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6)
- 2023(18291)
- 2022(15503)
- 2021(14328)
- 2020(11928)
- 2019(27259)
- 2018(26770)
- 2017(51266)
- 2016(28172)
- 2015(31653)
- 2014(31840)
- 2013(31637)
- 2012(30041)
- 2011(27436)
- 2010(27983)
- 2009(26202)
- 2008(26082)
- 2007(24062)
- 2006(21625)
- 2005(19792)
- 学科
- 济(123396)
- 经济(123258)
- 业(84160)
- 管理(78626)
- 企(59254)
- 企业(59254)
- 农(53233)
- 方法(45108)
- 数学(39212)
- 数学方法(38755)
- 中国(36030)
- 农业(35245)
- 地方(31602)
- 业经(31386)
- 财(30168)
- 制(28088)
- 学(23695)
- 贸(23023)
- 贸易(23007)
- 易(22278)
- 银(21209)
- 银行(21155)
- 行(20375)
- 融(20091)
- 金融(20087)
- 发(19003)
- 环境(18835)
- 体(18698)
- 策(18386)
- 技术(18359)
- 机构
- 学院(410568)
- 大学(406596)
- 济(173432)
- 经济(169655)
- 管理(153315)
- 研究(147139)
- 理学(130074)
- 理学院(128514)
- 管理学(126407)
- 管理学院(125607)
- 中国(113890)
- 科学(88912)
- 京(87535)
- 农(85250)
- 财(81396)
- 所(75943)
- 中心(68338)
- 研究所(68072)
- 江(66711)
- 农业(65910)
- 业大(65024)
- 财经(62141)
- 经(56167)
- 北京(55334)
- 范(55082)
- 师范(54556)
- 州(52624)
- 经济学(52268)
- 院(52156)
- 省(49331)
- 基金
- 项目(264620)
- 科学(207457)
- 研究(195401)
- 基金(189290)
- 家(165033)
- 国家(163544)
- 科学基金(138871)
- 社会(124546)
- 社会科(117853)
- 社会科学(117815)
- 省(105670)
- 基金项目(99744)
- 教育(88491)
- 划(87929)
- 自然(87267)
- 自然科(85178)
- 自然科学(85152)
- 自然科学基金(83649)
- 编号(80259)
- 资助(76843)
- 成果(66333)
- 发(62033)
- 重点(59870)
- 部(58515)
- 课题(56543)
- 创(54753)
- 制(51309)
- 创新(51256)
- 国家社会(51237)
- 发展(49956)
- 期刊
- 济(207987)
- 经济(207987)
- 研究(126057)
- 中国(93149)
- 农(85031)
- 学报(65106)
- 财(62463)
- 科学(61082)
- 农业(57286)
- 管理(56143)
- 大学(49866)
- 学学(47139)
- 融(45884)
- 金融(45884)
- 教育(45768)
- 业经(37744)
- 技术(35833)
- 经济研究(31105)
- 财经(30854)
- 业(29215)
- 问题(28270)
- 经(26661)
- 版(21912)
- 贸(20953)
- 技术经济(20931)
- 世界(20926)
- 科技(18918)
- 现代(18913)
- 商业(18584)
- 理论(18563)
共检索到647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金忠 王银光
农村经济的发展决定于农村生产要素的集聚,如何在贫穷落后的农村迅速集聚生产要素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主流理论主张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是农村生产要素聚集的主要途径。而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轴承产业的发展证明,只要有好的政策和制度,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样能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其基本理论:一、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启动阶段,以市场力量和区域内生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是农村生产要素迅速聚集的的最优发展路径和现实选择;二、以政府政策为主要推力,借助外生力量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作用明显;三、产业集群经济模式是一种可扩展或借鉴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生产要素 聚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于永达 李淑美
在SWOT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的基础上,对临清市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定位、发展战略、旅游发展战略总目标、分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该市以金瓶梅市井休闲文化为代表的古运河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提出了世界金瓶梅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运河休闲文化名城等特色和产业定位;提出了增强体验战略、金瓶梅龙头战略等七大发展战略。
关键词:
休闲文化 体验战略 运河文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研究目的:研究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受偿水平,并检验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CVM法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山东省临清市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平均受偿意愿为704.22元/m2;年龄、外出务工年限、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家庭供养系数、对宅基地政策是否了解及其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等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是否参加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区位变量、非农就业稳定性变量则对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应增强农户退出宅基地转向城镇非农就业的能力与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
台湾 农村发展 政策变迁 社区营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琼 曾玉荣
台湾农村发展政策经历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增长型、以提高农民所得为核心的均衡型、以"三生"并重为目标的调整型、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再生型等四次变迁。台湾农村发展以社区营造为重点,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多功能化农村发展为方向。其农村发展政策目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适应、调整,政策形成从"由上而下"治理转变为"由下而上"共同参与,政策核心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关键词:
台湾 农村发展 政策变迁 社区营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课题组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投入热情,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我国相关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增产也发挥了积极贡献。课题组在陕西省开展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为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陕西省在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之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粮食单产都显著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支...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支持向量机 SVM 粮食生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焦勇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出现巨大的差异,本文通过构建劳动力地理集聚、人力资本地理集聚和资源地理集聚的理论测度,利用2003—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生产要素地理集聚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理集聚、人力资本地理集聚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进程,并且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依次递减;资源地理集聚阻碍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发展,并且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阻碍作用依次递减。控制变量中,自主创新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却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政府干预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却影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姚志 文长存
本文对3省1市的55个村庄田野调查现状发现:村庄整体确权完成情况较好,具体形式复杂多样,体现出了不同产权归属;平原村庄确权推进速度快,整体实施成本高;确权强化了农民产权意识,提升了农地的预期价值,流转市场租金大幅提高。确权后还衍生出了农地流转陷入"停滞期"规模经营受阻问题、时点衔接过程中无地农民与补贴依据问题、农地非农化倾向与长期投资问题。为此,创新农地土地流转方式,规范农村土地租赁市场,推进农业服务的规模经营;考虑构建无地农民补偿机制,细化第三轮衔接村庄方案;逐步完善长期流转保险制度,合法化承包权继承权能,强化农地保护性长效投资。
关键词:
农地确权 政策变迁 流转停滞期 制度设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辉 姜会明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吉林省农村与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多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仍面临着挑战,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农村发展 吉林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雪娇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70年的发展变迁,是与宏观环境相互呼应、多元主体角色转换、遵循"互助共济"理念、在既有路径依赖下采取诱致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方式而进行的渐进式制度变迁。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全面转型的新时代,建议优化城乡基本医保制度整合的宏观环境,围绕基本医保制度结构建立统一的实施机制,构建政府、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机构及其他行为主体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社会保险治理关系,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城乡基本医保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曙光 郭欣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演进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行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LD农村信用联社的案例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一方面需要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拓展业务领域,同时也必须适应农村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本文详尽解析了LD联社的存贷款业务创新和贷款风险控制与信用评估体系,并揭示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行为与农民信用意识培育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则比强制性制度变迁能获得更大收入流,同时付出更少变迁成本,是一种高效率的制度变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三次大规模制度变迁表明,凡是有广泛制度需求基础的诱致性制度变迁,都能取得好的绩效;而没有需求基础的强制性变迁则成本高昂并最终失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新的大规模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广泛的制度需求基础,在实施过程中要顺势而为,防止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连春 胡悦
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产业发展需要经济作为基础与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表现出对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适应性。从实证角度出发,通过建立VEC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物流运输发展的影响,并最终得出结论: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仅会影响农产品物流运输发展的数量,还会影响农产品物流运输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 农村经济 制度变迁 实证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冬 洪名勇
从马克思土地产权变迁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并且对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和地租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研究表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应以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安排下,克服农地产权制度的现有缺陷,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