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2)
- 2023(12644)
- 2022(10466)
- 2021(9910)
- 2020(8179)
- 2019(18627)
- 2018(17898)
- 2017(35232)
- 2016(18747)
- 2015(21249)
- 2014(20897)
- 2013(20640)
- 2012(19331)
- 2011(17405)
- 2010(17788)
- 2009(17246)
- 2008(16679)
- 2007(15072)
- 2006(13723)
- 2005(12905)
- 学科
- 济(76510)
- 经济(76393)
- 管理(63216)
- 业(61568)
- 企(52764)
- 企业(52764)
- 方法(30636)
- 中国(30257)
- 财(29881)
- 融(28669)
- 金融(28667)
- 银(27320)
- 银行(27313)
- 数学(27068)
- 数学方法(26842)
- 行(26387)
- 制(25009)
- 农(21295)
- 务(19824)
- 财务(19783)
- 财务管理(19745)
- 企业财务(18944)
- 业经(18231)
- 贸(18053)
- 贸易(18036)
- 易(17772)
- 体(16271)
- 地方(14163)
- 策(14132)
- 体制(13961)
- 机构
- 大学(264270)
- 学院(264091)
- 济(125634)
- 经济(123272)
- 管理(101148)
- 研究(93444)
- 理学(85409)
- 理学院(84588)
- 管理学(83677)
- 管理学院(83163)
- 中国(82266)
- 财(64877)
- 京(55327)
- 财经(49641)
- 科学(47226)
- 所(45534)
- 经(45201)
- 中心(44314)
- 经济学(40662)
- 研究所(40080)
- 江(39583)
- 财经大学(37069)
- 经济学院(36575)
- 北京(35977)
- 农(34872)
- 院(33482)
- 州(31389)
- 范(30873)
- 师范(30661)
- 融(30141)
- 基金
- 项目(162318)
- 科学(130680)
- 研究(125305)
- 基金(122070)
- 家(103404)
- 国家(102569)
- 科学基金(89362)
- 社会(84208)
- 社会科(80225)
- 社会科学(80211)
- 基金项目(62553)
- 省(59041)
- 教育(56973)
- 自然(53542)
- 自然科(52320)
- 自然科学(52306)
- 自然科学基金(51449)
- 资助(51095)
- 划(50036)
- 编号(49587)
- 成果(42892)
- 部(39100)
- 制(36982)
- 重点(36518)
- 国家社会(36051)
- 发(35069)
- 教育部(34864)
- 课题(34655)
- 性(34593)
- 创(34333)
- 期刊
- 济(141323)
- 经济(141323)
- 研究(90409)
- 中国(57175)
- 财(52717)
- 融(46576)
- 金融(46576)
- 管理(41269)
- 农(33021)
- 科学(32092)
- 学报(31004)
- 财经(26084)
- 大学(25724)
- 教育(24904)
- 学学(24174)
- 经济研究(23892)
- 经(22404)
- 农业(21361)
- 技术(20753)
- 业经(19888)
- 贸(18463)
- 问题(18132)
- 国际(17850)
- 世界(15942)
- 理论(13250)
- 技术经济(12671)
- 财会(12598)
- 会计(12470)
- 现代(12262)
- 业(11614)
共检索到42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光辉 李沫含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层的政策制定为约束条件,选择、设计能为市场接受,且符合公司股权结构的再融资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1991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上的变化,并且通过考察证券发行监管审核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工具将围绕着全流通而进行设计,可转债及其衍生物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债权融资即将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并占到合理比重等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工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芮玉巧
再融资对于壮大上市公司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截至2004年底,河南省共有17家(次)实施了再融资,融资总额为58.9亿元,对比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2006年度在经营业绩上具备再融资条件的公司有15家,其中具备增发和可转债条件的有10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司晓红 金钰
半强制分红政策在推动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该政策是否取得了预期目标尚存在争议。本文以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模型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影响,并运用门槛模型研究现金分红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成长性及行业成长性与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半强制分红政策虽然刺激了一些原本不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但也可能使一些原本派现较多的公司反而降低了现金分红比例;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再融资和股利政策,对于现代上市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和投资者角度,以我国近年来在股利分配前有近期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期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相互关系,并对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而不是现金股利;(2)近期再融资对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3)再融资与股利政策对市场产生显著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近期再融资 股利政策 市场反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剑兰 顾乃康 陈辉
基于我国特殊的再融资资格管制背景,考察了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门槛规定及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用静态及动态实证模型对上市公司1994~2011年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有一定程度的再融资驱动效果,但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现金股利规定则没有预期的驱动效果;净资产收益率小幅度向下偏离再融资门槛值的上市公司派现意愿及派现水平都较高,派现水平调整速度较为缓慢,其派现行为较明显地受到再融资监管政策的驱动,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再融资门槛值的公司更多地是从自身的发展机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内部因素出发进行股利决策,其现金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玫 侯晓莘
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功能是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股权再融资筹集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股权再融资被当做是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进而使得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下降,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得不到有效发挥。当前对股权融资多采用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研究,缺乏对融资者非理性心理偏差的深入考虑。行为金融学以微观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为研究基础,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融资和资源配置问题,其研究思路、理论及方法更适合我国当前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场。由连英祺撰写的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志祥
信托融资方式不仅丰富了融资工具的品种,而且也扩展了金融工具或融资方式的信用基础,是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表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伟 王一添
要深化对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内涵要义的认识,始终坚持和强调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注册制前后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发展特征以定向增发为主的多元化品种格局仍然稳健在经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企业融资大多遵循梅叶斯的“优序理论”。以美国为例,企业内部融资比率高达75%,而债券类融资和权益类融资只占25%。而我国资本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态势。2020年,上市公司通过权益再融资共募集11522.08亿元,相比同期美国上市公司再融资2585亿美元,以融资金额/总市值作为可比口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梅 秦江萍
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在融资,是其能够快速扩张、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有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等三种再融资方式。文章对再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建春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效率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状况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再融资方式多样性、取得再融资资格上市公司的质量、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向以及再融资后企业的效益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再融资公司资格认定和监督等方面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再融资 对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柳茜
股权融资中的盈余管理现象严重影响着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本文改进了修正的Jones模型,通过研究中国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和股权再融资中增发新股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为防其发生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增发新股会引起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程度与增发的再融资额度和总资产的比值、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比、企业规模负相关。2007年新的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增发新股 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帅 陈曦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年实施配股方案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Jones模型(1991)对上市公司配股前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时间、程度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程度与其配股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2006年配股政策放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配股当年及配股前两年。同时发现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动机并不局限于满足配股资格,也隐含着提高配股定价的潜在动机。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配股 定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新股定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胜
以建立在市场非有效假设上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是否存在着市场时机选择行为。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时机选择行为,这种融资时机选择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非理性的交易行为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圈钱"的动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屈冬冬 杨兴全
本文从股权再融资视角,结合制度环境研究股权再融资与过度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及再融资程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正的影响,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更严重。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过度投资。这一研究成果从大股东侵占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及股权再融资后业绩下降提供了一定证据。
关键词:
制度环境 股权再融资 过度投资 产权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