污染转移的影响路径,基于不同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下的环境规制博弈以及环境规制工具选择与规制政策的有效性。最后从中国环境规制实践借鉴视角予以述评,提出了探讨中国现有体制下构建有效的环境规制理论及政策的可行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规制 区域污染 政策工具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课题组 杨瑞龙 毛振华 朱克敏 王晋斌 阎衍 朱戎
协同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是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旋律。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具备长期动力和短期动力相互交织、"多空"力量相互对冲的特征。要使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步入"黄金律"增长路径,必须寻求到增长目标和民生目标协同的政策组合来破解"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的"两难"局面,以更加积极的民生财政政策来对冲短期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梁剑雄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官员在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时的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当中央可信地从做大蛋糕转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时,将采取偏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地方官员会策略性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当调结构政策受惠面足够大时,发达地区官员会选择相对放缓辖区经济增长目标。在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2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所报告的增长目标和1996—2015年间五年规划所规划的增长目标,发现增长目标主导着省际差距的变动;当中央大规模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后,发达省份开始相对放缓辖区增长目标。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为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所呈现出的新现象——东部经济增长放缓、省际经济差距缩小、中央实施偏向内陆的区域协调...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增长目标 调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刘毓芸
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是一个全球性现象,现有文献忽略这个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增长目标可倒逼资源配置,从而影响经济增长;但这并非最优的政策选择。在实证上,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除非洲和南美洲以外的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管理期间,增长目标变动一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也将变动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目标对资本积累有显著影响,对技术进步有微弱影响,对就业和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是稳健的,进一步控制了可能存在的数据测量误差、地理、文化、制度、基因以及市场进入程序、成本和时间等变量后,依然成立,验证模型的部分结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 目标倒逼资源配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晓华 李静雯
经济增长目标所引致的策略性财政政策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将会产生长远影响。利用2003—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动态面板数据和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策略性财政政策与产业协同集聚之间的内在经济逻辑。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压缩社会服务性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和扩张土地财政等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金融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以及落实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增长目标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负面影响。此外,空间视角下经济增长目标不仅对本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负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据此提出深化政绩考核机制、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完善制度环境等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斌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问题,采用增支、减税、举债的财税政策,在中国目前的制度框架下,难以实现既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持低通胀和充分就业的目标。简单地以凯恩斯主义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决定应对政策,将产生负面影响。应当从中国特殊的经济现象出发,设计针对性强、有效性高、代价低的财税政策,实现低通胀、促就业、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草原 李成
基于对中国特殊经济制度环境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分析,本文揭示了货币政策超调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有经济渠道的高度依赖,通过改变国有投资比重引发经济效率变化,导致货币政策"投资结构效应"部分抵消了"投资总量效应",使政策当局在"求均衡"和"保增长"之间陷入两难困境。在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下,货币政策必然加大"投资总量效应"以抵补"投资结构效应"对政策效果的削弱,货币政策超调在所难免。消除货币政策超调,避免由于矫枉过正的反周期调控引发经济波动,必须纠正货币政策调控对国有经济渠道的过度依赖,注重经济效率变化对政策效果的反馈影响,适当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突出结构优化和均衡发展在调控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书娟 王贤彬 陈邱惠
土地在中国近几十年的中高速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中央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是中国目标管理实践中的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本文利用2004年土地供给偏向中西部政策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土地配置对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设定的影响。基于2001~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类似双重差分法估计发现:随着2004年土地政策的实施,相对于土地供给放松地级市,土地供应收紧地级市的增长目标平均下调约0.61个百分点;在排除了一系列竞争性假设后本文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上述结论是稳健的,揭示了上级资源配置在增长目标设定中的重要作用,对现阶段如何运用资源分配科学制定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有偏土地政策 土地配置 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蓉 黄伟玉 陈长腾
以2008—2018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降低了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意愿和水平,体现为"投资效应"占主导。从具体作用机制看,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会驱动企业加大投资支出,继而降低现金股利发放;并且地区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过高,还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继而影响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这也是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降低效应在融资约束程度高和市场竞争程度小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政府优化经济管理行为、企业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